您的位置首页  农业用品  包装

包装瘦身 从“心”做起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门,批准发布《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这次修改的内容涉及两个传统佳节的主角——粽子和月饼。修改项目包括减少包装层数、压缩包装空隙、降低包装成本等。相关专家表示,标准趋严,体现了国家治理商品过度包装的决心。

  过度包装是存在多年的老问题。事实上,从这次标准修改项目即可以对应看出目前市场上商品包装存在的问题:包装层数过多,许多商品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大盒套小盒;包装的空隙过大,一尺见方的月饼盒里仅装4枚普通象棋子大小的月饼,这种情况很常见;包装成本过高,从红木、精铁到丝绸、真皮,包装用材非常高档,价值甚至超过被包装的商品本身。

  针对过度包装现象,我国很早就采取措施进行治理。2009年,《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出台,对治理食品和化妆品过度包装现象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部分食品和化妆品包装仍存在设计和使用层数过多等问题。2021年9月,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对该标准进行了修订,要求食品中的粮食及其加工品的包装不应超过3层,其他食品和化妆品的包装不应超过4层,同时对包装空隙率、包装材质等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然而调查发现,对于粽子和月饼这两类常作为佳节礼品的食品而言,上述要求还不够严格,过度包装问题仍然存在,于是又对标准的一些细节进行修改,形成并发布第1号修改单。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9月《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修订发布,明确该标准的施行时间是2023年9月1日,而今年该标准第1号修改单发布,将标准施行时间定为今年8月15日,比原定时间提前了一年多。这意味着标准为企业和市场设置的过渡期大为缩短,反映了当前商品过度包装问题的严重性及加强这一问题治理的紧迫性。

  过度包装难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商家有利用包装获取利润的动机。对于企业而言,包装不只具有盛装、保护、介绍产品等基本功能,还有识别、美化、宣传等附加功能。在“颜值即正义”的市场价值理念推动下,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包装。许多企业通过加强外观设计、加大成本投入提升商品“颜值”,从而人为抬高商品售价,赚取更多利润。比如,同样一款月饼,散装销售定价80元/公斤,简装定价120元/公斤,而加了高档包装盒之后定价可达300元/公斤。

  当然,所谓需求决定市场,一些企业追求过度包装,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了市场需求的引导。对于一些消费者而言,市售商品还可能具有另一重身份——礼品。在讲排场、爱面子等因素的推动下,很容易让一些消费者陷入“送礼者博弈”的怪圈,导致形成过度包装的产品和追求奢华、盲目攀比的消费风气之间的恶性循环。

  商品过度包装不仅浪费社会资源,还败坏社会风气,必须从严治理。从前述分析看,商品过度包装根源在于观念错位,而要遏制过度包装,就要做好“改观”文章,从“心”做起。有关部门不仅要完善相关法规标准,通过法治化手段引导、规范企业行为,督促企业建立良性的、长久的竞争机制,树立正确的经营观,把更多精力放在提高产品品质上来,而不是过多在包装上“炫技”;还要针对当下社会消费风气中存在的“人情文化”“面子文化”等不良倾向,加强对消费者健康消费、绿色消费以及树立文明礼品文化风尚的宣传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观念,以净化过度包装不止的消费市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