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造纸

最美书籍饱含中国味道2015年12月24日造纸术的过程图片

吕敬人:虽然接手的设计委托不少,但工作室还只是处于收支平衡,尤其是做书籍设计工作,每本书耗费的精力和时间要比只做装帧多得多,而报酬没增加多少。 杉浦老师工作室的设计师每天工作到深夜,乘最后一班地铁回去。但这并不是老师要求的,是他的工作态度和专业传染给了大家。当然,繁忙的工作中也有调 剂,大家吃完中饭去逛书店、唱片店,下午茶看看科技片和人文风光片等,大家一起点评讨论,也是工作的一部分。我在自己的工作室中也不会要求员工加班,但一 旦进入工作状态,肯定是要心投入的。为,我们也做一些商业图书的设计,决定接手设计的书不是以去设定的,遇到题材好的书很愿意去做,这是一件 很“解馋”的事,当然,我们的付出肯定要比得到的多得多。

作为爱书之人,当然希望能见到越来越 多美丽的书。在日本学习时,接触到了杉浦康平的设计思想和做书,别树一帜。“国内还没有明确而完整的书籍设计体系,杉浦康平老师的设计过程却是从一开 始就完全进入文本的编辑设计角色的。”吕敬人描述当初留学获得惊喜时,眼神中满是不住的兴奋。“这个过程很有意思,文本过来后,设计团队开始行动,参 与选题会议,与著作者、出版人、责任编辑、摄影者、插图画家不断交流沟通,确定该书文本的阅读构架系统方案,并注入文本之外的视觉信息的收集与编辑,甚至 为此专门进行的还有采风活动,随后投入平面阶段的版面设计,最后进行书籍物化的选纸、印刷工艺、封面设计的装帧。期间我一直在想,呀,原来做一本书要经历 那么反复的过程啊。”从此,“整体设计”的在吕敬人头脑中生了根。与此同时,在与杉浦康平不断交流的过程中,吕敬人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之前,吕 敬人和国内的美术编辑一样,沉湎于文化。而杉浦康平却给了他一记当头棒喝:“作为中国人,要尊重自己的文化。书籍设计必须扎根于本土文化之中,才能获 得世界的认可。”

新民晚报:我在其他的报道上看到说,您的工作室只是做到收支平衡。到了月末,因为经费紧张,可能还要打电话给一些客户催款。这种的情况是否有所改变?

尽管,吕敬人谦称自己并不算高产,但佳作迭迭是不争的事实。比如,他的《怀袖雅物:苏州折扇》不只是装帧考究,更在于内部文本结构的编辑逻辑的清晰,阅 读时间节奏的把控和纸张物化的精心运用,让读者可以细细品味中国书卷的魅力。虽然全套书籍售价不菲,仍获得藏家的青睐。不过,对书籍设计从来尽心尽力的 他,难免也会遇到各种遗憾的情况。“设计是带着跳舞,我从来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对设计师来说十分重要。”吕师如斯说。

新民晚报: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用平板电脑手机、kindle来阅读。阅读进入了快餐时代。您认为,纸质书籍,尤其是精致的纸质书籍对这个社会来说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对话

新民晚报:书籍设计需要设计师具备充沛的知识储备和艺术素养,您在授课的时候,会以怎样的方式进行教学?

吕敬人:我现在在做一套很有价值的书,中国科技大学纸张研究所编著的《中国手工纸调查报告》。这套书还原全国各省造纸术的田野调查报告,对每一种纸作了 人文和地理记载,并附有真实的原纸,为读者提供直觉体验。出版社选题定下来,我们就和学者、出版人、编辑投入全书的编辑方案的交流,到造纸现场考察,共同 设定全书的信息阅读系统,完成全套书至少需要四五年,我认为是值得的。工作室的目标:尽可能让学术研究通过设计发挥其阅读的最大价值,这也是我这些年 来提倡书籍设计的追求。

