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日常用品  食品

关于肥城市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市创建工作市级验收结果的公示

  2016年,肥城市启动第二批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市创建工作以来,肥城市按照创建活动工作方案要求,积极开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根据《山东省食品安全先进市、县(市、区)创建管理办法(暂行)》和《山东省食品安全先进市、县(市、区)验收细则(2017)》,肥城市经过自查初评后,向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申请市级验收。2017年11月22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组成市级验收组,对肥城市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议。

  为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加强社会监督,现向社会公示。公示截止时间2017年11月30日。欢迎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通过信函、邮件、传真等方式提出意见,并说明具体内容和理由。

  通讯地址:泰安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510室(泰安市东岳大街西段虹桥宾馆东邻),邮编271000。

  根据山东省食安办《关于第二批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市、县(市、区)验收工作安排的通知》(鲁食安办函〔2017〕63号)要求,市食安办针对第二批食品安全先进市创建单位肥城市制定了《第二批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市创建工作市级验收工作方案》,严格按照《山东省食品安全先进市、县(市、区)创建管理办法(暂行)》的规定,依次设置申请市级验收、群众满意度调查、资料审核、现场验收、社会公示、申请省级验收等6个工作环节。2017年11月10日,肥城市人民政府向市食安委提出市级验收申请。市食安办组成市水利和渔业局、农业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畜牧兽医局业务科长等15人参加的验收工作组,于2017年11月22日对肥城市的创建工作进行了验收。

  验收组严格按照《山东省食品安全先进市、县(市、区)验收细则(2017)》,审阅了创建单位自查自评报告等创建工作材料,随机抽取种养殖单位、农兽药销售店、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等14个业态共计32个检查点实施现场检查,听取了创建单位自查自评过程与结果的介绍,形成验收意见如下:

  市食安办认为,创建工作开展两年来,肥城市按照创建工作部署要求,在落实“党政同责”、治理源头污染、严格监督执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加强社会共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党委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部门联动、协作配合明显增强,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高,群众满意度有了进一步提升。

  2016年以来,肥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市创建工作,把创建作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的有效载体,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方式方法,大力推进基层基础建设,不断完善监管体制机制,持续加大治理整顿力度,社会各界积极建言献策、广泛参与监督,全市食品安全治理水平显著提高,食品安全整体状况持续向好,公众满意度稳步提升,实现了创建目标。近日,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成立检查组,对照《山东省食品安全先进市、县(市、区)验收细则(2017)》,对全市创建工作进行了自查自评,自评得分96.8分。各项指标自查情况如下:

  1、近三年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影响恶劣的食品安全事件,无隐瞒、谎报、缓报食品安全事故的行为。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大食品安全工作力度,健全完善监管体系,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全市食品安全状况持续稳定向好。

  2、群众食品安全总体满意度达70%。我市于今年八月组织开展了全市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向社会公众发放问卷300份,经统计分析,群众食品安全总体满意度为82%。

  3、党委政府重视。市委、市政府坚持食品安全党政同责,把食品安全和创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肥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常绪扩、殷锡瑞市长多次对创建工作进行现场调研指导,专门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强上下沟通,确保成功创建。2016年3月,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7位副市长任副组长,45位市食安委成员部门主要负责人及镇街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兼顾,研究制定了任务明确、职责清晰的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了八次专题工作会议,强力推进各项创建任务。高点定位,将创建工作作为党委、政府一把手工程,纳入对镇街政府及监管部门的科学发展考核体系,科学确定考核指标,提高分值占比,做到责任可量化、可操作、可检验,形成了常态化的评议与考核机制。以食品安全委员会为平台,推进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创新,严格落实食品监管“三定”方案,明确属地目标管理责任,完善协调联动和协同决策机制,基本形成了职责明确、内容全面、功能耦合、结构严密的食品安全综合保障体系。

