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日常用品  装饰

喜迎三八建筑杂志社“美丽中国行”走进房山探访传统村落

  3月6日,在第113个“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杂志社工会组织开展“美丽中国行——建筑杂志社走进中国传统村落”调研学习活动。

  本次调研探访的是房山区水峪村和南窖村。水峪村于2012年12月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2014年3月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南窖村于2016年12月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

  迎着和煦春风,沐着早春暖阳,建筑杂志社干部职工一行首先来到了水峪村。水峪村明初成村,位于北京市西南的深山腹地,隶属于房山区南窖乡,布局呈自发形成的圆形八卦布局,蔚为奇妙。水峪村是北京“西山文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以古宅、古碾、古道、古中幡为代表的“四古文化”奇观。

  调研组对水峪村遗存的传统民居进行了走访。大家纷纷惊叹水峪村的秀丽风景和厚重文化,对其随处彰显的优良传统和家风传承印象尤为深刻。水峪村依山而建,格局错落有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北方山村风格,其中代表性建筑有杨家大院、娘娘庙等。这里不仅有知名影视剧的取景地,更有水峪中幡,曾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演出,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星罗棋布的古石碾,水峪村获得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颁发的“收藏石碾数量之最”证书,成为闻名世界的“石碾村”。

  据资深村民介绍,水峪村还有着非常丰富的红色资源,其所处的南窖地区系知名老区。作为房山抗日的起点和重要据点,这里流传着很多荡气回肠的抗战故事。近年来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更是涌现出多位先进人物,有能书善诗的老雷锋声名远扬,年逾80的老党员十数年为村内老人义务送豆浆,也有老人在石板上写诗数百首宣扬民俗风情。水峪村的景、人、事,曾多次登上电视台、报纸、网络媒体等,传播着新时代、新生活的正能量。

  下午,调研组抵达房山区南窖乡下辖南窖村。南窖村地处京西南房山北麓低山区,位于猫耳山小盆地南部一条山沟内。南窖村地势东高西低,村落顺应河道向东西方向延伸,形成一个核形小盆地。由于临近京西古道,历史上的南窖村成为京都西山地区著名的物资集散地,商业氛围浓郁。调研组在这里参观了南窖乡史展览馆,重走古商街。

  大家看到,古风古韵的商街两旁店铺林立,房屋大部分为明清建筑,少数为时期建筑。除商铺外,当地乡绅的大院留存至今,果家大院、李家秀才院、范家大院等,大多是北方的硬式或重檐歇山样式,建筑装饰的痕迹犹存。古宅旧院大量的绘画、木雕、砖雕以及山水诗文影壁装饰,文化韵味十足。古戏楼、娘娘庙彩绘精美,被誉为国之瑰宝。尤其是村内树龄达千年的古松、银杏树、国槐等历经风霜,犹吐新芽,让人惊叹于其历久弥新之态。

  据了解,南窖村的灯笼会、狮子会等民间文艺组织,也是颇具特色,传承着仁义礼智信的中华传统美德。

  旅力方刚,经营四方。历史如歌,流水觞觞。传统村落是我国悠久的农耕文明留下的宝贵遗产,滋养着一代代华夏子孙。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一直致力于推进保护传统村落工作,近年来组织了大量的探访、保护和宣传等活动。杂志社干部职工此行通过近距离的接触,深刻体验到了中国传统村落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纷纷表示将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直属宣传单位、中央文化企业,建筑杂志社此行旨在让全社职工度过一个健康、和谐、有意义的节日。寓教于乐、融学于行的系列活动也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提高了职工素质,增强了员工的责任感,为做好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宣传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