快餐阅读时代仍需要“纸语”

虽然,这些经历为吕敬人此后的厚积薄发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但不可否认,这仍然是一条“美丽而辛苦”的道。回国之后,因为感到体制的各种不利于放开 手脚进行书籍设计事业,50岁知命之年,吕敬人走出了稳定的体制。作为地道的上海人,因为看中这座文化城市,以及诸多出版社设计需求,他仍想继续在北 京扎根。

吕敬人,用“中国书籍设计第一人”来定义并不过分。“书籍设计绝不只是简单地做个封面设计和装帧而已,它不仅要和书籍内容本身完美契合,而且还涉及到各种领域的知识介入。”要完成一本有阅读和收藏价值的书籍设计,吕敬人不惜花费数月时间甚至数年。

获得“世界最美的 书”的《中国记忆》设计上则更为复杂。书脊上端用红线扎制中国方胜图形、内页为了展示大图而使用的跨页M折法、薄纸隔页与正文内页相互叠印等,让读者在 翻阅每一页时都有惊喜。“这本书的设计成功主要在于,从选题确定一开始,我们都全力以赴地介入编辑,对图书要做什么内容,希望做成什么样式,心中都有非常 清晰的构想。”吕敬人把《中国记忆》的设计成功原因归结为,这是“书籍设计”一次较为完美的演绎。

来源:新民晚报

“书籍设计上每一个细节都很重要,哪怕是最简单的两个字,笔画、字距、行距之间如何让,如何躲,都极有讲究。”吕敬人坦言,杉浦康平对图书的“整体设计”的让他豁然开朗。

新民晚报:您总结,设计书籍成败最关键的是什么?

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在业内德高望重的吕敬人,多年以来一直单扛国内现代书籍设计的推动者的职责。在充满中国味道的图书设计中,他一直向人们传递 着这样的信息:“书籍设计不是正式出版前的最后一关,恰恰相反,一个真正的书籍设计师,应该从选题确定后就开始参与到书籍整体的编辑中去,设计师可能成为 文本信息传递的导演和编织者。”

新民晚报:最近在做什么项目?

学成回国多年后的1998年,吕敬人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那里之后便成了他追求最美图书创作的重要场所。由他捉刀设计的《朱熹榜书千字文》《范曾谈艺 录》《对影丛书》《中国书院》等十三部作品获得了“中国最美图书”。2008年,他的另一部作品《中国记忆》在莱比锡书展上一举摘下了“世界最美的 书”桂冠,他指导设计的《剪纸的故事》获得2012年“世界最美的书”银。他本人也被评为亚洲著名的十大设计师之一,中国十大杰出设计师之一。除此之 外,他还担任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版协装帧艺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平面设计艺术委员副主任、《书籍设计》丛书主编的职务。

《朱熹榜书千字 文》则是敬人工作室早期的一部得意之作。细节上的精致处理,造就了书籍形式上的古朴与苍劲。当时,为了还原书法拓片的原貌,吕敬人煞费苦心。经过反复试 验,他为该书选定了当时很少应用的蒙肯纸。传统夹板装的书板采用了质地轻盈的桐木,上下书板连接部分使用了牛,扣子则为如意造型。“这也是中国古代经 常使用的材料。竹简和帛书也会使用,一种古朴的感觉。在封面文字部分的排列,文字采用反向设计,再现宋代雕版印刷母版的形态。”时隔多年,吕敬人对整 个过程仍然能如数家珍。

