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轻工新闻  信息

中国食品工业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报告

  1978年,中国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十五大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十九大提出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并确立了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中国食品工业正是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重大决策和一系列重要思想的指引下,砥砺前行,奋发有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1978年,中国食品工业总产值472亿元,2017年,规模以上的食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1.4万亿元,相当于1978年工业总产值的240多倍。是国内外主营业务收入唯一超过十万亿元的产业。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消费品市场供应普遍严重短缺,为解决供需矛盾,满足市场需求,国家决定对轻纺工业发展实施“六个优先”政策,即原材料、燃料、电力供应优先,挖潜、革新、改造措施优先,基本建设优先,银行优先,外汇和引进技术优先,交通运输优先。同时,率先推行了投资体制和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将固定资产投资从拨款改为,实现了投资渠道多元化;将生产的指令性计划变为指导性计划,逐步放开了产品的经销权,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自主组织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促进企业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开展了以经营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改革,改革用人和分配制度;落实集体经济政策,恢复了集体企业的经营自主权。1990年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1360亿元(1980年不变价格)。12年间生产持续增长,平均每年递增9%,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食品工业发展开始全面提速, 2000年总产值达到8165亿元, 1990—2000年的10年间年均增速13.3%,。2000年,中国食用植物油产量835.3万t,味精产量70万t,柠檬酸产量37万t,均居世界第一位;制盐产量3128万t,啤酒产量2231.3万t,均居世界第二位;食糖产量700万t,居世界第三位。食品工业已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既能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又具有一定出口竞争能力的现代产业。

  跨入新世纪,改革开放的红利进一步释放,中国食品工业呈现高速增长态势,龙头企业市场地位不断突出;2002年,中国食品工业产值超过1万亿元, 2005年超过2万亿元, 2010年超过6万亿元。这一时期,食品行业细分品类不断壮大,龙头企业加速发展。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食品工业,增速逐渐放缓,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成为主题。2013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万亿之后,中国食品工业开始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2014年,中国食品工业实现产值11.27万亿元,同比增速降低到个位数。2015年和2016年,中国食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分别达到6.5%、7.2%, 与当年GDP增速基本持平。这一时期,受互联网经济、电子商务和生产经营成本上涨影响,食品企业的发展模式开始多元化,国际化视野不断增强。

  伴随改革开始40年的发展历程,在产值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中国食品工业适应消费者需求变化,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向多元化、优质化方向发展,新兴产品、创新品类不断涌现,中国食品的产品家族日益丰富和壮大。根据2017年10月1日实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我国食品工业涵盖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及烟草制品业4个大类、21个中类和64个小类,共计数万种食品,众多细分产业和丰富的产品供应,有效保证了13亿人口对安全、营养、方便食品的消费需求。

  为满足我国人民实现温饱生活的需要,80年代,食品工业首先着力发展有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的食品。其中粮油工业经过技术改造,装备水平明显提高,生产能力扩大。1985-1990年,大米增加年生产能力846万吨,面粉年生产能力增加1,351万吨,植物油油料年处理能力增加598万吨。粮油生产增加,精米、精面、精炼油的比重提高。1984年起,京、津、沪 富强粉敞开供应,受到人民群众欢迎。屠宰和肉类加工业也有较大发展。屠宰猪、牛、羊的能力1990年比1980年增加5, 692万头,并增加了分割肉、肉制品、副产品加工的能力,冷藏库容量1990年比1980年增加130万吨,扩大了生产。国家对制糖工业的发展予以充分关注。80年代初调整经济政策,包括增加进口粮食来鼓励糖料集中产区发展生产,使糖料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同时,重点支持对制糖工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新建、扩建。

  为了适应人民消费水平提高的需要,加快发展市场需求旺盛的产品的生产,1984年国家对10家名优白酒厂拨出专款2亿元,同时银行对其中6家酒厂1.34亿元,支持扩建厂房,更新设备,使生产能力倍增。1988年7月,国家决定放开名酒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以增强企业活力。

