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农业用品  化肥

日军提供的化肥变成了制作抗战的原料

  面对这种情况,时任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明白,要造出威力可观的地雷,必须先研制出可以大量生产的烈性。因此,要有懂技术的人参与。此时,吕正操想到了一个人——张珍。

  1938年的一天,在滹沱河的河滩上,几只装满了物资的船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路过的百姓纷纷传说这是阎锡山的部队留下的,可谁也不敢上去。

  时任冀中军区二分区参谋长的张珍得到消息后,立即来到船上检查,结果他在这艘船上竟然发现了200多箱氯酸钾和一批制造武器的原料,这些物资让张珍如获至宝。

  但发展军工单靠张珍自己还远远不够。于是张珍秘密进入北平,找到时任清华大学教授叶企孙,委托他为冀中根据地寻找人才。

  1938年4月,经叶企孙介绍,毕业于清华大学的熊大缜来到冀中,领导研制烈性。然而,熊大缜的研制过程却不是一帆风顺。

  熊大缜是学物理的,对性能不太掌握,所以研制过程中经常爆炸。后来他的老师叶企孙又找来了化学系的毕业生汪德熙。

  随后,一批批来自清华、燕京等大学的理化人才在叶企孙的介绍下来到冀中,为根据地的烈性研制,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持。

  人才有了,但要大量造出烈性,就需要大量硝酸铵或氯化铵等原料。但当时,在日军的封锁下,根据地各种原材料严重不足。于是,这些年轻的科学家们就想到了一个办法。

  原来,日军为了提高粮食产量,鼓励当地农民用一种叫“肥田粉”的化肥种田。而这种化肥的原料正是硝酸铵。经过一定的化学处理,日军提供的化肥就神奇地变成了烈性的原料。

  有了烈性,熊大缜和汪德熙他们开始手把手地教根据地的工兵如何制造地雷。就这样,在大批年轻科学家的参与下,冀中迅速建起了一座拥有2000多名工人,能大批量生产地雷、手榴弹的兵工厂。

  1938年10月的一天,在保定城南的一处的铁轨旁,几个年轻人正在耐心等待着,其中一位手握引爆器的年轻人,正是亲自带队的汪德熙。

  在研制出专门用于炸铁路的大地雷后,他决定带队亲自带队,向八路军工兵人员演示整个爆破日军铁道的过程。最后,他们研制的专炸铁路的地雷获得巨大成功。

  爆破运动可以迟滞日军的行动,破坏日军的交通线。交通线破坏以后,还可以再埋上地雷,如果日军来修的话,就又挨炸一次。

  地雷战的广泛应用,一时间让日军的铁路线面临被掐断的危险。“地雷运动”的发展,让日军的活动范围越缩越小。

  地雷在抗战中,无论在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都发挥过重要作用。日军第一个阵亡的师团长酒井直次中将,就是被地雷炸死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