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工艺品

她让惠安女成为最美的风景?惠安崇武石雕厂

“在农村,惠安女既传统又保守,一个女人不应该抛头露面在之下。更何况当模特,让那么多摄影师拍照、画家作画,别人难免指指点点,觉得是件不雅的事情。”曾梅霞说, “但我很,长辈们也看到我的努力。我身体力行了他们。”

当年底,曾梅霞在大岞村创办“惠女客栈”,也就是惠安女民俗创作,以民宿作为交流平台,让来自的朋友更深入地了解惠女和文化。

惠女客栈成了一个文化交流平台,的摄影协会团体、各大艺术院校写生者、驴友、背包客、自驾游客等纷至沓来。

“我希望建造一个500平方米的博物馆,设计成闽南古大厝风格。将它分为四个区,惠女服饰区、民间民俗区、海丝渔业区、石雕文化区。”曾梅霞说。

“自创办惠女客栈以来,我就有意收集惠女服饰文化物件,以及前辈惠女生活用品与劳具。因为条件有限,目前展示的仅仅是一小部分。”曾梅霞说,现在许多年轻惠女已没有穿传统服饰的习惯,而老一辈人离世时,按照风俗把随身物件也一并烧掉了。如今,能表现惠女服饰文化的物件越来越少,后来者对老一辈惠安女的服饰见都没有见过。“建造博物馆对后辈人来说,能起到学习和传承惠女文化的作用。”

2012年曾梅霞又创办惠安女民俗风情园。园区位于大岞村东头临海处,海浪有节奏地拍打着礁石,发出拍拍的波涛声,几只渔船在海上作业。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给予扶持,允许办理文创用地手续。”她说。

离惠安女民俗风情园不远,有一个曾梅霞自办的临时小型惠安女博物馆,约莫80平方米,密密麻麻陈列着不同年代盛行、各具特色的惠女服饰,还有雕刻精美的古木大床,以及渔具、农具、石具等。

建造一个闽南古大厝风格的惠安女博物馆,是曾梅霞又一个梦想。

曾梅霞白天既当老板,又当员工、清洁工,晚上则守在电脑前,把摄影师们拍摄的惠女相片和惠女劳作的画面,传到在各大网站开设的博客、微博上。

如今,曾梅霞85岁的奶奶和年仅5岁的女儿,一起加入了惠女模特行列。渐渐地,村里20多名惠安女也参加进来。

“未来的惠安女民俗风情园,应建设成集惠女文化、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景区,让喜欢惠安女文化的游客来此即可体验惠女服饰,领略惠女风情,以此更好地惠女文化。”曾梅霞说,惠安女民俗风情园本是荒地、坟地,共有50余亩,目前园区拟利用这些地,建设惠女博物馆、展示厅、创作室、文化墙、观光台、表演台等。

做大惠女文化品牌

2008年冬季的一个午后,在惠安县崇武镇大岞村集市上,曾梅霞碰见几位外地摄影师正在捕捉惠安女生活镜头。一向喜欢摄影的她,心中油然而生几分亲切感。

远道而来的外国人对惠女文化产生浓厚兴趣。

八旬老奶奶当上摄影模特

□本报记者 何祖谋 通讯员 松 张鹏 邱旭伟 文/图

如何打响惠女这张烫金文化品牌?首先在层面,多措并举开展惠女文化的抢救、、创作、开发等,并形成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放大文化产业效益。其次,深化惠女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挖掘或编撰一些惠女文化典故,并将惠女文化元素注入与旅游相关的食、住、行、游、购、娱等衍生品中,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另外,优化、整合旅游线;加大惠安女聚居地、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惠安女,独特的服饰和民俗谜一般地吸引着的目光。1998年,惠安女民俗风情成为福建省五大旅游品牌之一,被誉为“活动的风景”。2006年,惠安女服饰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惠女客栈成文化交流平台

曾梅霞长相姣好,穿上传统服饰更显惠女气质,每当摄影师邀请当模特,她都应充。

“主要展现惠安女下海、补网、绣花、扛石等劳动场景,供游客们和摄影师们体验、拍摄和创作。”曾梅霞说。

希望建一个惠安女博物馆

“客房平时最多接待40人的小团队,多出的只好介绍到镇上的酒店和宾馆住。但客人老远来,就是想了解惠女文化。”她说,希望村里能多开几家这样的惠女客栈,一是更好地惠女文化,二是让更多的百姓从中受益。

但在实际中,惠安女这个文化资源优势没有很好地转变为品牌优势。原因有三:一是品牌意识不强,二是整体规划欠缺,三是开发力度不够。目前,惠女文化旅游资源尚未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整合,惠女文化旅游景点、文化内涵深度挖掘得不够,具有惠女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有待开发。惠女文化资源优势未能充分为旅游资本,惠女文化旅游还处于一个相对封闭、发展的传统层次,缺乏大手笔的运作,缺乏大创意的项目。

记者手记>>>

“以闽南古香古色的民俗特色来布置客栈,惠女文化触手可及。”曾梅霞说,惠女客栈共有9个房间,分别以“惠女风情”和当地的“岞山八景”来命名,可容纳40人。

“这是一次偶遇,从此改变了我的人生。” 80后惠安女曾梅霞说。

几句话,一下子触动曾梅霞的心。“真不希望惠安传统服饰在我这一代消失。我想通过自身努力,去感染身边年轻人,大家一起挖掘惠安女传统服饰文化,一起来爱护它。”她说。

穿着传统服饰的惠安女,在海边劳作、种植作物、绣花洗衣……成了八方游客镜头里最美的风景。

这让惠女客栈声名远扬,截至目前,客栈已接待5万多人次。但曾梅霞愈来愈感到力不从心。

在曾梅霞极力推动下,大岞村及周边各村,惠女服饰又流行起来了,尤其是80后、90后成了惠女服饰的爱好者和推广者。每当华灯初上,在各村几个聚集点,惠女们不约而同地穿上靓丽的传统服饰,跳起广场舞来。

“但消防、卫生等审批标准较高,经营难。”曾梅霞说,她的惠女客栈相关证件已办齐全,“当初办证遇到许多困难,主要原因是泉州市尚未出台针对家庭客栈的办理标准和政策,过了两年才终于办下来。”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至今,惠安女民俗风情园共接待游客、摄影家、书画家及写生团体多达10万余人次。

她,17岁在石雕厂当学徒、做研磨工,干过企业管理。十年后,因病先后两次上过手术台,住病痛的,依然坚强地走过来。2008年,她创办了惠女客栈。之后,又自筹资金创办惠安女民俗风情园、惠安女博物馆。她的愿望是让惠女文化和惠女全国、世界。

大岞村是闻名遐迩的惠安女的聚居地。听说摄影师们找不到住宿地,曾梅霞便热情地邀请他们住在她家,像朋友一样,没有收取任何费用。交谈中,摄影师们感慨地说,眼前所见穿传统服饰的惠安女都上了年纪,看不到年轻人穿,这样下去,惠安传统服饰很有可能面临失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