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塑料

四川省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推进广安跨越发展加快迈入全省经济发展第一方阵的关键期。立足我市所处发展阶段,准确把握未来五年面临的发展,认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发展机遇,发扬广安,保持快节奏、高速度、超常规的工作状态,努力推动广安迈入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快车道。“十三五”时期,是我市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推进广安跨越发展加快迈入全省经济发展第一方阵的关键期。立足我市所处发展阶段,准确把握未来五年面临的发展,认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发展机遇,发扬广安,保持快节奏、高速度、超常规的工作状态,努力推动广安迈入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快车道。

  准确研判世情、国情、省情、市情,把握未来发展态势和发展机遇,找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是谋划好“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市委市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战略部署和政策措施,克服特大洪涝、冰雪灾害的严重影响,以纪念小平同志110周年诞辰为契机,充分发挥、资源、区位三大优势,立足市情精准施策稳增长、促、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大力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创新驱动发展“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进“两个跨越”,广安发展步入历史最好时期。

  一是战略位势大提升。被国家确立为四川唯一的川渝合作示范区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被赋予为西部地区开展区域合作提供经验和示范,为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典型示范的重大。两大示范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二是经济建设大跨越。经济增速始终保持两位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迈入全省“千亿俱乐部”。转方式调结构取得较大进展,六大高端产业和六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加快发展,国家级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断发展壮大,创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是大突破。被确定为国家中小城市综合试点市,重点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产权抵押融资试点等方面形成的广安经验在全省推广。聘请决策咨询暨投资促进高端专家,探索发展院士经济,建成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创新型企业。创新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6+4+4”竞相跨越发展格局全面形成。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合作不断深化,与重庆经济协作区、川东北经济区各市在多领域合作取得新成效,与天津、中关村启动战略合作,内陆型经济加速构建。“十二五”时期,全市累计引进项目3467个,到位资金3320亿元,实现外贸进出口44.3亿美元(其中外贸出口32.8亿美元)。四是城乡面貌大改观。建成了一批交通、水利、能源、通信、信息等工程,开通广安至成都动车、广安至重庆北普快列车,遂广、巴广渝高速公(广安段)建成通车,广安港新东门作业区建成使用,回龙寺、猫儿沟、向阳桥、龙滩等4座中型水库及升钟二期武胜灌区相继开工建设。广安主城东南片区、官盛新区加快建设,前锋、华蓥、岳池新城加速对接广安主城,百万人口组团式区域性中心城市骨架基本形成。成功创建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全面推广新型房屋。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成效明显,50个特色集镇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村走出产村相融、农旅结合、标准建设、成片推进的新子。五是民生事业大改善。省市重点民生工程持续实施,每年用于民生保障投入稳定在新增财力的70%左右,就业人口持续扩大,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城乡贫困人口累计减少40.8万人。生态综合整治有序推进,全域实施“洁净水”行动,提前一年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荣获“中国绿色城市”。六是大发展。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进一步加强。依市进程加快,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党的群众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取得丰硕。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经济仍在深度调整,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倒逼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我国经济发展转入新常态时期,增长速度、发展方式、结构调整、发展动力发生深刻变化,国家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供给侧结构性,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深入实施“一带一”、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和成渝城市群等战略,系统推进创新;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提升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省委继续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建设经济总量大、经济结构优、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的经济强省。总的来看,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市经济增长进入规模质量的同步提升期、新型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期、多点多极发展的整体跃升期、发展动力转换的关键期、产业转型升级的接续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未来五年,仍然是我市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但是“人口多、底子薄、欠发达”的基本市情和“发展不够、发展水平不高”的主要矛盾尚未彻底改变,过去发展中沉淀了一些问题,未来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主要是:稳增长方面,促进投资高位增长难度加大,工业支撑经济增长后劲不足,经济下行压力将保持较长时间。转型升级方面,煤电建等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不够。创新驱动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型企业占比小,研发平台建设不足,科研人才资源匮乏,创新对经济驱动作用仍不明显。协调发展方面,各地产业发展出现同质化竞争,新型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民生需求方面,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脱贫任务重难度大。合作方面,招商引资难度加大,外向型企业出口下滑。生态方面,生态建设与压力加大,容量约束趋紧。治理能力方面,社会治理面临新旧矛盾交织的压力,建设有待加强,干部思想作风和能力水平有待提高。

