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轻工新闻  资讯

为什么说上海是中国的东南战略门户?

  远古时代的上海还只是一个小渔村,因战国时期楚国的春申君黄歇之封地在此,上海因此又被称为申城。

  鸦片战争后,的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上海成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英美列强势力由此进入上海,英美列强各国的领事馆、租界、兵营以及工厂、银行纷纷设立,上海成了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乐园。上海也因此迅速成为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东方首屈一指的大都会和金融贸易中心。

  上海位于长江的入海口,是溯江进入中国内地的关键门户。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南京成为全国之中心。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上海成为首都南京的重要屏障。上海也是全国之经济中心,以上海为中心,其周边长江下游三角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工业与农业中心,富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号称天下粮仓,聚集了中国绝大部分的财富,是中国工业与经济命脉,也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中心地区。

  在抗战爆发前,上海的工业实力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已经发展为全国最大的城市及综合性经济中心。

  1911年,上海市人口总数为130万人,其中公共租界内50万人,南京路繁华地段地价为每亩为2,9788两白银;到1934年,上海总人口数已上升为357.3万人,其中公共租界就有114.9万人,南京路地价为每亩50万两白银。23年间,全市人口增加了近2倍,租界内人口翻了一番多,而闹市区的地价则上涨了15倍之多!再就地价而言,30年代初期,上海为土地每亩均价为2,2062元,而紧次之的厦门就骤降为1,2000元,当时北方最大城市北平地价仅为可怜的790元,首都南京也只有3600元。上海因其经济发达而独占鳌头,把其他城市远远甩在后面,何论“北上广”之说!

  人口地价的骤增表明了城市经济的发展程度。当时上海既有纺纱厂、火柴厂等传统轻工业,也有新兴的重工业,是中国制造业的重镇,如李鸿章创立的江南制造局在此时期已发展成为江南造船厂,其技术水准、生产能力、产品数量与质量在国内造船业中首屈一指,可在外国技术支持下建造万吨级民用运输船,同时具有一定的建造军舰之能力。全上海登记合注册的工厂企业从1929年的699家一跃增加到1933年的1186家,全市中外资本工业产值在抗战爆发前已占到全国总产值的一半以上。同时上海还是中国最主要的外贸中心,中国关税收入的一半来自上海,支撑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