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农业用品  化肥

这样搞,2年后,“川药”要进全国前五!

四川作为中医药大省

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扶贫攻坚的推进,全省药材规模持续增长,近日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川药产业振兴工作推进方案(2019-2022年)》,为四川擦亮“川药”金字招牌加了一把火。

2018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685万亩(含三木药材),农业产值276亿元,综合产值733.08亿元。

《方案》提出,到2022年,全省中药材面积达800万亩,综合产值1200亿元以上,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五位。

那么,“川药”现状如何,下一步该怎么做?且看川农妹小伙伴带来的现场播报。

现状

规模增长迅速

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的有川芎、黄连、川丹参、川明参、川银花、黄柏、厚朴、杜仲8个品种;上万亩的单品53种,其中川芎、川贝母、麦冬、附子、天麻、泽泻、赶黄草7个大宗药材人工种植面积全国第一。

布局不断优化

全省已形成四大药材生产集中区。

品牌持续擦亮

通过各类节会,彭州川芎、三台麦冬、中江丹参、松潘贝母等川产道地药材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市场开拓有力

国内市场:道地药材川芎、麦冬、泽泻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80%

国际市场:已出口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8年出口额达3.17亿元人民币(4038.23万美元)

四川省已成为国内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原料基地,中药材产业已成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支撑。

短板

科技支撑有待加强:中药材产业科研投入较少,研究力量相对分散、薄弱,缺乏协作攻关平台。资源保护不够、创新力度不够、技术推广不够。

基地建设需要加力:规范化、标准化药材基地少 是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基础设施薄弱、 组织化程度不够、生产不规范的问题仍然突出。

产业化水平亟待提升:产业链条短,生产、加工、流通、产品开发等环节尚未形成有效协作。

产业链条短、 品牌建设不够、缺乏大企业带动。

对策

到2022年,全省中药材生产科技水平明显提升

组建省级中药材创新团队1个,中药材技术协同推广团队1个,重点推广一批中药材品种,建设一批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示范推广野生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广品种1-2个。

培育一批中药材产业重点县

新建、改造规范化基地50万亩,重点扶持一批重点中药材种植基地,新增一批按照GAP标准进行建设的基地,辐射面积达100万亩。推进现代农业(中药材)园区建设和中药材标准生产和生态种植,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800万亩。

在重点县建设产地初加工基地

提高产地初加工水平,依托企业开展精深加工。着力培育销售收入超百亿的中药企业1个,超50亿元的1-2个,超10亿元的3-5个。企业或专业合作社订单面积达到70%以上。

抓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对药食同源和“中草药+”的开发利用

推进“川药”与“川菜”“川酒”“川茶”融合,推进“川药”与乡村旅游、养生保健、药材科普、中医养生、中医文化宣传融合。

01 ●重点关注!生猪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将得到进一步完善 ► 点击阅读

02 ●四川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发展,缘何走在全国前列?开启四川密码 ► 点击阅读

03 ●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 四川打算这样搞! ► 点击阅读

来源:等

左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卫视体育台湾直播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