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农业用品  化肥

几代传承 科技“薯”光照耀蜀乡——记薯类学科奠基人杨洪祖

从解决中国人的温饱问题,到解决吃好饭、能致富的问题,农业科学家们前赴后继,代代相传,发挥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作为我省农业科研的主力军和排头兵,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的科学家们传扬学科奠基人学术风骨,一代代科学家默默守护,换来当今的仓廪实且衣食足。

“传承农业科学精神,打造百年学科精品”

今天开始,让我们走近这些学科奠基人↓↓↓

杨洪祖

1939年,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位28岁的川籍青年农业科学家杨洪祖,历经艰险辗转回国。与他一同结伴而归的还有另一个“宝贝”——甘薯。

由此,一个高产、质优的美国农家甘薯品种“南瑞苕”远渡重洋,在四川落地生根,由此开启了薯类科研领跑全国的新时代。2017年,我省薯类总面积1952.4万亩,马铃薯、甘薯总产和面积均居全国第一。

从“中国薯类作物育种的开拓者”杨洪祖,到接班人刘宇泰、叶凤淑,再到现代薯类“领军人”潘海平、黄钢、王大一、何卫、谭文芳等,四川省农科院用一个世纪的光景,书写了薯类科研史上的辉煌历程。

远渡重洋 优良“红苕”引种回国

甘薯,又称红薯、番薯,是薯类作物之一。在上世纪40年代以前,由于都是农户自家留种、藤系扦插,很容易繁殖,因此,鲜有人对甘薯育种进行专门研究。除此之外,甘薯的不易开花,也增加了科研育种的难度。

“1937年前,在世界范围内,只有热带、亚热带地区的菲律宾、印尼有甘薯自然开花结实。在温带地区甘薯一般不自然开花。这是甘薯杂交育种的第一道难题。”省农科院薯类专家、今年80岁高龄的叶凤淑回忆道。

在革命年代,对于百姓来说,能够吃饱饭便是最大的幸事,谁还潜心科研?但杨洪祖却拥有一个“让百姓都能吃饱饭”的科研梦想。

杨洪祖

1936年夏,从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园艺系毕业的他,被推荐到四川省农科院的“前身”——四川省稻麦改进所工作。到任后,他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全省甘薯农家品种143个。从此与甘薯、马铃薯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后来跟杨老先生共事的过程中,我发现他特别较真,但凡是跟工作有关的,他都会逐字逐句地认真阅读,不敢有一丝怠慢。”受其影响,叶凤淑至今也保留着杨老的记笔记、贴标签的学习习惯。

育种工作,是实践的积累。没有积跬步,何以至千里?

1938年,凭着在美国刻苦攻读、练就一身“本事”的杨洪祖,随身携带着高产、质优的美国农家甘薯品种“南瑞苕”和“普利苕”,途经越南等地辗转回国。从那时起,半个世纪以来,他带领薯类科技人员在漫长而艰难的科学道路上不断开拓前进。

攻坚克难 硕果累累遍及全国

美国的红薯能够高产、优质,引种到中国为何就不能高产呢?是不是经过驯化、杂交就能改变其性能?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杨洪祖带领着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二十余名科研人员集中攻关,终于取得了骄人成绩:先后通过引种驯化、系统选择和杂交育种为生产上提供甘薯、马铃薯品种共30多个。其中对生产贡献最大的是引种驯化、鉴定和推广了甘薯品种“南瑞苕”和马铃薯品种“巫峡”。

“这些名字,离现代百姓生活甚远,大家可能感受不到杨老的科学贡献。1950年,‘南瑞苕’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成为当时四川甘薯生产上栽培面积最广的主栽品种,年栽培面积达1312万亩。”叶凤淑表示。

在此后,“南瑞苕”经长达50余年的栽培,累计面积达2.5亿亩以上,为社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上世纪 50 年代,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著名的作物育种家H.H.洛夫了解到这个情况后认为,“中国引种‘南瑞苕’的成就在世界作物引种史上是罕见的。”

薯类(甘薯和马铃薯)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对我国及世界的粮食安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南瑞苕”、“巫峡”、“米拉”、“疫不加”、“南湖塔”……这一系列在当时响彻全国的薯类品种与配套技术,极大地缓解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时代的口粮紧张问题。

