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农业用品  农具

美好乡村---古镇万福焕新彩

  这里,宋太祖拴过马点过将;这里,明太祖找过母寻过亲。这是一个被传说包裹着、浸润着的古镇,一个生长千年不老传奇的地方。

  她西接安徽蒙城,南邻淮南潘集,“鸡叫鸣三县”,是怀远县的西南门户;她拥抱着芡河、茨淮新河,怀揣着众多文化遗迹,盛开着美好乡村之花,有着“全国文明村镇”的美誉。

  从蚌埠市怀远县城西行42公里,就到了万福镇。被芡河、茨淮新河滋润着、怀抱着的万福西与蒙城县接壤,南邻淮南市潘集区,是怀远县的西南门户,有“鸡叫鸣三县”之俗语。时值五月中旬,花红草绿,垂柳轻拂,清风旭日,天气怡人,茨淮新河缓缓流淌。这片古老的土地春意盎然,福气萦绕。

  相传明朝时期,芡河南岸的夏郢村有一户姓万的人家,家境富裕,乐善好施,誉满乡里,这家的掌门人称“福老头”。万家在村西头摆摊设店,诚德,生意兴隆,许多商贾慕名而来,形成热闹的集镇,当地人把小镇以万家的姓和“福老头”的福命名,取名万福集,延绵发展至今。一个善良的普通人,把名字镌在了万福的历史上,把口碑留在了人们的里。

  拴马桩、点将台,作者是宋太祖赵匡胤。传说赵匡胤起兵攻打南塘时,曾在此安营扎寨,点将布阵,赵匡胤的战马就拴在点将不远处的一棵树上。一时间小村周围沙场点兵,狼烟四起,刀枪铿铿,战马嘶嘶。将军此刻,一定是豪情满怀,踌躇满志,平定天下的雄心壮志该是怎样的汹涌澎湃!

  站在五月的阳光里,我不禁遐想:将军拴马、点将,是否也在五月这样一个春媚的上午?今日的阳光,当年是否也斜斜地抚着将军的脸庞?厮杀疆场的将军是否把目光投向不远处的田野?或者独自一个人走到麦田边,摸摸麦苗的头发,亲亲小草的额头?

  点将的台早已成为土丘,拴马的树也早已枯死,树桩却神奇地历千年而不朽,无声地述说着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拴马桩旁,“嗒嗒”的马蹄似乎响彻了千年。

  找母村、找母桥,撵母桥,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作品。村、桥以“找母”、“撵母”为名,实在是闻所未闻,一瞬间我便被了,迫不及待地想去了解名字的由来。

  从前,“找母村”曾是一个重要的临河集镇,在村北芡河上只有一个渡口。渡河要钱,穷人渡不起河,人们称此渡为“渡”。一日,朱元璋和母亲乞讨至芡岸时,两人走散了,孝顺的朱元璋四处寻母,一打听到“渡”时,却远远地看见母亲正在对岸的码头上乞讨。没钱过河的朱元璋暗暗发誓:等我有钱了,一定要在此修一座桥,方便两岸百姓。后来,经好心人帮助,朱元璋过了河,在一个小桥处,撵上了母亲。朱元璋当上后,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在“渡”修了一座石桥,人们便把此桥称作“找母桥”。朱元璋找到母亲的村庄更名为“找母村”,朱元璋撵到母亲的那座无名小桥也被取名“撵母桥”。

  一个“找”,一个“撵”,两个简单、通俗的民间词汇,把朱元璋寻找母亲的急迫心情、追赶母亲的行色匆匆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我甚至透过阳光,看到了一奔跑着、呼喊着、顾不及擦去满脸汗水的儿子情状。母亲走失的焦急,寻找过程的艰辛,找到母亲的欣喜,似乎在空气中漂流,继而在我的眼前停泊。或许在我们普通人的眼里,朱元璋的孝心要比他南征北战、平定天下、建立功勋更温馨、更伟大。

  这则传说以村庄的名字、小桥的名字保存了下来,实在是找母村的幸事,也是洪武的幸事,更是所有万福人的洪福。站在找母村头,找母桥的遗址旁,朱元璋呼喊“娘——— 娘——— ”的声音犹在耳畔回响、激荡。找母村,手牵着古与今,怀抱着历史和现实,在五月的阳光下静默着,思索着。

  更多的传说和遗迹,贞节牌坊、胡家庙、徐崮墩、缠脚寺、红门寺……星星点点散落在万福的村庄里、草丛中,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等着我们去寻找,去发现,去关注,去阅读,去欣赏。

  来到万福镇,正逢万福庙会。万福文化站的院子里,锣鼓喧天,人声鼎沸,民间表演正如火如荼。长龙飞舞,驴鸣嘶嘶,踩高跷,扭秧歌,花鼓灯,泗州戏,农民演,农民看。镇上的农民演员们身着戏服,花红柳绿,涂脂抹粉,生旦净末丑,在院中央表演得正欢;观众们挤得里三层外三层,热情如今日的阳光,欣赏得正乐呵。乐呵呵红脸膛的庄稼汉子,笑吟吟白皮肤的姑娘媳妇,目不转睛地享受着乡村文化带来的愉悦。文化站的院子,成了民间艺术的高雅。

