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农业用品  农具

【垦博物】上世纪70年代这把小锄头“挖出”海垦百万亩胶林

  现年83岁、曾任海南省农垦总局审计处处长的林文山记得,上世纪70年代,垦区开荒植胶急需锄头,海南农垦海口机械厂研发出“三叶牌”锄头生产线,垦区的“公鸡牌”锄头(由当时的江苏省南通机械厂生产)开始逐步被“三叶牌”锄头替代。

  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三叶牌”锄头早已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农垦人对它仍保留着一份情怀,因为百万亩橡胶林是一把又一把的“三叶牌”锄头开垦出来的。

  “1972年,我从东太农场中学毕业后,去参与开荒,当时用的锄头容易卷边,最多只能用一个月,影响了开荒进度。”上世纪70年代在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广州兵团,现海南农垦)第二师第二十二团武装连工作的林旭飞,谈起当初使用的锄头时一脸苦笑。

  开荒植胶,是当时广州兵团的首要任务。《1970—1974年橡胶生产发展规划》记载:“广州兵团、云南兵团和广西生产师,至1975年,橡胶种植面积要达750万亩。”同一时期,大量知青来到海南参与开荒,急需数十万把农具。

  如何解决锄头缺口问题,成为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那些年全国各地都在热火朝天垦荒建设,很多地方的人在用‘金鸡牌’锄头,我们的采购员在南通机械厂门口打地铺蹲守抢货,也无法满足垦区使用锄头的需求。”现年92岁的原海南农垦海口机械厂厂长梁文友回忆说,“金鸡牌”锄头用于开垦海南的砂石地,容易磨损,垦区决定自主生产锄头。

  海南农垦的数家机械厂是垦区开荒植胶的后勤保障力量,因此,生产耐磨损锄头的任务落到了机械厂头上。“飞机大炮我造不出来,一片铁皮做的锄头我还造不了?”曾在北京机械厂学习农机知识的梁文友心想。

  为生产一把好锄头,梁文友组织技术人员学习南通机械厂生产“金鸡牌”锄头的经验,决定采用300吨摩擦压力机和压薄扁钢滚压机制造锄头。但海口机械厂的炼铁炉小,机床加工无法实现,生产不了这么高大的铸铁件。经研究,海口机械厂决定改变工艺,把压力机床身由整体分割成4个部分,再用定位销连接成整体。

  反复折腾8个月后,1975年,海口机械厂终于机械化生产出了耐磨损的锄头。1977年,梁文友被评为海垦系统的“先进生产工作者”。

  海垦高级工程师余有芳后来在文章《壮观的锄头生产线米长的优质扁钢经剪断、滚薄、成型、局部淬火、回火、刃磨、涂漆,最后包装。一个接一个工序,非常壮观。特别是夜间,冒着火星的钢件在生产线上流动,人们激动得流下热泪。”

  “我们想到橡胶树的小枝条都有三片叶子,就取名为‘三叶牌’锄头!”梁文友自豪地向记者介绍,使用“三叶牌”锄头开荒,效率明显提高。据《海南省志·农垦志》记载,截至1989年,海南农垦海口机械厂累计生产“三叶牌”锄头207.84万把;1977年,我国还曾支援柬埔寨30多万把“三叶牌”锄头。

  “三叶牌”锄头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的10余年,也是海南农垦机械业发展的辉煌时期。林文山记得,1990年,海南农垦共有海口、那大、营根、藤桥、石碌等5家机械厂,负责垦区的汽车维修、装配,机械制造,橡胶初加工设备制造等业务,还建立起年产20万把锄头、胶刀的生产线升钢桶的生产线。

  后来,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农垦原有的产供销体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三叶牌”锄头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社会在进步,可垦荒时期的精神财富不能丢。”记者采访梁文友的当天晚上,他认真地在笔记本上写下这段话。

  时光流逝。如今,人们只能在海南农垦博物馆里看到“三叶牌”锄头。海南农垦博物馆副馆长王智表示,“三叶牌”锄头的研发及生产过程,体现了海南农垦人自力更生、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精神,小锄头蕴含着难以磨灭的精神价值。目前,海南农垦已进入“二次创业”时期,历史物件的内涵有待挖掘,以凝聚共促垦区发展的磅礴力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