不仅如此,上世纪90年代,我省提倡“一亩红薯一头猪”生产模式,即种一亩红薯,保障一头猪的养殖饲料。川薯科学家们用其一生的卓越贡献,在保障温饱及粮食安全条件下,有力地支撑了川猪产业发展。

马铃薯试验示范基地。

科学严谨 精神代代相传

科学必须严谨,容不得半点虚假。

在经历薯类高速发展之后,进入上世纪70年代,薯类的科研进入了“沉淀冷静”期。于是,当时的社会上出现了一股“标新立异”的风气。

“当时,农业科学领域开会,有人提出利用薯拐子代替薯块做种子,甘薯茎尖越冬育苗等不切实际的说法。”叶凤淑作为当时省农科院薯类科研人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这些说法都是“站不住脚根”的。

作为杨洪祖的手下“女将”,叶凤淑也有一股子倔劲。只要她认准了的,即使处在不利的情况下,也要保留自己的观点而不迁就让步。因为她坚持“是非之事,要让实践来证实。”

终于,在杨老先生“矢志不渝”“奉献终身”的科学精神感召下,新一代的接班人通过用“南瑞苕”与“美国红”杂交和以后的培育、鉴定、选择,于1980年育成了高产、适应性广的甘薯品种“川薯 27”。该品种获得1983年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每年栽培面积均在 200 万亩以上,1988年高达463万亩,10年累计种植2400万亩左右,增产原粮5.75亿公斤。

鉴于杨洪祖先生的成就以及在薯类事业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先后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物学会第二届理事、全国政协委员;1979年12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昭觉城北乡马铃薯试验示范基地。

胸怀梦想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

育种界有个说法叫“品种论英雄”。在薯类科研的黄金时代,杨洪祖、叶少元、刘宇泰、李本国、叶凤淑……这些默默耕耘、奉献一生的“英雄”永远闪耀着光芒,成为激励后辈们前行的原动力。

进入2000年,随着老一辈科学家们的纷纷退场,以何卫、谭文芳为代表的新时期的薯类科学家们,逐渐扛起了科研的大旗。但实际上,在成为“英雄”的路上,“冷板凳”倒是常坐。

“一个新品种从筛选到实验、检测、认定,至少要7年时间,成功的几率也只有十万分之一。”谭文芳说。

几年前,谭文芳在选育甘薯新品种时,在田间发现了一株高抗旱、紫色的甘薯品种。这让她很兴奋,想着能选育出新一代的紫甘薯品种,就日以继夜地研究。

“我们白天埋头地里栽种、做实验,一连干了几个月。”然而,大量的实验结果让谭文芳大失所望,新品种的稳定性不够,一年的科研数据等于白费。

虽屡经挫折,但谭文芳无疑也是幸运的。她运用科技创新手段选育、研发各类优质高效、特色专用新品种超过10个。其中,川薯294就是高端鲜食和加工用理想品种。

谭文芳介绍:“2017年,川薯294在‘全国好吃红薯大赛’100多个品种盲选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一名,这个品种好吃还高产,目前已实现成果转化。这个品种亩产可以达到2000斤,鲜食可卖到10元/斤,每亩可收益1万多元。”

“作为后生晚辈,我跟杨老没有见过面,但是在大家的口碑声、实验室中,我无数次感受过前辈们的求真务实、攻坚克难的科研精神。”在谭文芳看来,做一名现代育种工作者,在享受这些前辈们积累的科研数据的同时,无异于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起步。

时空流转,万象更新。如今,现代川薯类“科技领军人”潘海平、黄钢、何卫、谭文芳、沈学善等,沿着前辈们的足迹,接力奋进。川薯周年生产供给、优质专用品种选育、良种脱毒种薯快繁、优质绿色高效栽培……一项项令人振奋的成果问世,为川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菜用薯叶。

“未来,我们将围绕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目标,进一步加强四川省薯类创新团队的培育,着力提升川薯现代绿色产业技术创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大力推动川薯产业转型升级,为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致富贡献力量。”四川薯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四川省农科院副院长潘海平说。

文:左杉

图: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供图

左杉

“三农”领域专业党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