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造纸

造纸跳筛行走凉都村寨 品读美丽乡愁

徜徉竹海波心:

正是炎热的夏天,镇里把吃午饭的地方特意安排在一个地势比较高的小山头狗跳岩。一来可以远眺竹海,二来可以迎着太阳纳凉。

我们只是仔细地看了土法造纸的一两道工序,就感觉到这个活儿不是那么简单的,虽然不是什么高精尖的技术,但不把心思收拢是做不好这些事的。懂这个行道的人说,土法造纸有七十二道工序,最后还要吹上一口气。

镇里的干部叶兴梅说,老厂的土法造纸现在已经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国家级非遗的话,需要与其他地区的土法造纸联合申报,这是以后的事情。

时过境迁,镇里的新型产业悄然兴起,生在竹海靠竹吃饭,土法造纸自不必说,特产竹笋的加工,竹荪的种植,竹鼠的养殖,竹子手工艺品的编制正在丰富着村民的钱袋子。景点服务设施的建设,迎来更多的游客,特色农产品也在转身为旅游产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真万确。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土法造纸就已经成为了老厂这个地方的一个地名标签,或许老厂的地名就因为星罗棋布地散落着造纸厂而得名吧。

古老波纹折射新愿景

太久远的事情已经随着时间淡去了,三十多年前,老厂镇的土法造纸作坊还有四百多家,现在仅存的还有四十多家。

天气本来就炎热,烘焙坊里就更热了。杨兰独自一人在里面熟练地劳作,她右手拿着一把绒毛细软的刷子,将湿润的纸贴在墙上,右手的刷子顺势在纸面来回刷几下,纸就服服帖帖地粘连在火墙上。等纸张干燥到一定时候,杨兰又轻巧麻利地将纸摘下来整齐地堆放起来。这一切动作的完成,全凭经验。

陈江、杨兰夫妇的年纪都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的坎,这是他们感觉养家糊口担子比较重的时候,多产一刀纸,肩上的压力就会小一点。

好像这片竹的森林很有,十岁的长寿老人很多,生双胞胎的人家也不少,当地人传得更神奇的是,竹根水有防癌治癌的作用。

陈江的老父亲也没有闲着,老人家在屋前院子的梨树下安静地编制着竹篱笆。在家的三个人各做各的事情。

我们走在竹林间连接村寨的小上,抬头看天天是零碎的,或只是一条天的缝隙,偶尔听到山泉“咕咚咕咚”的声响,却看不见泉水的摸样,听着这声,看着这景,不像是行走,倒像是心灵在竹海泛舟。

陈江的媳妇杨兰在烘焙房里做着另外一道造纸工序。烘焙坊是一间狭长的小屋,屋子里矗立着一面高约两米,长约十米的的火墙,墙的热量是靠煤火提供的。

餐馆是于山顶的竹楼,竹的四壁,竹的屋顶,竹的楼板,一切都是竹子的建造。有人手机铃声想起,感觉到那信号是从竹海漫游过来的。

黑土坡的陈江讲了一些心里话,这些年,土法造纸能够正常生产,确实要感谢镇党委、,感谢镇长彭巩。这种感激倒不是完全因为镇里低价供应造纸用煤,而是镇里对竹林的全力。四年前,竹海遍布了私挖滥采的小煤窑,多达七百多处。眼看竹林就要被毁了,彭巩领着干部不分白天黑夜地在竹林间巡查治理,花了一年时间,杜绝了私挖滥采。

两代人的离家与返乡

窥视竹海深处:

喜欢写毛笔字,毛笔字写得好,是竹乡人的特点。镇上的人村里的人都能说出谁谁谁的字写得漂亮,讲了一长串名字。他们说到的熊德威我很熟悉,他是我初中同级不同班的同学。那个年月,纸张是很精贵的,一张草稿纸也是翻来覆去地用,有一点点空白处都用来演算题目,直到无法看清写上去的字迹才舍得丢掉。老家在老厂竹乡的熊德威有些不同,像是有用不完的纸,我的发现算是一个小小的秘密熊德威用毛笔字抄写长篇小说。难怪,我们的语文老师时常表扬熊德威同学的字写得好。

