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轻工新闻  动态

贵州珍酒:发展当地经济 助推乡村振兴

近年来,作为白酒生产大省的贵州,全力推动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强化政策支持,优化产业布局,包括贵州珍酒在内的一批白酒骨干企业快速成长,为该省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产业帮扶走新路

作为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白酒产业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贵州省副省长陶长海介绍,“十三五”期间该省白酒产业年均增速达12.7%,白酒产业贡献的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比重达到30%,已经成为贵州当之无愧的第一产业。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贵州白酒产业各项主要指标保持高位增长,销售收入1221亿元,利润总额达719.4亿元,税金达304.1亿元,分别占该省工业经济的13.4%、68.1%和36.3%。今年一季度,贵州白酒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9%,累计拉动工业经济增加值增长7.7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一方水土“养”一方美酒,一方美酒盘活一方经济。贵州珍酒酿酒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向东表示,2020年,我国酱香酒的产能约60万吨,实现行业销售利润约630亿元,约占中国白酒行业利润的40%,“酱酒热潮下,贵州本地投资在持续加码,外部资本也正在向贵州蜂拥而来”。

吴向东认为,白酒作为贵州的支柱性产业,要通过自身的振兴和发展,为乡村振兴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因为白酒产业链接着一、二、三次产业,尤其是对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工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贵州省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将持续做强优质烟酒产业,打造世界级酱香型白酒产业基地核心区和全国绿色食品工业基地。吴向东表示,珍酒将借助贵州加快白酒产业发展的东风,加快自身发展,目前已启动原址扩能、永胜村酿酒、金东酱酒园等3个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将形成酿酒7.5万吨、储酒35万吨的产能,“届时,将新增就业岗位23500个,帮助大量的技术骨干和产业工人就业,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强文化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十四五”时期,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要发展壮大,需把握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加强产业后期长期培育,调动低收入群体的内生动力和发展能力,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白酒产业是遵义市第一支柱产业。遵义市市长黄伟表示,2020年,该市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产量24.5万千升,实现产值1165亿元,“未来,遵义市将坚持战略导向,为白酒产区保护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支撑。”

据珍酒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珍酒已带动遵义下属5个县(区)、20多个乡镇种植高粱8万亩,“珍酒全部扩能达产后,将带动本地高粱、小麦农产品收购,预计每年实现高粱收购10亿元以上,小麦收购5亿元以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只有地方特色产业品牌强,产业发展才可持续,才能确保群众稳定脱贫不返贫。“实现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要形成长久稳定的造血机制。”吴向东表示,珍酒将在“十四五”时期“扩产能、增品质、强品牌”,增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珍酒将在未来进一步加大对遵义农村红高粱、小麦等原材料的科技种植扶持,规范原材料的收购和加工,走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同时,加强人才培训,用技能武装人才,解决遵义城镇、乡村就业大计。

在强品牌方面,珍酒将紧紧抓住从遵义开启传奇旅程的红色文化IP,围绕“文化珍酒”,讲好珍酒故事,把珍酒品牌打出去,打响亮。

此外,珍酒还将推动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胆创新管理模式,运用内码、外码等创新技术,把市场与大数据深度链接,保证市场的健康、绿色、有序发展。

“作为扎根遵义近半个世纪的酱香白酒品牌,珍酒将一手抓品质,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不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一手抓发展、抓文化建设,塑造民族品牌,发展当地经济,助推乡村振兴。”吴向东说。(经济日报记者 吴秉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生活部工作总结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