  4、加强队伍建设。落实食品安全监管有责、有岗、有人、有手段的要求,织密、织实、织牢监管网络,保障了监管工作顺利开展。出台《肥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在全市14个镇街分别设立14个食品药品监管所,安排人员编制70个。门设立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侦查大队,安排5个人员编制,配备大队长、教导员各1名、民警3名。14个镇街分别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公室,与农技站合署办公,配备3-5名专职人员,各行政村、专业合作组织选配了农产品质量监督员605名。建立村(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采用分层分类、动态管理模式,实行“基本补贴+考核奖惩”的激励办法,根据监管工作量、工作完成情况等,对620名协管员发放补贴,充分调动协管员的工作积极性。为进一步提升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队伍的综合业务素质,更好的全面履行监管职能,扎实推进创建工作,市财政增加教育培训预算,持续、广泛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实现基层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统一性和专业性,不断夯实食品监管的能力基础。镇街监管队伍、食药环侦大队、行政执法大队和协管员队伍多方通力合作,形成了权责明确、协调一致、高效运转的监管体系,构筑起保卫食品安全的铜墙铁壁。

  5、设施装备达标。认真落实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执法基本装备指导标准的通知》(食药监财〔2014〕204号)及《食品药品监管乡镇(街道)派出机构办公业务用房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食药监财〔2014〕218号)有关规定,加大基本装备、取证工具、快速检测及应急处置等4类装备的投入力度,充分达到了办公用房、业务用房和辅助用房的需求,为监管执法尤其是一线执法提供了强而有力的工作保障。去年以来,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466万元,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采购装备设备,14个基层监管所装备配备“十个一”达标率100%。采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划转或镇街政府提供的方式,统筹解决基层监管所用房问题,14个监管所的办公、业务及辅助用房面积均超过320平方米,满足了监管执法的需要,全面提升了基层监管机构建设水平。

  6、加强经费保障。时刻绷紧“食品安全无小事”这根弦,紧扣全市食品安全工作重点,健全监管经费财政投入保障机制。2016年-2017年,我市深挖自身潜力,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多渠道、多举措落实食品安全保障资金,这两年食品监管经费分别投入832万元和904万元,增长幅度持续攀升。明确经费使用方向和范围,特别是在食品监督检测、食品快检设施设备、农产品快速筛查和举报奖励等方面,增加经费安排,加大食品抽检工作力度,确保足额保障3份/千人检验检测经费需求。

  7、加强能力建设。突出食品监管的技术支撑能力建设,科学规划食品检验检测体系,整合资源加大投入,不断提升肥城市检验检测中心工作能力和水平。目前,中心共有职工18人,其中高、中级职称专业技术及同等能力人员8人,占比44%;拥有1200平方米的办公及综合实验区,配备气相和液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热电全自动酶标仪等国内外先进仪器设备73台(套),价值560余万元,主要从事食品、农产品、药品、化工专业领域检验检测工作,具备农药残留、重金属、微生物及毒理分析等项目的检测能力。中心于去年通过了省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组的现场评审,顺利取得了实验室资质认定证书。同时,我市持续加强一线监管的能力建设,为基层所配备了包括ATP测量仪、兽药残留检测仪和农药残留检测仪等在内的14套、322种食品安全检测室检测设备,在14个镇街全部建立起标准化快检室;为食品监管人员配备电脑和移动执法终端,坚实提升移动监管执法水平。实现辖区监管对象电子档案动态管理,将日常检查记录及时录入食品药品“智慧监管”系统,逐步完善食品经营许可、食品监督抽检等系统的数据管理工作;自主开发“肥城食药”APP,内置通用执法、日常考勤、车辆管理等功能,实现了日常管理更加精细、业务流程更加规范、监督执法更加高效快捷,“智慧监管”、“数字管理”成为我市食品监管的新亮点。

  8、积极开展创新工作。2016年11月24日至25日,时任省委、省长郭树清在省政府秘书长王华及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下,到肥城市调研指导工作,对肥城市“食安山东”创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脱贫攻坚等方面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希望肥城市巩固经济持续向好势头,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促进城乡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2017年4月11日-12日,省农业厅召开全省粮食高产创建平台建设现场观摩会,与会人员观摩了我市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现场。在今年10月20日全省推进韭菜产品“双证制”管理工作视频会议上,省农业厅领导特别表彰了我市的推进工作,指出肥城市鼓励社会各界对韭菜“双证制”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鉴学习。