陈江说,1991年的时候,他凭着年轻人的冲劲也出去闯荡过,去过上海,到过浙江,以为在外面打工可以挣好多好多的钱,其实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出去见见世面还行,要在外立业发家致富,没有看家的本事确实寸步难行。正中了那句古训: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日难。

盘县老厂镇的竹海数百年积淀下来的故事是淡淡的,如深秋山间的小溪,轻轻地缓缓地流淌着,没有感天动地震耳发聩,却美丽地存在着。这里的故事,如竹海泛舟,那么悠闲,那么有生活气息,那么耐人寻味。

时隔二十多年,陈江、杨兰夫妇的子女们也出门了,女儿陈香在湖北大学上学,儿子陈鹏在遵义医学院读书。陈江、杨兰在家成年累月地操持土法造纸,成为了儿女在外就读的大后方。

传说,很早的时候,这里并没有生长竹子,康熙年间,一四川的董姓人家从四川把造纸技术和造纸的家什带到了这里,也带来了竹子的种子,从此竹子再山间沟壑发育生长,造纸技术也在慢慢普及传承。造纸产业最兴盛的时候是乾隆年间。黑土坡这个地方有露天的煤,又处在陡坡地带,还没有竹子覆盖的时候,叫黑土坡,简直就是天生的地名。

见到陈江时候,他正在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屋子里忙碌着抄纸。清瘦精干的陈江很专注地弯着腰,两只手端着的帘子在水池里晃荡几下,帘子抬出水面,就听到“哗哗哗”的水响,接着他又侧身弯腰翻转帘子,成型的浆纸就这样一张一张地叠放起来。每抄一张纸,陈江都要一丝不苟地完成这样的动作,像一台不会感觉疲倦却节奏均匀的机器。

陈江兴奋地说,在外地上学的儿女是一对龙凤胎姐弟,只要他们读得好,我们苦点累点也是值得的,就图他们有出息。陈江说,市场好的时候,他们一年抄纸能净赚七八万,近年也能赚五六万。

登高远望,起伏连片的竹海风景,散落的农舍也是风景。

记得,还是在小学的课本上就学到过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就是其中之一。看过土法造纸再作时空穿越,你会发现我们先辈的智慧确实令人仰视;在现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继承着这样的造纸技术,又不能不让人叹为观止。土法造纸工艺实在有造纸技术活化石的意味。

“松荫听涛;竹楼赏月。”是正对大门竹壁中央的对联,看得出店家是有心人,像是告诉外来的人,你来吃什么并不是重要,重要的是你置身在了养眼养心养身的竹乡。

这片可以徜徉的竹海,是发展的亮点,是观赏的景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养,养,养育难于抹去的寻根文化。

其实,是不遗的生产工艺并不妨碍土法造纸的古老。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的结果。

黑土坡村的陈江家从事土法造纸传承了几代人,到他这代不知道有多少灰竹被捣烂竹麻,溶解成纸浆,筛漏成浆纸,烘焙成纸张源源不断地卖到很远的地方。

镇长彭巩的办公室本来就不大,还单独挤了一张桌子,桌子上笔墨纸砚齐全,来的人像是习惯,走近这桌子挥毫书写。书画纸就是当地的土法造出的毛边纸。也有几张机器造的宣纸。宣纸是用来和毛边纸比对宣传的。宣纸比毛边纸白而光滑,毛边纸色泽深暗,纸的边沿毛糙得多。毛边纸的纸面有帘子的纹,宣纸没有。市场上,毛边纸的价格是宣纸的两倍到三倍。

在这个到处布满竹子的山乡,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未必就是,未必就是本来的面目。如像黑土坡,进入村寨到处是遮天蔽日的高高的竹林,即便地面有些没有生长竹子的地方,也被绿草覆盖着,或者被竹的落叶形成的淡褐色的垫子覆盖着,看不见黑土,却叫黑土坡;曾经一段时间,人们以为土法造纸是因为这里有丰富的竹子资源才兴起,是先有竹子再有造纸,也有少数人说,是先有生产技术才种竹子发展产业的。一度时期,先有竹子还是先有技术成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之类的趣味问题。

抄纸这道工序,事关成品质量,需要认真仔细地劳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