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轻工新闻  新闻

这个影响传播学考研的男人!带着论文走来了!

  刘海龙,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新闻界》杂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副主任,曾任大学客座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著有《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宣传:观念、话语及其正当化》、《重访灰色地带:传播研究史的书写与记忆》等。

  2002年,刘海龙老师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讲授本科生的传播理论课程。刚工作那几年,除了上课之外,刘海龙老师用大量的时间来备课和读书,他的学习和研究即从研读、翻译原著起步。“读研期间,导师郭庆光给我推荐了《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这本书包含了大量的研究方法和细节,使我很快找到社会科学研究的路径”,刘海龙老师说。

  因为对学习《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一书很有心得,刘海龙老师当时便萌生了翻译原著的想法。半年后,他和同学合作完成翻译,2005年该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成为刘海龙老师学术成长的一个见证。随后,他还翻译出版了《至关重要的新闻:电视与美国》、《传播理论导引:分析与应用》、《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校译)等学术专著。

  在刘海龙老师看来,译书与读书不同,会使自己深入细致地阅读,同时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找到清晰的中文表达。这一过程不仅增加了个人的学习积累时间,还是一个非常好的学术入门训练方法。

  刘海龙老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传播和传播思想史,他的著作《重访灰色地带》便是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入手重写传播学术思想史,结合新发现的材料和语境,力图从新的视角颠覆传播学术史主流叙事的霸权。目前,他专注于新媒体对传播的影响上,主要围绕新媒体和公共性的问题,分析新媒体对社会、文化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所撰写的《宣传:观念、话语及其正当化》也正在外译中。“我的研究一般从具体的现象和鲜活的经验出发,寻找问题及解答。”

  在新媒体冲击、制度变革、受众素养不断提高、对新闻人越来越挑剔的时代,刘海龙老师认为新闻人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以更加谦虚的态度去工作。新闻人的角色是为公众提供必备的譬如自我管理、等知识的加工者、整理者和发布者。在信息庞杂、信息来源复杂的时代,新闻人本身应以更开放的心态吸收不同来源的帮助或监督。“手艺”意味着做新闻是实践活动,是一种感觉性的东西,但不变的核心在于,在某个角落一定存在着人们想去了解的知识,只是不易被找到,知识工作者则是帮助或提醒人们这些知识的存在,并帮助核实、简化及筛选。

  在刘海龙老师看来,学术研究来自于人的好奇心,而好奇心则会指向一些有趣的东西。研究社会就是研究人,人的行为有很多非理性和荒谬的一面,制度也是,通过研究可以看到这些东西。当你的理论很尖锐的时候就会让人看到社会中不合理、荒谬的地方,会让人开心起来。真正的学者也不会是苦大愁深的,因为学者研究的对象是人,人本身就很有趣。

  “有时候刚进入一个领域,同学们会抱怨读不懂书。读不懂前几本书是正常的,因为读的少,也正是因为读不懂才需要学习。就像陶渊明讲的‘不求甚解’,读得多了,自然而然就懂了。可能第一本书读懂了百分之三十,再读相关的另一本,就可能读懂了百分之四十。读得越多、越深,读懂的地方就逐渐变多。因为知识和知识之间会相互补充、联系、重复和对照。那些不同的观点之间形成了对话,而我们就在其中扮演法官的角色,旁观地了解它们的好处在哪儿,问题在哪儿等。”

  本科生的阅读:可以列个通识书单,每个领域都涉猎一下,尝试构建一个大的知识地图,如果以后我们有某方面的需求,就会很快找到相应位置。建立知识地图的一个好方法是多逛图书馆,只要感兴趣的都可以拿来翻一翻,今天计划转A区,明天计划转B区,就像逛商店一样,逛几天就逛完了,在过程中还会发现一些很好玩的书,在娱乐中获得偶然的收获。

