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轻工新闻  资讯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能源工程系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冬奥”城市张家口。是河北省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国务院批准具有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学校创建于1950年,经过近七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以建筑产业类学科专业为主,工、管、理、文、艺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目前是我省唯一一所建筑类本科院校。在年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成绩。2018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审核评估。

  经过近70年的建设和发展,基本形成了结合社会需求,以内涵建设为导向,以工为主,文理支撑,工、管、理、文、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特色专业体系。学校现有40个本科专业,3个双学士学位专业,6个专科专业,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发展学科,5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3个省级教育创新高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3年学校被列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开创了研究生教育。3个一级学科获得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权,2个领域获得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全校硕士学位授权点达到5个。

  国际交流渠道不断扩大,与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进行了交流,签订了合作协议。近年来,学校党委充分利用张家口三大历史机遇,立足国家发展战略,契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发挥智力优势、积极作为,全力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快速发展,确保了学校“十三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能源工程系前身源自于1980年成立的水暖系,是学校最早成立的系部之一。于1950年正式招生,1979年8月开始招收首届本科生,1985年水暖系更名为城市建设系,2012年城市建设系更名为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019年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分为能源工程系、市政与环境工程系两个教学行政部门,能源工程系也从中正式分离出来,至今已走过69年的历程。

  能源工程系现有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一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一个专科专业。能源工程系现有在校学生人数为:研究生47人,本科生1031人,专科生65人。

  能源工程系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是省级品牌特色专业,专业于2009年首次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2014年通过复评,2010年获批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获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是省内第一个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的专业,也是省内设置最早的专业。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科是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

  能源工程系围绕绿色建筑和新能源利用方向,新筹建了河北省风光储能供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供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能源工程系获批有1个河北省环境教育创新高地。

  能源工程系拥有自己的实验教学大楼,总建筑面积为11381.22平方米(含中水站2263.04平方米),设有建筑环境、流体力学两个实验中心,建筑环境实验中心是学校重点实验室。同时,还设有室内环境、供热平衡技术两个研究所,实验室建筑面积达7000多平方米,实验设备总价值达1270万元。

  能源工程系现有教职工35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1人,博士学位获得者1人,硕士学位获得者32人,形成了一支知识与年龄结构合理、奋发上进的教学科研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队伍结构等方面在省内同类学科中具有较大优势。

  近年来,能源工程系共出版教材、专著20余部,发表教学科研论文150余篇,承担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经费达6000余万元,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奖1项,厅局级以上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0余项。结合张家口市的城市与工程建设,在集中供热、清洁能源利用、污水处理资源化、节能减排、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方向。

  能源工程系坚持“艰苦朴实、勤奋进取”的校风,坚持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以科研为动力,着重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宽广的专业适应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教师具有朴实严谨的教风,学生具有艰苦勤奋的学风,多年来为区域经济和建筑行业输送了大量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60多年来,能源工程系已培养一万多名本专科及研究生毕业生。分别进入设计、施工、管理、科研以及教学等单位工作,用人单位对我系毕业生给与了很高的评价。现已有众多杰出校友成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和教学科研单位的学术带头人,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得到了社会普遍好评。

  能源工程系招收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人工环境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隶属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已有60余年的发展历史,是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旨在解决人工环境领域的实际问题。主要培养满足该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下设研究方向为供热系统运行研究、室内人工环境研究、冷热源技术研究。学科拥有河北省可再生能源供热工程技术中心、河北省储能供热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建筑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张家口可再生能源供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储热装备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供热平衡技术研究所、室内环境研究所等科研平台,与张家口市市政公用热力有限责任公司、张家口聚力时代能源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瑞特爱能源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该学科学术团队科研水平高、工程实践能力强。近三年,完成各级科研项目50余项,完成各类横向科研项目15项;发表各级科研论文70余篇,其中SCI、EI检索20余篇;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市厅级奖励3项。学科研究成果“市政管线优化规划研究与应用”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河北省建设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应用于市政管网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为响应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承担的清洁能源供暖示范项目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同时建有电锅炉水蓄热供热系统、电加热固体储能供热系统、热泵供热系统、能源管控系统等大型试验平台,为学科发展及科学研究奠定了扎实基础,同时也为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平台保障。