  “十三五”时期,既要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形势,牢牢把握历史性发展机遇,主动适应新常态,又要继续充分发挥我市独特的、资源、区位三大优势,准确认识发展新阶段的基本特征,充分估计面临的严峻挑战,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更加注重增强发展动力,更加注重补齐“短板”,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更加注重化解社会矛盾,科学制定发展径,不断拓展我市发展的新境界。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总系列重要讲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全面依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发展是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共享的发展,保持战略定力,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推进转型发展,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统筹推进经济建设、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由经济总量全省排名靠后向全省第一方阵经济强市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

  立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刻领会新的发展,用新的发展引领发展行动,“十三五”时期应和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科学发展。牢固树立符合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使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更加凸显,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充分发挥,使经济增长与生产要素供给能力、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让发展更多惠及全市人民,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加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

  加快发展。立足基本市情和发展主要矛盾,树立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发展意识,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稳中求进、快中求好,加速优化经济结构,培育壮大主导产业集群,在优化投资结构中实现较快增长,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实现跨越发展。

  。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以倒逼、以创新驱动,不断冲破和阻碍发展的条条框框,全面红利,让发展的动力活力充分涌现。扩大合作与区域协调发展紧密结合,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营造更具吸引力的发展,提高经济外向度和社会水平。

  依市。依市、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把贯穿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司法、全民守法,加速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使成为推动广安发展的巨大动力。

  党的领导。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一手抓党建、一手抓发展,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改进作风,深化反腐倡廉,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根本。

  紧紧围绕“两个跨越”宏伟目标,综合考虑我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未来发展的支撑条件,“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实现大提升。保持高于全国全省的经济增长速度,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不断增强,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赶超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加快建设成为“增长快、结构优、创新强、质量好”的经济强市。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充分发挥,消费对增长贡献度不断提高,财政收入税收占比更趋合理。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中高端产业和产业中高端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非农产业占比进一步提高,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更大进展。

  创新能力实现大提升。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扎实推进,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持续增加,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推进。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得到强化,园区创新载体作用突出,创新进一步优化。

  人民生活品质实现大提升。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收入差距明显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消除现行贫困线标准以下贫困人口,实现贫困县摘帽。

  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实现大提升。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人民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小平故里文化知名度及影响力持续扩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大提升。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和美丽广安建设取得新成效,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不断提升。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双增长”,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取得重大进展,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高度融合。全面实现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

  和建设实现大提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对外广度深度不断提高。依市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人民不断扩大,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得到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纳入法制化轨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完成国家中小城市综合试点任务。

  注:① P、全员劳动生产率、居民可支配收入绝对数和增长速度,按2015年可比价。② [ ]内为五年累计数。③ 部分指标在专项规划中体现。

  明确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和实现径,实施一系列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是实现“十三五”奋斗目标的有力支撑。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全面创新作为“十三五”时期的“一号工程”来抓,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建设创新型城市。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鼓励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创新型企业,扩大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到2020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家。实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工程,支持建设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业和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式综合服务,到2020年,新增科技型中小微企业50家。

  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和承担国家、省重大科技专项,产业目标明确的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全部由企业牵头组织实施。改进企业研发费用计核办法,加大创新转型考核权重,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

  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持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校,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高新技术企业协会,鼓励企业开展研发攻关和引进高新技术。探索“企业需求+高校研究”的运行模式,支持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及国内外知名高校与企业加强合作,加强与天津滨海新区、中关村、中国节能环保集团等科技创新合作,加快建设服务产业发展的研究院所,积极培育院士经济。加快企业研发平台建设,打造一批设施先进、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构建比较完善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到2020年,新建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2个、省级企业研发中心3个、市级企业研发中心10个。支持邻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华蓥电子信息产业园、罗渡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建设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创建省级、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