  通过政策调整,奶类产量及乳制品产量也迅速增加,使城市居民“喝奶难”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饮料工业通过制订发展规划,扩大生产能力。饮料品种和产量连年增加,1990年达到330.3万吨,比1978年增加15.5倍。儿童食品的生产也受到重视。80年代,先后建立了29家儿童食品厂和9个婴儿主食品车间,断奶食品、儿童食品罐头、儿童用果汁、婴幼儿辅助食品、婴儿奶粉和婴儿配方奶粉等,相继问世和发展。食品的包装装潢造型丰富多彩,面目焕然一新。广泛采用新材料、新技术,使用多种塑料、铝合金、纸和复合材料一推广真空包装、充气包装、吸塑复膜包装、托盘包装等;玻璃瓶包装向薄壁轻型方向发展,特别是易拉罐包装,以使用方便而备受消费者欢迎。

  《人民日报》在1989年国庆前夕报道说:“建国40年,我国食品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食品供应充足,丰富多彩,连续二三十年凭票证限量供应的各种食品基本敞开供应,我国食物供给基本满足了人民温饱型生活的的需求。

  全国大中型肉类企业,先后投资数十亿元,从德国、丹麦、荷兰、法国、意大利、瑞士、日本、美国等许多国家,引进了一大批加工分割肉和小包装为主的单机和生产线多条、 火腿生产线条、塑料膜火腿肠充填机。同时,还引进了罐头制罐线、午餐肉生产线、动物血液综合利用生产线、人造蛋白质肠衣生产线,从而将我国肉类屠宰加工技术水平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其生产能力、生产规模、技术装备水平,在许多方面已逐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据1995年的统计,碾米、制粉、榨油、 糖果、饼干、方便面、乳制品、酒精、啤酒、软饮料、茶叶、卷烟等行业都拥有一批国外90年代出厂的先进技术装备。大中型食品企业通过成套技术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一批高新技术如生物工程、超高温杀菌、冷冻速冻、超临界萃取等得到了推广应用,有力地促进了食品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据统计, 2000年排行前10位的乳品企业液体乳产量占全国销售总量的49%,啤酒行业拥有43个10万吨/年以上的企业,约占行业总数的8%,其产量占全国啤酒总产量的59%。国内有一部分企业产值已达到100亿元以上规摸。

  1979年7月,我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出台,1980年5月1日,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中港合资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宣告成立。

  同年12月13日,可口可乐公司与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中粮集团的前身)签订协议,可口可乐成为港澳之外第一家进入中国内地的外国企业。

  1992年旺旺公司正式投资市场,是第一个在注册商标的台资企业。旺旺品牌有着广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其在的研发中心主要负责公司核心技术的研发,开展功能性、生物技术等多个领域前沿技术的基础研究,重点研究高技术含量、能够形成规模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项目。有效提升新品研发的成功率及产品的差异化优势。

  近年来,食品工业领域的国外资本投入不断扩大,外商资本金增速一直高于全国工业。2015年,食品工业企业外商资本金达到1717.52亿元,是2012年的112.7%,在全国工业占比7.7%。

  1979年以后,单一的国有经济格局被打破,多元化的所有制形式,为食品业注入了蓬勃生机和活力。

  统计资料表明,2002年国有企业销售收人占全部食品工业比重为26.4%;民营企业占41.5%;三资企业占32.1%。中国加人世贸组织以后,中国食品市场的发展空间扩大,食品行业涌现出一批初具规模、管理规范、产品市场极具竞争力的大型民营企业和上市公司。如乳品行业的三元、蒙牛、三鹿。饮料行业的娃哈哈、方便面的今麦郎、白象等,肉类加工的双汇、金锣和得力斯等。遍及全国的农业龙头食品企业发展壮大,已成为中国食品工业重要组成部分。

  食品工业是我国最早开放的竞争性行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投资渠道日益多元化,固定资产投资额的90%左右是企业自筹资金解决,民间资本主体拉动成为食品工业投资的显著特征。

  改革开放40年间,食品行业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知名品牌,以及勇立潮头的企业家。 我国知名食品企业与品牌的产生主要有两大渠道:一是国有企业的振兴发展,如中粮集团、光明食品、伊利、茅台、五粮液等,通过杰出经理人的掌舵管理和体制机制改革,让国有企业焕发活力;二是民营企业的突飞猛进。依靠顽强的生命力和对市场机遇的准确把握,成为食品行业的成功者。肉制品行业形成了双汇、金锣、雨润、温氏、周黑鸭、绝味、众品、煌上煌、伊赛、科尔沁、唐人神等众多知名企业,粮油有福临门、鲁花、西王、五得利、克明、长寿花等领导品牌,调味品和休闲烘焙食品涌现出太太乐、海天、加加、梅花、达利、桃李、丹夫等知名品牌。

