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轻工新闻  资讯

优化政策环境 促进轻工业发展

  11月19日,是国务院“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六项政策措施”颁布一周年。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轻工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按照“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要求,实现了企稳回升,生产增速提高,行业利润增长提速,效益增幅高于产值增幅,出口额负增长幅度收窄。“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六项政策措施”不仅仅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措施,对于轻工业转变发展方式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得到轻工全行业的拥护。

  改革开放以来,轻工业是较早走向市场化、国际化的行业。轻工业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从消费品供应短缺发展成为世界轻工生产大国,成为繁荣市场、增加出口、扩大就业、服务三农的重要产业。然而轻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积累了一些矛盾深层次和问题:粗放式的发展方式未得到根本转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研发、设计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较弱;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集中度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产品质量特别是食品安全问题还比较突出;节能减排的任务还比较艰巨。去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使这些长期积累的问题和矛盾凸显出来。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深入基层调研,研讨应对策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也组织了多个调研组深入行业和广东、浙江、上海、四川等地的轻工企业,对金融危机给行业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及时向国务院领导进行汇报,提出了巩固外贸出口阵地,提高出口退税率,进一步扩大内需,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扶持力度,调整加工贸易政策等政策建议,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总理,李克强、张德江两位副总理在我们呈送的报告上很快做出重要批示。2008年11月19日国务院召开第36次常务会议,专门研究轻纺工业问题,出台了“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的六项政策措施”。

  “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六项政策措施”对轻工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以后制定《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各项促进轻工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奠定了基础,为轻工业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轻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轻工业主要从事日用消费品生产,其产品涵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历史上,国家为了解决消费品短缺的局面,于1979年10月出台了促进轻工业发展的“六优先”政策,即原材料、燃料、电力供应优先,挖潜、革新、改造措施优先,基本建设优先,银行优先,外汇和引进技术优先,交通运输优先的政策。国家在生产资料供应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轻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资、资金和技术保障,极大地促进了轻工业的发展,成为扭转消费品短缺局面的有力的政策支撑。此次,国务院专门召开常务会议研究轻纺工业的问题,并及时出台了“促进轻纺工业发展六项政策措施”,体现出国家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对轻纺工业的重视和关怀。之后,国家在制定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正式将轻工业列为国家十大重点产业之一,将轻工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优势的产业,为轻工业的发展营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轻工业迎来了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的六项政策措施”从扩大内需,在全国推广“家电下乡”、增加各级财政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规模、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缓解成本压力、扩大出口,巩固和开拓国际市场、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加大技术改造,推动产业升级等六个方面做出了规定。对缓解企业经营困难,拉动内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些政策措施也为制定《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奠定了基础,形成了《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基本思路。

  2008年上半年,我们在调查研究中,各地企业反映了大量实际情况,比如外需下降,出口下滑;经营困难,亏损上升;生产急降,就业减少等问题,急需从政策上给予支持。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经过认真研究,及时将行业的情况和企业诉求向国务院领导反映,得到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且快速做出反应,形成企业行业政府联动机制。这种联动机制在《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制定过程中得到完善,行业组织的协调管理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目前轻工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在国家多重经济刺激政策措施的拉动下,三季度轻工业经济运行在上半年企稳回升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增长的势头。1~9月份,轻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7659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6%,9月份当月的轻工行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5.7%,月增幅连续4个月保持在10%以上。轻工产品累计出口额2002.4亿美元,同比负增长12.5%,负增长幅度比上半年减少0.2个百分点。今年以来首次出现,轻工出口额季度降幅环比收窄。1-8月实现利税5129.7亿元,同比增长13.0%;其中实现利润3231.2亿元,同比增长12.1%,比1~5月提高9.5个百分点。轻工利润增幅高于全国工业行业平均水平22.7个百分点;自2008年三季度起,首次恢复实现效益指标增幅高于产值增幅,轻工行业运行向好迹象更加明显。

  上述局面的形成完全得益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的支撑。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对轻工业实现保增长的目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是,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的政策顺利推进,不仅活跃了农村市场,对家用电器及相关行业的拉动作用也十分显著,并引发了全行业重视农村市场开发的经营思想的转变。

  二是,出口退税政策让轻工出口企业得到普惠。从2008年11月1日~2009年6月1日,国家先后六次调整了出口退税率。据测算,全行业可获得360亿元收益,对缓解出口企业的经营困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是,涉农产品收储政策有序展开。国家采取国家收储和企业收储国家贴息的办法让生产食糖、乳制品、纸及纸板、浓缩果汁的众多企业受益,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产品市场压力和企业资金困难。

  四是,技改项目整体推进。至目前为止,国家已下达三批技术改造项目,轻工业226项,带动了地方和企业的投资。

  五是,产业转移和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效果显著,轻工行业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序转移、有效承接”的产业转移模式体现了节能减排与环境综合治理、产业集群式发展的要求。