  实施重大科技行动。完善科技转移机制,鼓励规模以上企业申报专利,支持单位和个人依法采取专利入股、质押、转让、许可等方式促进专利实施获得收益,推进科技资本化产业化。构建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科技转移服务平台,争取建设四川省技术转移(广安)分中心。创新技术类无形资产交易制度,建立协议定价制度、交易公示制度,促进交易方式多样化和交易价格市场化。制定科技转移资金补助政策,设立重大科技转移专项资金。依托故里发展基金,深入推进科技与金融融合试点,发挥金融创新对科技的助推作用。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积极推动军用技术向民用领域应用。

  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广新型孵化模式,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依托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民营机构等创新载体,加快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园、孵化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积极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青年大学生和民间能人到广安创新创业。合理规划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园。设立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依法全面落实创业贷款、税收、商事等扶持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创新发展。加强商业模式等新业态创新的知识产权,促进在线创意、研发申请知识产权,切实创业创新创作者权益。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完善人机制,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查处机制,打击侵权盗版行为。

  把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和核心力量摆在突出,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各领域人才作用。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自主培养和外部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式培养体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在基层一线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提高工程技术人才能力素质。设立高端人才引进基金和特殊人才励基金,建立决策咨询暨投资促进高端专家智库,建立准入、退出和考核激励机制。实施“伟人故里引才工程”和“双百人才计划”,建立健全更加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发挥广安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高技能人才培训的作用,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职工技术创新创效活动,建立科学的人才分类评价标准,创新人才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各类人才薪酬制度,探索建立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要素报酬由市场决定的机制。设立“广安市杰出创新人才”“广安市金点子”,加大科研励力度,充分调动创新人才积极性。

  推动“互联网+”产业发展。推进基于互联网的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等各类创新。推动“互联网+”制造业发展,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大力推动智能制造,促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在高端制造领域推进数字化工厂示范应用,开展“互联网+”制造区域试点。推动“互联网+”农业发展,积极推进农业精准化作业,打通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链条,强化“三农”信息建设,开展农业物联网示范,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扩大农产品网销网购规模。推动互联网与服务业领域广泛融合,加快发展互联网金融、智能交通,培育信息消费、电子商务等消费热点。

  推动“互联网+”公共服务。加快互联网与教育、医疗、社区服务等领域融合,创新公共服务方式,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全力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市、县两级均建成使用功能较完善的教育城域网。建设人口健康信息平台,设立市级网络医疗服务管理分中心,开展网络医疗试点,为居民提供健康指导、预约挂号等服务。开展智慧社区、智慧家庭等试点。

  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运用大数据创新管理服务方式,大力完善电子政务,推动电子政务平台的跨部门的横向对接和数据共享,提高政务系统运行效率。推进政务新建设,完善一体化在线公共服务体系。

  强化企业的质量主体责任,大力实施质量品牌提升工程,鼓励企业质量承诺,强化质量创新与管理,提升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用质量塑造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建立质量发展推进机制,加强质量基础建设,积极推进质量创新体系、质量标准体系、质量信用体系、质量惠民工程等建设。加强质量监管,动员全市居民和新闻积极参与质量建设,积极宣传质量工作,共同监督质量发展,共同质量安全,积极引导提升质量安全意识,营造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强自主品牌建设,积极申报认定省级著名商标、国家地理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等品牌标志,加大“广安造”产品扶持和品牌力度。

  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支持企业建设国家级、省级、市级研发中心。加快建设大学广安新能源研究院、西南大学广安高端产业技术研究院,积极推动建设广安钾盐资源开发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华蓥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技术研发中心及孵化器、大学玖源联合研究院、中科院成都分院广安机械电子应用研究所等。

  技术转移平台。打造科技信息服务、技术转移、科技企业孵化、科技投融资等平台,建设创新试验推广示范。建设知识产权交易所。支持邻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华蓥电子信息产业园、岳池医药产业园、罗渡高新技术产业园、前锋轻工纺织众创产业园等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园、孵化中心、检验检测中心。争取建设四川省技术转移(广安)分中心。