  9、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创新工作思路和机制,结合辖区特点,积极采取有力措施,严防严控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全面规范农药经营行为,加强农药经营许可管理,深入推进农药销售产品备案公示制度,每年年初组织全市农药批发单位集中进行产品登记备案,16家剧毒、高毒农药经营单位推行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制度,12家省级标准化农资示范店推广使用“农业投入品准入备案管理系统”,实现了农药经营的追溯管理。全面推行兽药经营入市登记、使用记录、购销台账、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等制度,健全了兽药使用追溯体系。落实农药兽药经营告知制度,科学推荐药品,正确说明农药兽药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组织农药、兽药经营及使用单位负责人,定期不定期开展培训,提高了依法规范经营及安全合理用药水平。强化对种植、养殖单位的日常监管,引导落实农业投入品使用记录档案管理,严格执行禁限用农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规定及安全间隔期规定,以雷霆手段开展农药、兽药质量安全集中整治行动,对硬件、软件及规范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农产品、畜产品质量显著提升,规范达标率100%。在16个蔬菜生产基地追溯点和15个大中型超市,建立速测室,配备检测仪器和追溯标签打印机,由生产经营单位开展自主检测,将生产信息录入追溯信息系统,生成质量安全追溯标签,并将标签加贴在产品包装上,实现一个包装标签对应一个批次的产品,通过扫描标签二维码实现了主要农产品的信息追溯。

  10、加强畜禽屠宰管理。加强生猪定点屠宰单位资质管理,严格审核把关,确保动物防疫、环保条件提质达标。强化规范提升工作,全面落实生猪屠宰单位十一项内部管理制度,牢牢夯实屠宰企业主体责任。加强畜禽屠宰现场管理,科学规划厂区布局,健全待宰间、屠宰间以及确保肉品质量安全的基本设施设备,精进屠宰操作工艺流程,全市畜禽标准化规模饲养场区达492个,泰安市级以上标准化规模饲养示范场159个,规模饲养比重87%。持续加强屠宰技术人员食品安全培训管理,全力打造规范化屠宰场,实现畜禽屠宰监管率、屠宰检验检疫率、产品持证率全部100%。投资3000万元,建成占地17亩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购置6辆无害化专业运输车,在全市建立17个收集暂存点,设置21名收集员,无害化处理中心与规模饲养场签订处理协议,采用“用户申报、一站受理、乡镇街道集中、中心统一收集”的程序,建立了覆盖全市的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处理体系。落实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财政补助,确保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11、加强餐厨废弃物管理。明确餐厨废弃物监管经费财政预算,做到专款专用,为收集运输与处置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2016年与济南市中科环保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委托处理全市餐厨垃圾。今年,全市拨付60余万元,购置8吨餐厨垃圾运输车1台,委托肥城市洁城清运保洁有公司对城区餐厨垃圾进行收集、运输。截至目前,已与6家大型餐饮单位、200余家中型餐馆签订《餐厨废弃物回收协议》引导餐饮服务单位使用《餐厨垃圾收运联单》,餐厨废弃物处理工作日益规范。建立餐厨废弃物监督执法长效保障机制,定期不定期检查日常台账资料,采用现场监督和视频设备监管相结合的方式,对餐厨废弃物的收运、处置等进行全方位监管。