吕敬人:书籍设计不止步于装帧,要比装帧负有更大的责任和工作体量。第一步要做编辑设计,书籍设计者要像导演或编剧一样,理解、分析、解构文本,与作 者、编辑、制作人员共同探讨,寻找最佳的叙述方法和语言,把书的内在力量表达出来,以此增加阅读的附加值。第二步是编排设计,包括字体、字号、图像、空 间、灰度节奏、层次阅读性,哪怕是一根线、一个点,都是信息传达的思考。装帧仅仅是最后一步,当然三个步骤相互联系,前后照应。我们拿到的书,有视 觉、嗅觉(油墨、纸张的味道)、触觉(手感)、听觉(翻书声音)、和品味书的内心感觉,即所谓的五感。在过去书籍匮乏的年代,“只要有就是好 书”,现在人们关心书之美,读来有趣,受之有益的好书,好书聚合,成为一座流动的美术馆。

很快,吕敬人就凭借出色的设计作 品在业内树立了口碑。2002年出版的《梅兰芳全传》,他为书口做了可以左翻右翻的设计,左翻是梅兰芳穿戏服的舞台形象,右翻是穿便装的生活形象,将戏 剧大师梅兰芳的形象完整地、立体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此书给大量梅兰芳“粉丝”留下深刻的印象,梅兰芳之子梅葆玖本人也对这本书的设计赞不绝口。而实际上, 在吕敬人接受设计委托之初,出版社只要做封面,只有五十万字的文本,没有一幅图片。“这样简陋的装帧思,怎样能将一位表演艺术家的视觉形象充分表现出 来,仅做封面肯定是不行的。”经过一番思虑,吕敬人通过各种途径找资料,获得梅兰芳后人的许可,用梅大师各个时期、不同层面的大量图片进行编辑和编排设 计。书出版后,卖到脱销,此后多次再版。该书还获得国家级项,出版社从经济效益到社会效益都获益,之后四大名旦的另三位大师的传记继续出版完成,出版方 要求沿用这种设计风格。

摄影李欧文◆

吕敬人:书籍设计知识包罗万象,会涉及电影、音乐、建筑、绘画等各种门类。在课堂上,我不只会以书籍案例的形式为学生讲授书籍设计的,还会给他们提 供别的门类的学习机会,比如在课堂上,我会播放不同导演手法的电影,并且让他们讨论,如果他们是导演,会怎样来做分镜头、情节处理、镜头剪辑等。书籍设计 师练就的不只是画画的能力和平面设计上的功夫。

按照吕敬人的说法,书籍设计师家应该是个博学的“杂家”。而吕敬人的“杂家”成长之有着家学渊源。吕敬人家中兄弟五人,他排行老幺。身为企业家的父亲 利用家中大量的藏书,给他们置办了一个家庭五人图书馆。在那个图书匮乏的年代,和自己的兄长以及弄堂里的小朋友,在小小图书馆阅读和嬉戏成了他记忆中最快 乐的事情之一。国内外文学名著、《万象文库》《福尔摩斯全集》等等都是他心头好。浸润在这样文化氛围浓郁的家庭之中,吕敬人渐渐地爱上读书,也爱上了 书。

在上世纪 80年代末,因为对杉浦康平的书籍设计作品,吕敬人赴日学习。在日本艺术工科大学院杉浦康平教授的工作室里,他从最基础的“学徒”做起,历时两 年。这段经历,至今还令他记忆犹新。尽管杉浦康平视力不佳,但他对细节的把控严格程度在圈内是出了名的。在那个电脑排版还未兴盛的年代,吕敬人拿着小镊子 一点一滴,在严师的指点下,对字体和图案做着各种拼接。

吕敬人:阅读分为两种,一种是为获取信息的阅读,在所谓的快餐阅读时代,人们用各种比纸质书本更加便捷的方式获取所需的信息,这无可厚非。但是纸质书的 存在还有另外一重含义。它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快阅读往往获得的是信息符号,慢阅读可成长久记忆的知识。当我们在阅读一本经过设计的纸质书时,与纸张亲 密接触,它的质感,自然的肌理给人另一种有温度的阅读享受。

在名师下,吕敬人了一条探索具有中国书卷味道的书籍设计之,并立下了自己的艺术追求:“不摹古却饱浸东方品味,不拟洋又尽显时代”。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