  军民融合发展载体。建设通用航空产业、信息安全产业园等一批特色军民融合产业。

  科技合作平台。支持广安职业技术学院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及企业加强合作。推进与天津滨海新区、中关村、中国节能环保集团等建立科技合作研究中心、科技。

  全面推进国家中小城市综合试点,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打破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努力走在全省前列。

  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方向,深化行政体制,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严格执行国务院和省取消、下放行政审批等事项,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推行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三张清单”制度和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广安区、前锋区依法实施扩权县行政审批权限。依法授予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枣山物流商贸园区、协兴生态文化旅游园区等特色产业园区实施相应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并根据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需要扩区调位。加快推进全市政务服务体系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建设,整合建立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提高服务水平。推进政务公开,强化行政运行监督,提高公信力和执行力。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建立分类指导的差异化考核激励机制。

  以市场化为导向,以市场所需供给约束为标准,公共政策的供给方式,降低对经济的供给约束,着力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方面进行供给侧结构性,不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增长动力结构和增长方式结构,通过创新供给结构引导需求的结构调整与升级,促进经济稳步增长。

  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依法各种所有制经济权益和企业家财产权。推进行政事业单位收费管理制度,规范中介服务机构收费,清理取消不不合理收费项目,完善收费监管制度。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推动事业单位去行政化。增加教科文卫体领域公品和公共服务供给。

  完善预算体系,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健全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管体系。深化绩效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益。规范国库资金管理,提高国库资金收支运行效率。加强财政收入管理,加快综合治税平台建设,推进信息化管税。规范债务管理制度,将债务分类纳入预算管理,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保持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完善采购管理,切实加强采购监管,落实优先使用创新产品、绿色产品的采购政策。按照中、省统一部署推进分税制,进一步完善市区财政体制,推动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推进国税地税征管体制,健全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机制。

  推进要素配置市场化,大力发展各类要素市场,完善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交易平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建立健全电力、水、天然气等要素市场化定价机制。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城乡、地区、行业分割和身份歧视,实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同工同酬制度。稳妥推进土地征收制度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探索建立统筹农村集体、城镇建设用地综合利用机制,深化土地要素配置和差别化用地机制,完善低效利用土地退出机制。深入推进商事制度,积极推进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

  放宽市场准入,对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实行“非禁即入”。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通过特许经营、合资合作、资产收购、参与改制等方式参与市政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发展普惠金融,支持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或投资入股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有序发展社区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稳妥推进融资租赁公司、财务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发展。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开发金融产品。支持企业发行债券。加大企业上市培育力度,支持企业运用股权、债权、信托、金融租赁等多种方式融资。加大融资性行业扶持力度,建立和完善产业融资体系,推进小额贷款保险,推行“银行+保险+”合作模式。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鼓励金融机构和企业集团设立产业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基金。支持国有企业通过投资控股的方式,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全面实行调存制度,健全完善财政性资金与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挂钩调存办法。积极引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准金融机构。建立风险分担机制,设立金融贷款损失风险金,提升金融抗风险能力。加强民间借贷监管,推动民间融资阳光化。

  行政审批制度。加快机构,建立规范的行政审批管理制度,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简化程序,优化流程。推行“三张清单”制度,探索实行“正面清单”管理模式。推行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完善并联审批制度,加快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健全市、县、乡政务服务网络体系,落实“两集中、两到位”。

  完善预算体系。明确一般公共预算、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范围,建立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预算体系,将的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严格执行新预算管理制度,对发展急需、民生改善等重点支出,统筹安排、优先保障。

  深化绩效预算。逐步将绩效管理范围覆盖所有预算单位和所有财政资金。完善以绩效目标为依据的预算决策机制,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加大预算执行中期评估力度,动态优化支出预算安排,通过支出过程控制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创新投融资体制。开展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试点。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开发金融产品,支持企业发行债券。稳妥推进融资租赁公司、财务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积极推广应用“PPP”模式。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在建工程抵押、企业固定资产第二顺位抵押、设备动产抵押、存货抵押、订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信贷业务。实施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加大企业上市培育和融资性扶持力度。支持国有企业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健全完善财政性资金与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挂钩调存办法。