  12、加强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监管。开展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专项整治,将辖区4家集中消毒单位全部纳入监管,加强餐饮具抽样检测,监督检查和抽检覆盖率均达到了100%。引导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升级硬件,规范操作流程,完善出厂检验、人员健康培训及出入库台账管理等制度,全市餐饮具集中消毒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13、加强食品生产经营监管。科学制定并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推行网格化、痕迹化、规范化“三化”监管模式,依托现场检查笔录、各业态检查表、“票档一体化”账册等载体,固定监管痕迹,达到了100%监管留痕、100%程序规范和100%的监管覆盖面。结合落实“红黑名单”制度,创新实施《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全面归集监管对象基本信息、监督检查信息、违法违规信息、产品安全信息及承担社会义务、提升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信息,建立信用档案,确定信用等级,对不同信用等级的监管对象,实行有差别的监管措施,激发了广大生产经营者尚德守法、落实主体责任的内生动力,弥补了监管力量不足的“短板”。结合辖区实际,制定《肥城市食品流通环节星级评定管理办法》,设计制作信息公示牌,率先推行信用分级管理,得到省、市食药监局充分肯定。在餐饮行业扎实开展“寻找笑脸就餐”行动,全市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率达96%,学校食堂量化等级B级以上单位达到100%。抓好网络食品安全监管,对网上销售、网络订餐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研判,切实抓好社会环境、网络订餐经营环境和市民对网络订餐食品安全需求现状这三个关键点,注重线上线下协调联动,夯实了入网经营者主体责任和网络平台审核责任。

  14、管理提档升级。在健全质量安全控制规范,完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的基础上,鼓励和帮助企业采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ISO22000等质量管理体系,用国际先进标准来指导操作,精准确定关键控制点,科学进行危害分析,建立健全监控程序,切实加强互动沟通、系统管理与危害控制,及时预测和防止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出现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防患于未然,降低产品损耗。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持证生产企业63家,其中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5家,3家取得HACCP认证,2家取得ISO22000证书。

  15、“三小”管理规范。严格落实《山东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坚持面向社会宣传与监管人员培训同步的原则,强化对条例实施的深入宣传和正面引导,促进“三小”从业者对食品安全义务与法律责任的知晓率达到100%。将调查摸底作为基础性工作扎实开展,摸清“三小”的数量、经营地址、发展状况等,建立“三小” 管理台账,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不遗漏。全面启动“三小”登记备案工作,目前我市共发放小作坊登记证215张,小餐饮登记证161张,备案食品摊点232家。制定“三小”年度监督检查计划,推行“六项规范”、“ 正面、负面两张‘清单’”,合理确定检查频次,采取动态监管、错时检查、明查暗访等方式,加大监管力度,对原料采购查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场所卫生条件等进行全面提升。不断创新监管举措,实施“在一线助规范”工作法,全市所有镇街监管所人员每人确定一个“三小”业户作为帮扶对象,进行“一对一”帮扶;在城区和镇街驻地科学合理设置食品摊点疏导点,实现了摊贩集中经营、集约管理;集中规划小作坊经营场所,建立桃都农贸城小作坊加工示范区,形成了集群发展的“比较优势”。

  16、开展综合治理。把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得紧而又紧,做得实而更实。建立教育、公安、食药监管、、市场监管等多部门为成员的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出台《肥城市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制定部门间联查联动、信息通报等协作制度,形成了协同监管合力。拧紧学校主体责任螺丝,把食品安全课程列入教学计划,采取多种宣传教育形式提高学生安全意识,不折不扣落实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四查”制度,学校月度自查率和食药监局季度检查率均达到了100%。

  17、监管执法信息公开。扎实推进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公示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实现行政执法行为公开透明运行。通过肥城政务网、肥城市机构编制网等渠道,公开食品监管执法信息、权力和责任清单以及“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等工作,并健全公开工作机制,每月定期公布食品生产经营“黑名单”。强化动态调整和长效管理,及时更新维护行政执法事项清单、行政执法主体及人员资格清单、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等。完善公开信息的审核、纠错和监督机制,主动及时向社会公布食品监管结果,接受群众监督。

  18、监督抽检。深入贯彻落实国抽、省抽、市抽等各级食品抽检及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市抽样检测要求,科学拟制年度食品抽检计划,围绕上级要求、百姓关注、风险较大的领域、品种,精心组织抽样检验,及时发现隐患,消除风险。2016年全市抽检食品、食用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等3075批次。2017年安排检验检测经费达220万元,截至11月全市已完成抽检4476批次,按照3份/千人标准,超额1500余批次。对抽样的每一批不合格产品及问题样品登记入账,严格开展后处理,并通过肥城政务网,向社会公示核查处置情况。两年来,抽检公示率、不合格处置率、处置公示率达到100%。