  研究生的阅读:带着一定的问题去读书。若对某个领域比较感兴趣,就应围绕这个领域找核心教材及论文阅读,建立比较专门的知识体系,应注重文本细读,去把握在一篇文章中作者讲了什么、为什么这么讲、他在跟谁对话、对后人的影响又是什么。通过有效阅读,读到文字之外的东西,从而建立知识体系,为研究打下基础。

  博士生的阅读:博士生们的阅读应该更上一个层面,他们的知识体系要比较完备,批判性也应更强,要站到更高的视角看待前人的研究,提出自己的问题,进行知识创新。

  但不同人的读书方法没有截然的界线。总的来说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通过积累和训练,潜移默化地提高阅读能力。就如蚂蚁搬家,每次搬得很少,不经意间却发现搬了座大山。

  不少高校将此书列为考研参考书。与郭庆光老师的《传播学教程》重视基础理论和陈力丹老师的《传播学纲要》的语言平实不同,这本书是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底蕴才能理解的。这本书会刷新你对传播学的认识,开阔思维,同时也意味着这本书几乎是国内教材中最难的一本,所以,前期看不懂刘海龙老师在写什么很正常。在书中,刘海龙老师将传播学流派归于三种范式,包括客观经验主义范式、诠释经验主义范式和批判理论。客观经验主义范式可以被看作是量化研究,而诠释经验主义和批判理论则归属于质性研究,由于量化研究对传播效果的衡量更为精确,一直被冠名为主流范式。然而,应当认识到,任何范式都有利弊之分,没有一种范式能够百治百病,多元范式并存才是必由之路。自传播学引进中国以来,一直以实证研究为主导,缺少了探讨媒介与社会关系的人文情怀以及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尤其是在新媒体大行其道的当下,量化研究难以解释所有的传播现象。因此,必须摒弃定量和定性的对立思想,将二者并用,找到其中的共识,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这本2008年出版的书其实也到了出新版的时候,刘海龙老师微博中称明年即将更新新版,今年该干嘛干嘛。

  摘要:在传统的传播研究中,身体问题几乎一直不受重视。本文试图描述该问题的起源与视域,并引起传播学界兴趣。本文首先梳理了传播研究中身体问题的思想史,接下来对于麦克卢汉、媒介考古学、控制论、后人类主义等理论资源中与传播研究相关的身体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试图勾勒传播中身体研究的主要议题。最后,笔者借助通俗文化中的后人类主义叙事,从未来视角反思了当下的传播研究中身体问题的重要性及如何展开。本文认为,身体议题对于传播研究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对它的态度会影响传播学科未来的价值与地位。

  摘要:本文以 “帝吧出征”为例,从传播学的角度探讨了传播技术对民族主义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媒体技术不仅改变了民族主义运动的表达方式、组织动员方式、实施方式,而且还消融了运动、追星、游戏、个人身份建构等行为的边界,使得民族主义以 “粉丝民族主义”的新面貌出现。反过来,新一代网络民族主义者也在时间、空间和语言三个方面成功地驯化了新媒体,使之成为民族主义的一部分。对此类现象不宜做简单否定,应该看到新媒体技术、商业文化与民族主义之间的复杂关系,从文化的视角去观察新一代民族主义者对新媒体的驯化。

  摘要:中国的传播研究由于长期处于学习接收阶段,对于现有的主流传播研究史中的叙事问题一直缺乏反思。但是近年来,随着对西方了解的增加,传播学界开始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对传播研究史进行批判。从简单的学习阶段,进入到传播思想史研究的阶段。文章认为,传播思想史的研究中,除了正面否定主流叙事中的神话外,更重要的是反思其中的叙事方式。目前的叙事存在着编年式、里程碑式、大师主导式、学派冲突式和观念统领式几种,其中渗透着乐观的进步主义与辉格解释的意识形态。要挑战这些元叙事,一个途径是采用反讽的风格,重新让无法被归入既有分类的“灰色地带”重新发言,解构现有主流叙事。如果从连续与断裂的主题来看,即是发现连续中断裂与断裂中的连续。这不仅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外来的理论,而且也能帮助我们从历史中发现其他被遮蔽的可能性,以指导未来的传播研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