  是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由之。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将“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深化多层次区域合作,加快川渝合作示范区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打造西部地区内陆外向的发展新高地,努力走在全省的前列。

  积极参与“一带一”建设。加强与“一带一”沿线重点国家(地区)的经济协作,支持生产型外贸企业拓展沿线国家(地区)市场,鼓励广安企业到沿线国家(地区)投资或开展服务贸易。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展会,扩大特色优势产品出口。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推动旅游、科技、教育、文化等人文领域交流合作。

  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落实广安推进实施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工作方案,积极对接长江上游重庆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加强对外通道建设。围绕优势产业、潜力产业,积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深入推进与长江沿线节点城市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

  深度推进与重庆合作。加快川渝合作示范区(广安片区)建设,全面深化渝广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公共服务和生态等领域的合作,探索区域多元利益主体公共治理模式,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推动以区域产业集群为基础的市域产业空间再造,重点加快渝广共建机电、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合作园区建设,打造对渝制造业协作配套、农产品加工供应、休闲旅游度假。

  加强与深圳合作。健全深广市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两地党政、企业、群团、商(协)会和科研院校交流。推动与深圳国有平台公司组建合资公司,采取市场化手段建设运营广安(深圳)产业园区,促进深圳产业、资本、技术、人才整体成链式转移,培育经济新增长点。争取深圳对口帮扶广安脱贫攻坚。积极推动两地人才交流和党政干部挂职锻炼。

  加强与天津合作。积极搭建投资促进、对外宣传、经贸交流合作平台,重点加强在汽车及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轻工纺织、现代金融、跨境电商发展、自贸区政策分享等领域的对接与合作,力争引进天津银行注册成立分支机构。规划建设天津滨海新区广安产业园。加强两地党政干部、技术人才、教育科技资源交流合作,推动两地科研机构、高新企业建立人才互访交流机制。

  加强与中关村合作。充分发挥中关村科技、人才、资本等资源优势,规划在中关村设立孵化创新平台,在枣山物流商贸园区打造中关村科技承接平台广安高新产业示范区(中关村产业转移),促进广安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转型发展。探索科技金融合作模式,推动广安金财投融资集团与中关村协同创新基金公司合资设立广安市产业引导基金,为广安培育、引进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及重大项目提供金融支持。积极对接中关村大数据、节能环保及循环经济、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配套等重点产业,加强科技交流合作。推动中关村帮助广安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专业人才。

  加强与成都和天府新区合作。积极融入成都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在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积极对接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重点在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华蓥市发展电子部件、光电器件、集成电等电子信息产业。积极对接天府新区创新平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合作。

  推进川东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积极推动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构建区域交通大环线。加强重点产业领域分工协作和区域共建共治。积极探索川东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工作机制。

  加强友好城市合作。深化与法国布洛涅比扬古市、韩国龟尾市等国内外友好城市交流合作。

  提升招商引资质效。瞄准国际国内大企业、大集团,开展精准招商。重点围绕中高端产业和产业中高端构建招商工作链,形成产业链招商合力。完善招商方式,注重专业招商、以企业家招商,探索“互联网+”招商模式。积极对接创新资源和科学技术,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和技术外溢。健全签约项目落地督促机制,提高招商引资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

  完善合作机制。加快融入海关通关一体化和检验检疫区域一体化建设,促进区域通关便利化。探索建立跨区域的经济协调机制、统一规划和政策配套机制、产业集聚和要素流动机制。积极探索合作园区、“飞地经济”建设模式和利益共享机制。

  创新外贸合作方式,不断提高“优进优出”水平。积极参与全省市场拓展“万企出国门”和“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活动。规范提升对外劳务合作,鼓励获得资质的外派劳务企业和建筑工程企业到“一带一”国家(地区)开展合作,提升特色劳务品牌。