  19、重典治乱。坚持问题导向和依法治理原则,将治理整顿和打击违法犯罪作为重要手段,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严惩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去年以来,在全市范围组织“守护舌尖安全”专项整治、打击食品犯罪“利剑”行动、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等30多项整治活动。以建立食安、公安、农安“三安联动”机制为抓手,计划将食药监部门的移动执法终端和门的警务通以及农业部门的追溯监管平台有效对接,打造信息共享平台,深化联合执法合作,合力治理突出问题。今年,局、公安局、食药监局和电视台等多个部门,集中力量开展早餐点、沿街商亭和烧烤等集中清理整顿行动,坚决取缔无证经营业户,重拳打击屡教不改的单位,曝光厨房脏、乱、差的单位。自创建以来,各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线条,公安机关破获食品刑事案件4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7人,刑事拘留12人,取保候审15人,逮捕7人。

  20、产业发展。针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不规范、农贸市场脏乱差、食品安全隐患较多的问题,采取市场开办者投资、政府以奖代补等方式,全面推进市场改造升级。去年以来,桃都农贸城批发市场斥资2.6亿元,扩建新场区20000平方米,购进检测设备,加强农产品检测室建设。累计投入建设改造资金900万元,加大投建全市农贸市场的力度,精心规划,积极引导路边摊贩退路进场经营;加快改造老旧市场尤其是露天市场,对规模小、档次低的农贸市场,在改造中有步骤地予以合并、取缔。截至目前,已完成文化南路便民市场、供电公司市场、陈刘市场等11处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结合城区改造、农村社区建设,制定肥城市食品小作坊集中连片经营实施方案,积极引导食品加工小作坊集群发展,桃都农贸城小作坊加工示范区已完成周边小作坊迁入工作。实施“订单农业”“农超对接、厂超挂钩”、“超市+基地+农户”等采购模式,推动大中型超市建立来源信息可溯、质量安全可靠、民众放心消费的现代“肉、菜”流通与消费格局。山东泰山新合作商贸连锁有限公司作为首批放心肉菜示范超市,采取直营、连锁等方式,统一经营模式、统一店面布置、统一采购配送,现有大型商场2家、镇街商贸中心17家、社区店12家、超市便利店8家,所有门店严格落实肉类、蔬菜、蛋类、水产品、水果等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真正让消费者买的放心、吃的安心。深入开展“明厨亮灶”、“清洁厨房”建设工程,全面提升餐饮质量安全水平。山东富世康餐饮连锁、肥城宝盛大酒店等单位始终走在餐饮质量安全提升工程的前列,严抓食品安全关,不断规范操作程序,及时排查风险隐患,成为全市餐饮行业的排头兵;今年,我市精心打造了信业商厦、江南水街、城市广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展现了餐饮服务领域“点上出彩、面上开花”的良好局面。

  21、应急管理规范到位。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机制,制订《肥城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操作手册,加强应急队伍教育培训,提升了政府和食安委成员部门快速反应、科学调查和有效控制能力。规范信息管理,建立信息平台,促进部门间、区域间的食品安全信息互通共享。建立新闻发言人、宣传联络员制度和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处置机制,强化舆情监测监控。开展食品安全应急演练,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及卫生防疫部门在政府指挥和相关部门配合下,立即进行调查处理,有效控制事态,妥善处理有关事宜的能力。