  人工环境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隶属于人工环境工程领域,至今也已有60余年的发展历史,也是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2009年其对应本科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通过住建部组织的专业评估,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品牌特色专业。2014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学术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授予权。本学科设有供热系统运行研究、室内人工环境研究、冷热源技术研究三个研究方向,旨在培养人工环境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领域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该学科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7人,硕士生导师6人。依托所属本学科的多个教科研平台,近三年,完成各级科研项目50余项,完成各类横向科研项目15项;发表各级科研论文70余篇,其中SCI、EI检索20余篇;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市厅级奖励3项。与张家口市市政公用热力有限责任公司、张家口聚力时代能源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瑞特爱能源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费和奖助学金以及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费将通过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另行发布。

  2、学校研究生助学金体系包括国家助学金(每人每年6000元,全覆盖)、三助津贴(助教、助研及助管)、国家助学等构成。

  (2)学业奖学金覆盖率50%:一等学业奖学金8000元/年 占本学科人数10%二等学业奖学金6000元/年 占本学科人数15%三等学业奖学金4000元/年 占本学科人数25%

  (4)按照当前河北省有关政策,河北省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可申请享受“三减一免”资助政策,其他困难学生可依据国家相关政策申请生源地助学和国家助学。

  1.师涌江,教授,清华大学热能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校长,河北省高校基建研究会副理事长,河北省高校后勤学会副理事长,河北省优秀教师。北京建筑大学兼职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主要为供热系统运行研究。近年来承担科研项目20余项,获市厅级奖5项,发表论文21篇,出版教材1部。

  2.孙勇,男,出生于1974年1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天津商学院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城镇供热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集中供热工程及清洁能源利用方面的教学及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主要为供热系统运行研究。积极参加工作、参与科研活动,共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参加国家级项目1项,主研省级科研项目4项,主持厅局级3项,主研厅局级4项,在研项目3项。获张家口市科技进步奖3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2009年至今为市政公用热力、宣化区集中供热工程、桥东东源热力、桥西恒峰热力进行热负荷调研、热力站设计、二次网设计等提供技术服务;编制完成多项清洁能源供热可行性研究报告;受张家口市发改委委托编制了《张家口市清洁能源供暖规划及实施方案》。

  3.陈忠海,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北省暖通空调学会副理事长,河北省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北省优秀教师。长期从事暖通空调方面的研究及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主要为室内人工环境研究。先后主持参与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3余篇;获得河北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河北省教学成果奖3项。

  4.徐峰,女,1978年1月生,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供热工程方面的教学及科研工作,近年来为各热力公司提供换热站规划,热负荷调查,换热站设计、室内系统改造、室外管网工程,供热管网调节等多项技术服务,编制完成多项清洁能源供热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讲《建筑节能及太阳能利用》、《热力发电厂》、《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等多门课程。研究方向主要为供热系统仿真、清洁能源利用等。发表教、科研论文10余篇,参加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主持厅局级科研项目3项,主研省级科研项目3项,在研项目2项。获张家口市科技进步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5.刘春蕾,女,1966年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领域测控技术的教学及科研工作。主讲本科生“自动控制原理”、“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建筑设备系统自动化”及研究生“暖通测试技术与数据处理”、“暖通空调现代控制技术”等课程。研究方向主要为自动控制研究。近年来承担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15项,厅局级以上10余项,发表教科研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2部,获市厅级以上科研奖3项,河北省教学成果奖2项等奖项。

  6.贾玉贵,男,副教授 ,1971年9月生,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员,主要从事建筑节能与供热系统节能技术的科学研究。研究方向主要为供热系统运行研究。近五年主持完成省部级教科研项目3项、厅局级科研项目3项,参与完成省部、厅局级教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1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