  “2211三年行动计划”。支持20户重点生产型外贸企业拓展“一带一”沿线国家(地区)市场,精选20户发展潜力好的企业实行重点培育,鼓励有实力的10户外经贸企业到“一带一”沿线国家(地区)投资或者开展服务贸易,新引进“一带一”沿线个项目到广安投资。

  优势产品市场拓展工程。加强华蓥电子信息、邻水汽摩、前锋轻纺、岳池医药等出口产品建设。积极组织企业参加莫斯科食品展和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印度以及东盟农业展会。加大广安松针茶叶、广安龙安柚、广安盐皮蛋、广安蜜梨、华蓥山葡萄、华蓥绿色山珍、邻水优质脐橙、岳池顾县豆干、岳池黄龙贡米、岳池莲桥米粉、武胜良种生猪等特色农副产品的海外市场营销力度,加快扩大出口规模。

  对外战略平台。构建“口岸+园区+商会”的对外平台体系。积极申报建设货物进口指定口岸和保税物流中心,加快融入海关通关一体化和检验检疫区域一体化建设。加快渝广共建机电、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合作产业园建设,推进广安水运口岸发展和对外。加强与成都和天府新区合作。规划建设天津滨海新区广安产业园。支持与深圳国有平台公司组建合资公司。谋划建设中德(广安)产业园。

  创新实施省委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培育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和新增长点,全面激活区域发展活力,构建多轮驱动、竞相跨越发展新格局。

  推进广安老城区升级,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宜居宜业综合居住区。推进奎阁、官盛、神龙山等城市片区建设,重点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和总部经济等都市产业,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和生态型综合居住区。推进临港都市产业园建设,打造现代新型工业示范区。推进枣山物流商贸园区产业新高地、城市新中心建设,加速发展大型商场、物流通道、交通枢纽及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打造综合性现代化物流园区和商业中心;加快广安高新产业示范区建设,积极承接中关村科技,构建高精尖技术产学研。推进协兴生态文化旅游园区重点项目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特色文化产业、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打造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新城和中国国际生态文化旅游胜地。

  整合开发县域优势资源,做好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广安区重点发展新型先导型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总部经济,建成川东渝北地区城市经济活力区。前锋区重点发展轻纺、装备制造及现代物流业,加快构建新型工业发展体系,形成产城一体、“两化”互动城市发展新格局。华蓥市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全域旅游、建筑产业,建设川东北地区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区,打造“广安会客厅、重庆后花园”、全国知名建筑强市。岳池县着重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打造中国西部生物医药新兴产业,建设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休闲游乐购物城市。武胜县以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为主导,着力提升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产业,打造节能环保产业、农副产品加工,建设嘉陵江流域生态度假旅游目的地。邻水县积极探索渝邻合作新机制,重点发展机械加工及装备制造产业,加快推动高滩川渝合作示范园建设,着力打造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功能配套区,建设川渝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支持县属国有企业发展壮大,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经济社会效益,形成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

  强化政策、要素集成运用,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新型住宅制造等产业,努力建设成为川东北气盐结合的化工、全省重要的新材料产业。

  做大做强广安发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平台建设和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快建筑施工等业务资质升级步伐,加强与外部企业合作发展,配套发展建材生产经营、房地产开发、健康养老等产业,努力建设成为大型国有上市企业。

  做大做强广安交通投资建设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施品牌立企、人才兴企、文化强企三项工程,推进投资多元化、建设专业化、管理信息化、资产证券化,加快建设交通主业突出、多元发展壮大、产业有机连接、管理高效规范的现代企业集团。

  做大做强广安金财投融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创新发展思,着力抓好小贷、、投融资、基金等业务发展,积极构建小平故里发展基金体系,注重制度规范,加强管控,有效防范风险,为广安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多元金融支持。

  做大做强四川经准检验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检验检测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检验检测服务水平为抓手,突出检验检测和认证服务主业,打造全省第一、全国知名的检验检测和认证服务品牌,建成全国知名的现代高技术服务产业企业集团。