  22、管理制度健全。切实加强企业内部建设,设置食品安全管理机构,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开展从业人员培训,确保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有制度、有机构、有人员、有能力”,形成科学完整的责任运转链条和责任追究机制。为不断强化生产经营单位诚信观念和食品安全意识,研究制定了企业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年度教育培训计划,负责人及管理人员每人每年接受食品安全集中培训超过40小时。全面加强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要求全部生产经营单位严格落实健康制度,建立人员管理动态台账,从业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以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教育和生产经营操作规范培训为抓手,推动尚德守法真正成为食品行业的基本信条,成为食品从业人员内化于心的职业操守,取得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23、企业规范管理。严把准入关口,严格审核生产经营者资质证明,积极引导和督促生产经营者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企业自查制度,重点对企业自查报告真实性、符合性进行督导检查,成效显著。在日常监督检查过程中把关键环节控制点风险防控及重点问题作为重点检查项,实施逐项全面的监督检查。引导企业熟悉法律法规对生产经营的各项要求,自觉履行法定责任和义务,建立健全保证质量安全的进货查验、索证索票、产品溯源、召回等制度,强化制度落实,有效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规范和食品安全水平。

  24、市场开办者责任落实。认真实施《山东省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特别是《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0号),引导督促市场开办者、经营者履行法定义务,上市食品、农产品质量持续提升。在全市所有集中交易市场张贴《市场开办者责任义务告知书》、《入场经营者责任义务告知书》,明确双方责任。目前,桃都农贸城批发市场等13家农贸市场和9家大中超市严格履行入场经营者资质查验义务,建立了完整、动态的经营管理台账,签订了质量安全协议。随着食用农产品监督检查力度的增强,市场开办者不断巩固检验能力建设,采取自行设立、购买服务等方式,发挥快检室功能或委托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承担食品质量检验任务,准入机制得到高效落实。泰山新合作人防超市、信业商厦等单位投资建设高标准快速检测室,配备农残、兽残、多功能检测仪及食品安全快检箱,基本满足了常见食品和农产品的快速筛查需要。消费者可以在市场电子屏、宣传栏等醒目位置及时看到抽检结果和不合格处置结果,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25、追溯机制。重点推进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的追溯管理,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建立健全生产加工档案。农业、畜牧等部门与食药监局,围绕加强食用农产品、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深入开展联合调研,协同推进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管理,通过质量购货凭证、合格证明、销售票据、村居出具产地证明等方式,实现了准入准出有效衔接。今年11月1日,我市全面推行韭菜产品“双证制”管理,既能通过“农产品合格证”来获取韭菜的“身份”信息,又能通过“市场销售凭证”清楚韭菜的来去,严禁不具有“双证”的韭菜产品进入市场。11月3日省食药监局王蕊处长来我市调研韭菜产品“双证制”管理工作,对我市韭菜“双证制”和农产品准入管理工作予以充分肯定。认真执行食品召回管理办法,把问题食品召回作为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督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召回制度,依法、科学处置问题食品,为最大限度消除或减少食品安全危害提供了制度设计和解决路径。

  26、品牌建设。认真落实《肥城市关于深入开展“食安山东”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积极开展“食安山东”、“食安泰安”品牌引领行动,以“安全”“放心”为创建核心,突出抓好“十个一批”创建,打造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食品安全放心品牌和示范单位。全市4家食品生产加工示范企业、26家食品流通示范店、6家示范食堂、30家餐饮示范店、2家示范农产品批发市场被认定为“食安山东”示范单位。不断提升农产品产供销精细化、专业化水平,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升级,强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目前,全市蔬菜播种面积63.5万亩,产量234.5万吨,建成现代农业园区42个,9万亩马铃薯、大白菜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形成了有机蔬菜、设施蔬菜、“两菜一粮”三大特色蔬菜产业带,已注册“鲁岳”、“桃城”、“益农”等十几个蔬菜品牌。王庄、桃园两镇“两菜一粮”种植面积达到11.7万亩,分别被认定为省级、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镇。肥城桃规模扩大、品质提升,发展到10万亩,品种60多个,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鼓励开展“三品”认证及商标注册,先后建成潮泉樱桃、河岔口鸭蛋、王庄粉皮等品牌农产品及420余个特色经济专业村, “三品一标”认证面积达到97.7万亩,注册农产品商标600余件,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4件、中国驰名商标3件、省著名商标7件、名牌产品5件,形成了具有桃乡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品牌方阵。

