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农业用品  农具

36岁农民专注搜集老物件20年 很多传说都是真的

  在兴隆山镇长吉北线米处南,有座不起眼的3层小楼,楼前挂着一块写有“农民满族民俗展览馆”字样的牌匾。经过这里的人看到了都很好奇,在如此偏远的地方建这么个展览馆,能赚钱吗?其实,这个展览馆是免费的,展览馆的主人是一位农民,叫谭永立。3日,记者来到这里,见到谭永立和他的10000多个老物件。

  谭永立家有一公顷左右的土地,有一辆卡车。在过去的10年里,谭永立一边种地,出租卡车,卖水果、鸡鸭鹅,收废品赚钱,一边在东北各地搜集各种民间的老物件。到现在为止,谭永立总共搜集了各种老物件10000多个,分为民俗、渔猎、满族民居等16大类收藏。他从朋友那里借了这座3层小楼,办起了“农民满族民俗展览馆”,搜集老物件的工作一直没停。谭永立说:“过去这10年,我所有的收入都变成了这些老物件。”

  说起满族民居里各个老物件的来历,谭永立说:“我开着车一个屯子一个屯子地找。到一个屯子,我就问这里有没有老人家,有没有祖上在朝廷里做过官的。这张清代王公贵族使用过的棋桌就是我在市郊区一个屯子的一位老人家里找到的。老人说祖上当过官。这张桌子的图案是一条龙,严格按照当年用5爪龙,王公用4爪龙的规格设计的,我就把这张桌子买下来了。万字炕也是在市的农村发现的,当时房子要拆迁,我就等,等了7年多,房子终于拆了,我就把炕给拆回来了。”

  谭永立说,在收集老物件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很多老物件因为无人使用逐渐消失了,像水车、马褂、车瓦、去米壳的风车等,因为他们过于笨重,已被先进的设备取代了。比如车瓦,过去的车是木头轮子,轮和轴之间没有现在使用的滚珠,直接用车瓦摩擦,走几十里就得上油。但有些东西1000年来一点儿没变样,比如翻地用的铧子、手铐子、子、门折页、木匠用的锛子等。在“农民满族民俗展览馆”里有一间辽金时代的老物件展览室,墙上挂着子和手铐子,与现在比除了精细程度有差别以外基本是一样的。

  谭永立说,他从一个农民手中搜集到一个奏折夹。记者看到了这个奏折夹,觉得跟现在的公文包差不多,奏折等文书夹在夹子里,随身携带。夹子左侧写着慈禧太后和的生辰,在生辰后面写明:“文武蟒服”,夹子右侧写着每月的忌辰。谭永立说:“当年这个奏折夹的主人每天上朝的时候要看日子准备衣服,穿错衣服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在“农民满族民俗展览馆”的一扇旧门前,谭永立说:“过去人常说,男婚女嫁讲究门当户对,看过这扇门你就明白是咋回事了。所谓“当”是门口的石狮子,“户”就是门框的两个木柱。过去社会是分等级的,不同等级的人家,门口石狮子的大小不一样。门框的木柱多少也有讲究,等级越高,门框的木柱就越多。过去男婚女嫁要等级相同,委婉的说法就是门当户对。这扇门是我从市一处老宅子搜集来的,不是正门,是后面的门。”

  在“农民满族民俗展览馆”的院子里摆的全是老物件,有车,还有拴马桩。谭永立指着一套拴马桩说:“这是我在一个码头搜集来的,是拴马用的桩子。拴马桩上立的动物全是猴子形象,传说马得瘟疫猴子能够发现,所以马队里都养猴子。后来人们给猴子一个神职,叫弼马温,放在拴马桩。像门当户对、拴马桩这些事,若没有实物很难理解。所以,我要把这些老物件搜集起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