  轻工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变“危”为“机”,科学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行业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充分肯定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轻工业还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不利因素仍然存在,轻工业实现稳步回升的基础还不够牢稳固。效益产值未能实现同步增长,全行业平均利润水平还处在低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产业安全形势严峻,国际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多;行业多年积累的发展中的问题还没有解决,经济运行质量不高、产能过剩的矛盾依然突出,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显得更加急迫。

  三、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六项政策措施”和《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推进轻工业调整和振兴

  今年,轻工业保增长的目标已经初步实现,我们要把工作重点适时地从“保增长”转移到“调结构”上来。明年是落实《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关键一年,随着调结构工作的不断深入,行业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的矛盾将会突出起来,产业结构调整随之进入到攻坚阶段。这不仅考验着我们的能力,也考验着我们的意志。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首先是要统一思想,对行业的现状做出正确的判断,继而结合行业实际,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从当前轻工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可以做出以下几个基本判断:一是,国内轻工市场活跃,市场信心在逐步恢复和加强,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对轻工业保增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虽然轻工出口出现触底反弹,出口额逐月增长,但是国际市场不确定因素多,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还很漫长,国内市场仍是决定轻工业运行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三是,从整体上看,轻工产品国际竞争力没有因国际金融危机而削弱,但面临新兴经济国家的严峻挑战。四是,出现了出口产品档次升级的可喜变化,但委托加工和贴牌生产仍是大部分轻工行业产品出口的主要方式,这种状况在今后较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五是,行业和企业加快了整合和重组,产业转移和承接有序进行,在产业转移中实现了产业升级。

  基于上述判断,明年产业结构调整要强调以下几点:一是,继续保持扩大内需政策的力度,拉动国内消费和促进国内消费市场升级是产业结构调整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二是,继续坚持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方针,但要立足国内市场,通过拉动国内消费和促进消费市场升级的方式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市场空间。对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要有足够的警觉和防范。三是,在产业升级中要注重比较优势升级的作用。一方面要强调企业在产业升级中的作用,从经营管理方面巩固和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强调提高社会服务功能,从提高公共配套服务能力和社会化协作水平、提高社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服务效能等方面提高软实力。以前我们在增强社会服务功能方面强调的不够,今后要强化这方面的作用。四是,全面落实《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是明年的工作主线,一方面要对已安排的项目抓紧组织实施;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新的项目,寻求更多的产业政策的支持。

  产能过剩是多年积累的难题。破解的难度在于行业既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保证社会和谐和稳定;又要积极推进产业调整,优化产业资源,要在对立中寻求统一,在矛盾中寻求发展。产能过剩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反映的是供需关系,当前轻工业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是产品结构不合理。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不能简单地依靠削减产能的办法,要在调整产品结构、扩大内需上做文章,把促进消费市场升级作为实现产业升级的基础条件,依靠消费市场升级带动产业升级,这样才能实现产销结合,供需平衡。

  “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相互紧密关联,是一个整体。三者之间,扩内需是基础,是保证;保增长和调结构互为条件,既是手段,又是目标。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同阶段,扩内需的着眼点和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在防止经济过度下滑的阶段,扩内需侧重于保增长,保增长的目标特征比较明显。当保增长的阶段目标初步实现后,扩内需则侧重于调结构,保增长的手段特征就突出起来。对轻工业而言,当前需要强调保增长对调结构的促进和保证作用。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也在孕育着新一轮经济发展周期的开始。轻工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是为下一个经济发展周期积蓄能量的过程,基础实则能量大、起点高。在这样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期的关键点上,全行业迫切需要宏观政策的支持。

  四、发挥行业组织在贯彻“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六项政策措施”和《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的作用

  近年来轻工业持续快速发展,企业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是一个重要原因。但仅靠单个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具有很大的限局性。而由相同或相近企业共同组成的行业组织,可以形成行业合力,完成一个企业干不了、干不好的事情。同时由于政府的职能主要表现在宏观层面上,数量众多的企业仅有宏观政策指导显然不够,行业组织在企业同政府之间发挥着桥梁纽带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贯彻“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六项政策措施”和《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熟悉企业、了解行业、同政府联系密切的优势,反映行业企业需求,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提供行业建议,从而促进政府提高指导经济发展的针对性、有效性、精细化,更好地推进行业发展。同时要积极引导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努力实现科学发展。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工作方针,把全面落实《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作为工作的主线,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工作重点,把推进产业集群建设、提高轻工产品质量、维护产业安全、制定好“轻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2010年轻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意见”等项工作作为主要的工作抓手,通过强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的服务功能,提高为行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促进轻工业的发展。

  纪念国务院“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六项政策措施”颁布一周年,分析总结轻工业发展情况,对于我们正确把握当前的形势和任务以及行业发展中出现的新特点、新变化,促进轻工业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六项政策措施”和《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坚定信心,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实现轻工业的调整和振兴做出新的贡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