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日常用品  五金

徐忠:洞析金融科技发展与政策响应的思维范式

原标题:洞析金融科技发展 与政策响应的思维范式 ——读《金融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与政策响应》

作者: 徐忠 (金融市场研究人)

编者按:第一财经研究院参与编辑的新书《金融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与政策响应——周小川有关讲座汇编》近日正式面世,引发全球相关政策制定者的关注。在科技重塑金融市场和生态、催生监管、发展和金融稳定政策思辨的当下,以开放和拥抱的态度,洞穿技术迷雾,深入思考未来的金融基础设施架构、货币和金融政策选择、市场结构和激励模式等一系列核心问题,将决定中国未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金融稳定乃至社会秩序。本报特开设讨论专栏,深入研讨相关议题。今天刊出第一期。

早在2016年我负责筹建上海票据交易所的时候,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就提出,让我们(我和时任数字货币研究所筹备组组长姚前)尝试利用区块链技术创建数字票据交易平台。经过深入研究,我们就具体实施方案向他汇报。在现场,周行长提出了很多观点,包括区块链适合在票据、应收账款、跨境支付等领域发挥作用,不要迷信金融科技;能否有用要靠实践检验;作为全球第二经济体的央行,人民银行员工的工资待遇尽管比不上那些高科技公司,但仍需要有那么一批人去跟踪了解最前沿的技术。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在很多人对这些新技术新领域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周行长就已经对这些新事物有了一整套的想法,并做出了一系列精准的预判。

汇编近年来周小川演讲的新书《金融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与政策响应》问世,使得这些观点和想法能够更系统化、更充分地展现到大家面前。这本书读后余韵十足,令人掩卷深思,更在悄然间为我们打开了几扇窗——洞析金融科技发展与政策响应的思维分析范式之窗。

第一扇窗:金融与科技的关系

本书开篇就点明,金融业本质上是一种IT产业。基于这一基本判断,就比较容易分析金融与科技的关系,以及信息科技和AI的作用。

第一,看待金融与科技的关系,需要从纵向上把握历史规律性。大家都知道,现代金融体系是经过几百年积累形成的,在金融体系的演进过程中实际上吸收了几百年间所涌现出来的各种科技创新。然而,并没有任何一项新技术能够完全颠覆整个金融体系。事实上,如果某一种科技创新在运用过程中能够提高效率或者节约成本来帮助改进现有金融体系,那么这一科技创新就会融入现有体系。因此,迄今为止,科技创新不是颠覆了金融体系,而是经过实践检验后逐步融入了金融体系。

人民银行数字货币推行的DC/EP(DC是数字货币,EP是电子支付)研发计划,并不将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对立起来,而是通过实践来达到支付体系的高效、安全和低成本,就是这一思路的具体体现。区块链也不例外。同时,区块链还有一些不太成熟的地方,有些事情也不能完全做到。有观点认为区块链要颠覆整个现代金融体系,实际是不可能的事。当然,这中间可能在某些方面是有一些应用,不否认它,但是也不要夸大它,尤其不要过分的迷信。

第二,如何客观认识信息科技问题。信息技术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一是不能完全解决激励机制问题。如信息真实性核查作为“公共物品”存在“搭便车”问题,信息集中共享并不能保证信息的准确真实,从而违背激励相容和“真实显示原理”。二是不能完全实现资源配置优化问题。如“计算复杂性”原理已经从数学上证明,通过所谓用特大规模计算和信息集中去求解经济体的资源配置优化是不可行的。即便信息高度集中成为可能,共享成为可能,最终仍需要依靠市场体制去解决资源配置的优化问题。三是信息技术不能将成本降为零。如信息处理和网络的各项硬软件研发、投资、运行、维护成本、将大量非结构化数据转换成结构化数据的成本等。四是信息技术不能解决层级传导问题。如中国从中央、省、市、县、镇、村等层次体系中,如何实现有效的、激励相容的传导。五是其他方面。依靠大数据等新技术,不能完全解决银企关系、local information(本地信息)数据挖掘等问题。

第三,如何认识AI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在支付上,AI会一定程度上推动放松身份鉴定的规定;在远程开户上,仍需谨慎;在智能投顾上,可能有些缺陷,即近期的、短期的数据深度学习而得到的结论有局限性,但基本面分析和认识不太容易实现,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研究观察。

第二扇窗:金融科技与政策响应的关系

本书通过大量案例,深入反映了金融科技和政策响应之间的关系,为我们未来思考此类问题提供了一个基本分析范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