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农业用品  农具

永康古岩画深探③ 耙

  在舟山古岩画中,数量最多的就是四齿耙图案,其中滴水岩的占了90%以上,清塘山的占了47%以上。

  1月25日上午10时,热心的台门村干部应高华用微信给我发来四齿铁耙的图案。此前,他介绍说:“这种农具在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也因为是这个缘故,村民们就将清塘山上出现四齿耙图案的岩石称为耙岩。

  在江浙乡下长大的人来说,这种农具可谓见多不怪了。它可以一具多用,既可以挖土,也可以用于土地表面的平土,还可以用于防身,携带也方便。这十分适合江浙一带山多地少的单个农户使用。

  其实,这种农具流行颇广。山西籍著名作家牛汉在一篇回忆小时候在乡下生活的文章《滹沱河和我》里,就曾提到四齿耙:许多勇敢的汉子从河(滹沱河)里用四齿耙捞起整棵的树、淹死的羊、木椽、窗户、门扇,还有衣裳……

  依据文章所述,牛汉见到四齿耙在河里打捞的时间是1929年。也就是说,在时期,这种农具已在大江南北出现。

  2009年左右,中国古岩画学会会员、台州博物馆副馆员张峋先生在走访了仙居四个区域8个岩画点后,曾发表《仙居岩画述论》。

  张峋认为,其中的“平口锄头形(即四齿耙图案)”与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普遍使用的“青铜锄”十分相似。《释名》:“锄,助也,去秽助苗长也。”说明它是松土、除草的农具。青铜锄也是历年来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农具中最多的一种,以绍兴地区为例,总计出土了32件,占出土农具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张峋的言下之意这些四齿耙图案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农具的象征。类似的论述在其他学者研究仙居古岩画的文章中也有所见,认为这是代表古越先民的一种农事意识。

  翻开古籍,对耙的记载可以追溯至北魏(公元386年-557年),但从字符结构来说还可以追溯更远。

  当时,在齐郡益都县(今闻名全国的蔬菜大县山东省寿光县)出了一位太守,叫贾思勰。在为官时,他考察了黄河流域的不少地区,结合孝文帝推行助农政策,创作了世界最早之一、流传至今的农学著作《齐民要术》。

  在此书中,贾思勰将之称为“铁齿榛”。也就是说,耙在中国至少有1500年。但它的功能是表层土壤的平整,预计跟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四齿耙不是同类工具。

  从字符结构来说,耙从“耒”,就是一种农具。从形态来看,耙与大禹治水时所发明的耒耜有亲缘关系,均有缺口。

  4000多年前,黄河泛滥,洪水滔天。部落首领尧于是命令鲧治理洪水。鲧采用堵的方法治水,结果越堵越严重,受到尧惩罚。后来他的儿子大禹继续他的事业,用通的方法,引洪水到其他河流中去,成功在望,万民欢腾。

  当时没有青铜器也没有铁器,石器使用起来也不方便,于是先民们就用木棍将一头削尖,靠近尖头部分绑上短横木,这就是耒耜,耒是柄,耜是柄以下部分。使用耒耜的时候,脚踩横木,尖头就能入土,方便省力。

  后来,在此基础之上,大禹把耒耜的一个尖头改为两个,成为双齿耒,并改用骨头、石头,让挖土通水的员工们用得更久些。双齿耒就很像是我们现在的四齿耙。

  有关大禹治水的事,在江浙一带流传颇广,像离古岩画遗址不远的东阳南马镇也有禹在那里治水的传说,传说禹死后就安葬在会稽山麓间。因此,有可能大禹将双齿耒带到浙江,从而不断改进而来。

  可是,与现在的四齿耙相比,舟山古岩画的四齿耙图案的底部均不是平的,往往是左右两条刻痕较长,中间两条较短,而且不少刻痕形态飘逸,像晶亮的水母在水中起舞。

  同时,我在考察清塘山古岩画时,还发现两个牵着手的“四齿耙”、三个并排两边大中间小像一家三口的,还有三个像士兵列队的,一个与田字形相连在一起。假如就为了表现四齿耙这种农具,先民们何必将四齿耙表现出如此多的令人浮想的图景?同样的,像列队士兵一样的,在缙云县大源镇稠门牛头岭遗址也有出现。

  除去上面半椭圆形的头,五条刻痕所组成的图案,像《说文解字》收录的“舞”的一个异构字。古文字学家臧克和认为这取象于“羽”字,其解说是:“古文舞,从羽、亡。”

  这个异构字与巫术活动、宗教仪式是有关系的。也就是说,这些“四齿耙”并非是真正的四齿耙,而是一些舞者,与鸟和巫术、宗教仪式有关系。

  类似的图案,其实在“画岛”夏威夷也有发现。1979年,岩画学者比尔沃德公布了夏威夷群岛80多处岩画点。岩画以刻画为主,所包含的主题、内涵广泛。其中,有几处的岩画,就出现类似四齿耙型的人像。

  因此,在舟山古岩画的四齿耙型图案根本不是农具,而是活生生的一些人,一些为一场宗教仪式而跳动的舞者!(未完待续)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