  在文化馆里,我们先领略了万福当地出土的历史文物:新石器玉斧、战国铜镜、汉代灰陶灶、唐朝酱釉执壶、后梁石买地券、北宋钱币、明代青花人物罐、清代寿字纹陶壶、铜壶……万福的乡村史被这些文物实实在在地起来,几千年的文明在此休憩着,静默着。

  在民俗博物馆里,我似乎一下子回到了从前,回到了小时候的时光。没想到这么好,好到令人无法形容,一个乡镇的民俗博物馆,带着乡村的气息,空气中有植物、土壤的芬芳。无论是谁,城里来的还是农村来的,用过这些农具的农民,还是从没见过的城里孩子,都会惊喜地瞪大了眼睛,赞一声:真好。

  大车、铁犁、缝纫机、织布机、石磨、提灯、锅盖、茶壶、麻窝、水瓢、算盘、锯子、大秤、草披、牛套……三百多种、一千多件民俗文物,农耕文明在这里聚集。这些那么熟稔的我们的朋友,曾经握在我们的手里,扛在我们的肩头,和我们长相厮守,如今退休了,聚集在一起,在此养老,它们拥有了一个共同的、诗意的名字:民俗。

  民俗博物馆似乎是一本活生生的乡土历史教材,每一页都荡漾着昨天的味道;又像一片绿茵茵的原野,弥漫着乡村泥土的气息。倾耳细听,时光在原野里的声音历历可闻:牛槽牛儿吃饭的声音,木制大车“吱嘎”走过扬起的漫天尘土,犁铧一片片翻起的春天的气息;木柄的镰,曾经握它的手温还在,散发着深切的人情味;燃尽了灯油的煤油灯,让我想起了小学时灯下的苦读;那寒冬的麻窝,挡雨的草披,木匠的刨子锯子,都在引领我返回昨天。

  民俗博物馆里,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有我们这样驱车一百多里远来的,更多的是来自附近村子的村民们。人们用肃穆的表情,对历史,对帮助过我们的事物做着深情的回眸。每一个来此的人应该都有这样一种冲动吧:带上这些锈迹斑斑的农具,到田野去,到田间地头,和它们一起施展身手。我甚至产生了一个念想:把我家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缝纫机、七十年代的大水缸也送到民俗博物馆来,丰富她的馆藏。

  这是一个向大众、介绍农村历史的好地方,朴实,贴地气,和农村生活相连,是此馆的特色。这些具有乡村特色的历史农耕文化,在万福被收集、梳理、、发扬,我不禁为万福人深远而睿智的目光,再一次翘起大拇指:万福,好样的。

  行走在万福的土地上,一股股大自然的清风扑面而来,让我不禁想张开嘴巴,多呼吸几口。万福的刘楼村,隐逸在四周环绕的麦田之间,“绿树村边合”,匝地绿荫,蓝天白云,清新的空气,淳朴的民风,好一派古朴、典雅的世外桃源风光。

  在村子里穿行,乡村文化建设成就历历在目:文化长廊,农家书屋,篮球场,乒乓球台,宽阔的水泥,气派的楼房,干净的房前屋后,现代气息如此浓郁,摄影家们的镜头闪个不停,我的目光也成了摄影机,东西南北全方位转个不停;自来水,垃圾房,保洁员,这些产自城市的新名词已经来到了万福的村子里落户安家,更是引得我们一行赞不绝口。这赞美是发自内心的由衷表达:万福,这个全国文明乡镇,真的是名副其实,名不虚传。

  田野里,麦子正美美地吮吸着阳光雨露,向着最后的饱满奔跑。一条条沟渠,为土地源源不断地输送着饮用水;沿芡河、茨淮新河各个村庄修建的小型灌溉站,为农田了充足的水源。农业经济欣欣向荣,这是万福农田水利建设开出的艳丽花朵。

  镇西村百亩沙澧特品牌梨园,刘楼村名贵苗木培育农业,预示着万福加快了由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的转变。

  养殖业已然蓬勃兴起。回汉村的肉牛养殖,关圩村的泥鳅种养,众多水域饲养的草、鲢、鲫等鱼类……万福的良种牲畜繁育、水产养殖已经初具规模。

  不知道该怎样描述我此时的心情,眼前不时闪现着万福镇党委委员、组织部长张国斌捧出的八大本厚厚的创建文明乡镇资料汇编,耳畔犹在回响着镇文化馆计忠馆长谈起乡村文化建设时的如数家珍。

  特别牵动我思绪的,是万福正蓄势待发的旅游经济。万福旅游资源丰厚,众多的历史传说与优美的自然和谐融洽,弯下腰来,随手捡拾便是一颗夺目的明珠。“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何把这些明珠起来,做大做强,切实利用好历史留给万福的文化遗产,是万福人需要认真思考的地方。

  文化强镇,经济腾飞,今天的万福,正在筑梦的大道上一高歌猛进。好风凭借力,思清晰的万福人,正在描绘着一幅历史与现实完美融合的画卷。

  历史吐露着芬芳,现实传递着脉动。和万福挥手告别的时候,这个充满人文历史情怀的、现代气息蓊郁的千年古镇,在眼前、在身后、在脑海,久久挥之不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