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唳华亭》:礼制美营造高级感
近年来,打造礼制之美,逐渐成为古装影视剧的另类华彩篇章。“双十一”深夜在优酷低调开播的《鹤唳华亭》中,从服化道等器物,到人物举手投足的仪轨,再到推动剧情走向的心理内核,“礼”成为贯穿《鹤唳华亭》的一条线索,构筑了全剧的文化张力和戏剧张力。
“礼”是这部古装剧精神内核的外化。剧集开篇,齐王萧定棠设计构陷太子萧定权,前3集中,剧情一再反转,萧定权顶着正值盛年父皇的猜忌,被逼到绝境才亮出底牌反戈一击,让心虚的齐王最终自露马脚。这一幕,有剧迷看得手心出汗,也有人觉得剧情存在“为了反转而反转”的刻意。其实这样的剧情安排不单是为了悬疑的戏剧化效果,也符合萧定权在“君臣父子”规则下,既要和命运抗争,又极度渴望父爱的人物内在逻辑,更让观众看到“鹤,实为猛禽,可以搏鹰”的人物寓意。
导演杨文军介绍,《鹤唳华亭》全剧礼制都是仿五代和宋朝的规制。全剧组上下对宋礼进行了多方面的考据、挖掘与还原,努力营造出以淡雅、低调和精致为主要特征的宋代美学。这种美学呈现在剧中各个细节处,袍、冠、带、褙子、靴履,乃至纹样与配饰,既沿袭着宋代“简洁、素雅、精致”的服饰审美,也忠实于人物的身份与性格特质。
与一些古装剧披着古装皮做现代剧不同,选择落地宋代礼制的《鹤唳华亭》没有将复古停留在还原服饰仪轨的浅层次,而是将宋礼精髓深入渗透到剧情中。隐忍是《鹤唳华亭》的开篇基调,剧集以礼制营造出克己复礼的整体氛围,辅助构建了剧中以含蓄、克制、隐而不发为调性的君臣、父子、师徒乃至情侣等多重情感关系。皇帝与太子,是一对互相揣测、提防的君臣,也是一对想亲近而不得其法的父子。卢尚书与太子,是一对亦师亦父的师徒,也是一对囿于名分而无法亲近的君臣。太子与陆文昔,是一对坚定的同盟,也是一对爱而不得的情侣。
这些复杂到近似扭曲、隐忍而不得抒发的情感关系表达,正是守制而克己的人们,在特定情境下合乎情理的进展与爆发。萧定权得不到父爱,将一腔赤子情移情在师父卢世瑜身上,可在他最痛苦的时候,卢世瑜仍恪守君臣之礼,拒绝他不合身份的亲近。因为大儒卢世瑜拥护的,不仅仅是他呕心沥血教育与辅佐的储君,更是儒家士大夫阶层心中的“正道”,儒家精神也是剧中正面阵营的精神追求。没有礼制在全剧深入的渗透,这样的行为与心理便无法成立。萧定权与陆文昔两情相悦,却恪守礼制,对话也要隔着屏风。“立必端直,处必廉方”,这一道屏风成为儒家道德伦理的象征。如此爱而不得,也让两人的情感更能打动人心。此外,宋礼之细节,在剧中也承担着立人、叙事乃至咏志的功用。比如化用瘦金体设计的萧定权专属字体,暗含他“小怯大勇”的人设。
这种对礼制在不同层面上的追寻与还原,可以帮助观众建立对故事背景与场景的信任,也让人更容易理解剧情走向与人物行为逻辑,而礼制之美也为整部剧集营造出了独特的高级感。 (邱伟)
- 标签: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