  改革开放之后,外资食品企业和品牌不断进入我国市场。如可口可乐、达能、卡夫、雀巢,玛氏等等。它们或开展品牌营销,或投资建厂,或兼并整合,成为中国食品产业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推进者。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国务院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加强了对食品安全的组织领导。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先后共修订食品安全法等10部法律法规,制订20余部食品安全部门规章,多个省、(区、市)出台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性法规。清理食品标准5000项,整合400项,发布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926项。完善2500余项行业标准和7000余项地方标准及企业标准,公布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76项,加强了诚信体系建设,为保障食品安全奠定了良好基础。

  我国食品生产企业强化了食品安全自律能力,建立和完善了产品可追溯体系,食品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食品安全形势保持了稳中向好的态势,2012--2016年,食品质量国家抽查合格始终保持在95%以上,国家食药监总局组织抽检食品合格率为96.8%,其中,备受民众注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抽检合格率达到99.1%。

  在全球化浪潮中,我国食品工业企业正在不断融入国际市场,食品企业通过产品出口、文化输出、海外建厂或并购等方式,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2014年中粮集团收购全球农产品及大宗商品贸易集团Nidera51%的股权,打通了从海外产地到国内销售地的国际通道,加快了发展为全球粮油市场骨干力量的步伐。目前,中粮集团的粮油食品产业链条已经辐射全球140多个国家。

  光明食品集团自2008年开始启动海外并购战略,2010年收购新西兰新莱特乳业51%股权,并成功在新西兰上市;2012年,以12亿英镑的价格收购维他麦60%的股份。近几年光明食品集团的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沿着“一带一路”的海外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化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光明食品集团正在向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国际化产业集团大步迈近。

  伊利在大洋洲、欧洲、美洲等乳业发达地区搭建了全球的资源体系、创新体系和市场体系。不仅整合优质物质资源,还整合技术、人才等智慧资源。

  茅台为打入海外主流市场,制定了新的文化传播路径:借国家形象提升和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契机,引导海外消费者在感知、感受中华文化的基础上,接受中国白酒,爱上中国茅台。目前,茅台共有分布于五大洲68个国家和地区的115家海外经销商,海外市场的销售网络布局日趋完善。

  五粮液2008年布局欧美市场,目前五粮液已进入英国、美国、法国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60余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销网络。

  张裕通过并购以及战略合作,已拥有5个海外酒庄,产品生产已延伸至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4大洲,成功转型为全球知名的葡萄酒品牌运营商。

  2013年,双汇以71亿美元全资收购美国最大的猪肉食品企业“Smithfield”;2014年整合全球100多家企业成功上市;2016年跨入世界500强;2017年成功收购4家波兰肉制品公司、两家罗马尼亚肉制品公司。

  以上几家企业只是食品行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典型,这也充分表明有实力的食品企业正在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采取扩大出口和并购、重组、投资建厂等形式,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开始全球市场的布局。

  展望未来,食品工业已跨过了高投入、高增长的历史阶段,今后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必须转变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主要以调整结构和产业升级为重点,以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保障食品安全和满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市场消费需求为目标,完成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转变过程。+

  云南昆明:抽检发现散装白酒甲醇超标问题...昆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抽检发现,市场上的散装白酒多批次存在甲醇超标情况,提醒消费者不要购买无产品标识、生产厂家、生产地址的散装酒。

  市场监管总局:严查假冒阳澄湖大闸蟹地理...央视曝光“过水蟹”假冒阳澄湖大闸蟹在网上销售后,市场监管总局立即要求江苏省市场监管部门针对媒体反映问题组织开展执法检查,依法严厉查处假冒阳澄湖大闸蟹地理标志、欺诈消费者违法行为。

  十一月第五周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继续下...11月26日至12月2日CCPI为132点,比前一周下降4.3点。

  上周生产资料价格继续走低 甲醇下降5%...11月26日至12月2日全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下降1.4%。

  上周食用农产品价格略有回落 西红柿下降...11月26日至12月2日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下降0.1%。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