  27、诚信体系。紧紧抓住加强诚信体系建设这个保障食品安全的治本之策,以引导和督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遵纪守法、诚信经营为核心,通过相应的制度规范和运行机制,实现了褒奖守信、惩戒失信。出台《肥城市食品药品黑名单管理办法》,监管结果一律公开,违法行为一律曝光,严重失信的一律纳入“黑名单”,目前已形成从查实到处置到见光的完整链条。

  28、责任保险。在肉制品、白酒等大中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积极推进食品安全责任险,与市金融办联合下发了《推进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按照政府引导、部门协作、市场运作、企业自愿参与的原则,积极推进全市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今年,全市已有5家较大食品生产企业参加了食品安全责任险,为食品安全再添一道保障。不断加强督查指导,认真总结提炼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汇总分析有关数据、案例,完善工作机制,扩大投保范围,切实把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做深做细。

  29、监督举报。畅通12331、投诉举报电话,开通“肥城食药安”食品问题反映渠道,由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中心设置专人负责受理工作,确保24小时内投诉举报畅通。建立食品投诉举报问题台账,每起举报如实登记,及时发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问题,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查处,第一时间整改到位。去年以来,共受理各类食品投诉举报366件,做到核查处置率100%、及时回复率100%。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定《肥城市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切实落实举报奖励制度,由市财政保障奖励资金,鼓励并支持公众投诉举报食品违法行为。市食安办积极加强与各级新闻媒体沟通,多次举办新闻发布会、互动访谈等活动,及时通报创建工作进展,鼓励媒体跟踪报道食品安全监管整治情况,媒体监督作用持续加强。在《泰安日报》开设《食安肥城》专栏,安排镇街所依次刊发亮点工作。通过肥城电视台《肥城零距离》栏目,播放全市食品监管工作动态,及时曝光食品违法案件。两年来,先后播出了整治保健食品“会销”经营、联合清理整顿马家羊肉店无证经营和规范提升早餐点等多项治理行动。市、政协多次视察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对农业、畜牧、食药监等食安委成员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代表们深入食品生产经营一线,抓调研,提对策,促升级,有力推进了创建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市消协、个私协、蔬菜流通协会及生猪产销协会等机构的作用,全面吸收从业培训开展、诚信平台搭建、产业优势培育等一系列有益经验,强化行业自律,提高食品安全治理成效。

  30、宣传教育。将创建工作纳入公益宣传的重要内容,按照我市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市宣传方案要求,精心打造了食品安全宣传街3条,设置便民信息栏28处,公益广告牌124块,公交站牌宣传画136幅,道路导向牌98块,灯杆广告牌328块,全市所有有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LED屏滚动播出创建标语。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知识进家庭、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编印了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市致市民一封信和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单张近90万份。充分利用市公安局等部门开展“走千家、访万户、暖民心”为主题的入户走访活动,将食品安全科普宣传资料送到市民家中,实现食品科普知识宣传全覆盖。大力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宣讲活动,将每年九月份确定为学校“食品安全月”,在中小学生中开展食品安全漫画、作文、手抄报大赛,制定生动、学生好奇的食品安全知识课程,每月举办以健康科学饮食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大讲堂”,巩固校园食品安全宣传阵地建设。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活动,免费为市民提供快检服务,提高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市的知晓率和满意度;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免费发放“一票通”档案册5万余本,并在档案册上印制了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市宣传标语,增强了生产经营者积极参与创建的责任意识。深化与新闻媒体合作机制,开展创建工作主题宣传,自2016年4月,我市在广播电视台《行风热线》前后时段播出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市创建宣传标语,在《肥城新闻》后播放创建宣传动漫短片;今年,市食安办与《肥城零距离》栏目、泰安日报社签署合作协议,全面保障我市创建工作的跟踪报道。利用微信公众号、政府网站、手机短信平台、电视台、食品安全宣传周和入户走访等各种渠道和方式,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宣传,增强了群众参与食品安全共治的意识,营造了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市 “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浓厚氛围。

  附件2:肥城市创建山东省食品安全先进市工作自查报告.doc编辑:(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关闭打印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