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农业用品  化肥

问道乡村振兴·我们向寿光学什么”③一个蔬菜大棚如何实现年利润40万?这三个合作社破解难题

全媒体

“寿光农人年收入40万元”,不久前,这样一则关于寿光农民收入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在寿光,种蔬菜到底多赚钱?

“一个大棚,一年纯收入能有30万元。” 寿光市东斟灌村党支部书记李新生揭晓了问题的答案。位于 寿光市最东边,地理偏僻也缺资源的东斟灌村,十多年的时间,村里的彩椒产业迅速发展,2019年,东斟灌村带动周边菜农销售彩椒1.4亿,成为了“ 寿光模式”的样板村。

一排排蔬菜大棚成为东斟灌村的一道风景

东斟灌是如何做到的?

从2008年以来,三个合作社的依次创立,成就了这个村的“传奇”。

五彩椒在东斟灌村有二十多年的种植历史。2008年,彩椒产业在这里快速发展,然而,全国也不例外。“全国各地种蔬菜,种 彩椒,产量快速上升的同时,市场话语权掌握在了客商手中。”李新生告诉,村民种出来的彩椒,卖不出去,也卖不上价。为了解决问题, 党支部当即决定,成立合作社,联合种植户,统一品种技术,提高斟灌五彩椒品质。

2008年,东斟灌村党委牵头,斟都果菜专业合作社建立起来,在提高了五彩椒品质的同时,合作社注册了商标,认证了绿色食品,效益很快得到明显提升。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想种菜的村民越来越多了,村里的 土地却不够用了。

怎么办?为了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让有能力有想法的村民都种上地,党支部成立了决定东斟灌彩椒产业命运的第二个决定——成立 土地股份合作社。

尹成友站在大棚顶讲述他的创业故事

“就是把土地都整理出来,一亩地为一股,村民每人一股,每人年底保底 分红600元。其余土地收益的40%二次分红,剩余作为村集体收入。有能力想种地的村民搞承包,交承包费。”李新生介绍,现在全村586户全部参加了 土地合作社,一共386户承包土地,建大棚种彩椒,原来的分散经营也逐渐形成了规模化经营。

眼看彩椒效益越来越好,村里的大棚越来越多,300米、350米甚至400米的大棚接踵而至。村民盖大棚的投入也快速增加。为了解决村民建设大棚的 资金短缺问题,第三个合作社——资金互助合作社成立。

资金互助合作社,就是把闲散资金集中起来, 存款利息高于 银行存款利息,合作社员借款低于银行贷款利息。资金全部交给寿光农村商业银行代管。

东斟灌村党支部书记、彩椒发展产业带头人李新生介绍东斟灌村产业情况 戴军

三个合作社的创建,彩椒产业品牌越叫越响

“现在,一个18亩的 智能大棚,建造成本价70万元以上,每年纯收入接近40万元,两年就收回成本了。”东斟灌村村民李万庆告诉。

有钱赚,看得到希望,村里回来的 年轻人就越来越多。“再给我一个选择的机会,我还会回村。”站在一个400米现代化种植大棚顶,37岁的尹成友告诉,5年前,他回乡种 菜椒,村里优先给他解决了土地问题,还帮助解决资金贷款和种植技术等难题。和他一样的同龄人,村里越来越多。

李万庆更是村里年轻人的代表人物,85后的他早年在外搞汽修,一年到头,还没父母在家种菜挣的钱多。“更多的机会就在农村,那就回来吧”,李万庆一回家,发挥了年轻人敢打敢拼的冲劲,村里第一个超过300米的大棚就是他率先建起来的。

年轻人建起来的大棚可不只是大,“智慧化”才是蔬菜大棚的发展方向,数字温控、智能雾化水肥一体等物联网技术,这几年在新建大棚中应用率已达90%。

轻松种菜精准种菜,村里的智能大棚基本都是年轻人推动建起来的。如今,东斟灌村50岁以下从业人员超过了50%,其中,80后、90后超过20%。

钱有了,人来了,产业后劲更足了,乡村振兴的路子就越来越清晰可见。

2019年12月,东斟灌村获得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2020年4月,获得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证。

去年,东斟灌村经济总收入5500万元,村集体收入1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万元。

一个个令人欣喜的数字,坚定了东斟灌村的信心。

下一步,东斟灌村将加大基地建设和质量管控力度,把全村大棚分为六个片区,村干部每人包一个片区,监督每一户记录好管理档案,实现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为市场提供生态环境更好、营养价值更高、品质更优良的健康农产品。“接下来,村里腾出手来了,可以搞新农村建设了,让家家户户住上新房子。”李新生计划着和村党委班子带着村民开始谋划下一步新征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京藏高速事故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