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轻工新闻  信息

逆周期调节是PMI重回扩张的关键

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宏观经济的重要先行指标PMI(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大幅回落。2月29日,据国家统计局消息,2020年2月份,制造业PMI为35.7%,比1月下降14.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29.6%,比1月下降24.5个百分点。


由于疫情来袭直接破坏了2月份生产生活正常秩序,因此2月PMI大幅回落至荣枯线以下已成必然之势。值得关注的是,2月份制造业PMI创下历史最低纪录,上一次最低纪录出现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2008年11月为38.8%);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同样为历史最低水平,这一指标此前从未低于50%。


PMI出现明显收缩局面,增添了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疑虑。此时,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大局迫在眉睫。从近期中央一系列重要会议传递的信号来看,要求做好“六稳”工作意味着稳经济政策“组合拳”已经呼之欲出。其中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这无疑是有的放矢,抓住了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矛盾。


日前公布的《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7.8%,分别比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高26.6个和46.8个百分点。显然,作为中国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消费容不得半点闪失。当下,扩大国内有效需求的政策着力点应当在促消费上下更多功夫。商务部在近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也透露,将进一步研究推动生活服务业的数字化建设,完善流通网络,推动“放管服”改革,促进服务消费在疫情结束后尽快恢复并提质扩容。


当然,刺激消费需求并不是说投资需求就不重要了。实际上,在当前因疫情导致消费、出口皆受冲击的情况下,有效投资在经济战疫中的作用更为突出。近期,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密集谋划,精准实施稳投资相关政策。在当前政策更加强调稳增长的背景下,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立竿见影,一方面可带动一系列相关行业的增长,另一方面可起到稳就业、促消费“一箭多雕”的作用。


不过,目前中国推动的新一轮投资,是在补齐铁路、公路、轨道交通等传统基建短板的基础上,大力推动以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教育医疗等为代表的信息科技领域的基建投资,以科技和资本密集型的投入推动通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结构的改善和经济增长动力的提升。此外,亟待补上中国公共卫生投入的短板。2018年,中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百分比为6.6%,相比欧美发达国家10%以上的占比仍有很大提升潜力。


最近一段时间,在传统行业遭受较大冲击的境况下,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网络购物、餐饮外卖、在线教育、远程医疗、远程药房、企业云办公等新兴产业在对抗疫情和稳定经济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这离不开这些年中国不断强化对互联网等新基础设施的投资。


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生产生活秩序逐渐恢复正常,总需求水平进一步扩张,PMI重返50%荣枯线以上指日可待。而财政货币政策加码,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将是实现全面复工、充分就业以及经济恢复内生增长动力的关键。总之,中国若要发挥巨大的国内市场优势,激发国内市场的潜力,需要适时推出一些刺激政策。


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