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家电

东南亚粤商的文化依恋:在异国他乡坚守故乡情怀2016-12-28广州地摊货批发市

走到新加坡牛车水,这里是最古老的粤商汇集地。有顺德人在这里开了小茶楼,有广东人开了小小裁缝铺,也有人居住在狭窄的旧屋内,日日跑到码头上披上红头巾,搬运沉重的货物,以此养活一家老小。

而在泰国,粤商的活动轨迹或可追溯到更久。这里是广东潮州人的“天下”。

泰国潮商的文化依恋

泰国的华人数量虽然不少,但由于历史原因,许多华人不再懂得中文,但他们仍能听懂潮州话。

庄美隆就是一名潮商。他的父亲早年间曾在泰国经营30亩鱼塘,且颇通戏曲,是受人的教育家和侨领。少时受家庭影响,他慢慢学起了潮剧,并一直致力于泰语潮剧的推广。50多岁时,他因为拍摄一则公益广告一举成名,成为泰国家喻户晓的影视明星。如今,70多岁的庄美隆仍然期望用他的名人效应向更多泰国人推广中国的传统戏曲。

他们中的一部分成为商界巨贾,一部分成为,还有千千万万的粤商,仍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奋力打拼。他们所持有的,是中国人的勤和俭,以广东海洋文化孕育出的思维,在海外打拼出一片天地。

在东南亚,广东商人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从数百年前开始,他们来到异国他乡,忍下最辛苦的汗水,获得全世界的瞩目。

这样的担忧对于庄美隆来说亦是如此。为了将潮剧传承下去,他把唱词改成泰语,延续潮剧音调,继续在演出。

对于老一辈潮商来说,他们走后,潮剧和潮州话能否在这片土地上延续,还是个未知数。

在他的泰语潮剧团里,有一位中国乐师丁建华。他来自潮州,曾是一名潮剧演员。他告诉记者,如今,光在曼谷,就有七八个由侨领出资建立的潮剧乐馆,乐馆里使用的民族乐器全部都由像他这样的中国人自故乡潮州带来。

牛车水原貌馆里,到处都诉说着“红头巾”的故事。他们的后代把这些用影像记录下来,在馆里来回播放,告诉后人,他们从广东漂洋过海而来的先辈是如何积累起第一笔财富的。

粤商乡情未曾断过

在新加坡,在泰国,街道上,上,博物馆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广东商人的痕迹。从古至今,他们的轨迹大抵相似――白手起家,发家后始终为祖国贡献着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有意思的是,走出牛车水,在新加坡的现代化商场,仍然能看到红头巾的身影。比如商场里的茶餐厅,里面经营着粤菜,外墙上以图片诉说着三水“红头巾”带来的“家乡美食”。

这种乡情数百年来未曾断过。

但潮剧也只是老一辈侨领们的爱好,只有每年酬神时,潮剧才能在泰国热热闹闹地演出一番。丁建华也明显感觉到,近年来,乐器生意越来越不好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