  充分发挥重大产业发展推进组作用,以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作为切入点,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产业带动强劲、集群效应明显、核心优势突出的新型产业体系。

  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抓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大力发展中高端成长型产业,引导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

  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强化工业基础创新和配套能力建设。综合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动能源、装备制造、建材、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轻纺等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全市重要的产业支撑。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大力推进生产设备数字自动化、制造过程智能化、制造体系网络化,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信息化水平。以煤炭、水泥为重点,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

  能源。加大煤炭资源整合力度,优化煤炭工业布局,有序建设现代化煤炭。加快煤电企业技术,加强电网联络和电力电量交换,建立煤电联营机制,推动火电产业集群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渠江、嘉陵江等水资源,推进水电企业扩能增效。加大天然气、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积极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LNG等清洁和再生能源。推进核电项目前期工作。

  装备制造。借力重庆“两车”,延伸摩托车、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加强与重庆、广东等地汽车企业的合作,积极引进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制造,大力培育发展汽车和摩托车总装厂,建设汽车及汽摩零部件、装备制造业配套。大力发展运输机、破碎机等矿山设备设计与制造产业,积极发展成套电气、数控机床、小型农机、工程机械、新能源装备、发电及输变电设备、环保设备等成套设备和关键零部件产业。

  建材。重点发展在全生命期内减少对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绿色建材产品。大力发展高品质水泥、专用水泥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及构配件,积极发展钢结构建筑、金属建筑、木结构建筑和生物质建材。大力发展和推广节能门窗、新型深加工玻璃产品。加快发展和推广新型墙体材料、高效节能保温材料、友好型涂料、防水和密封材料。

  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按照无公害和绿色环保食品标准组织生产,做好粮食、水果、茶叶、蔬菜、畜牧等农副产品深加工,开发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的高中低档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引导与扶持,打造广安水果制品、蔬菜制品、茶制品等名优特色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

  轻纺。做好丝绸、纺织、制衣、制鞋四篇文章,建设丝绸、纺织、服装等专业园区。培育桑蚕养殖、苎麻种植、麻竹栽植三大。提升轻纺工业层次,打造知名品牌和轻工出口。

  着眼于培育未来产业竞争新优势,结合当前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广安行动计划”。对接国家、省智能化制造工程,促进信息技术向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渗透。重点在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及新材料、新型住宅制造、高端装备制造六大高端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等领域,开展技术研发、产业投资、基础平台等前瞻性布局,加强技术创新、系统集成、市场运营,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产业发展新引擎。

  精细化工。加大天然气、盐卤、钾盐等矿产资源勘探、科学开采、规模开发力度,重点发展甲醇、合成氨、氢氰酸等现有产品及下游产品,建设川东北重要气盐结合化工。积极发展工业磷酸、生物质柴油、电子化学品等新兴产品。积极探索煤化工和矿盐化工融合发展。

  生物医药。重点发展化学原料制药、中药制剂、药用辅料、保健食品、天然植物提取物、新型疫苗、诊断试剂等,建立以生物制药为重点、化学原料制药为基础,道地药材为特色的产业体系。加强关键技术研发攻关,促进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化、品牌化经营,重点打造岳池中国西部生物医药产业园区。

  电子信息。加强与深圳、成都、重庆等合作,重点发展电子材料、信息家电、新型元器件、通信设备、消费电子、数字视听、智能化仪器仪表等。大力发展移动通信终端产业,生产手机及配件、液晶电视、电脑配件、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节能灯、全息裸眼3D触控屏、曲面屏、背光源及显示模组等产品,着力培育华蓥电子信息产业园和岳池罗渡高新技术产业园电子产业集群,打造全省重要电子信息产业。

  节能环保及新材料。加强与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江苏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战略合作,加快推进武胜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积极发展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提升节能环保产品制造、设备生产和环保服务等水平。积极发展新型铝材、工程塑料、化工新材料、耐高温高材料、高性能合成树脂、新型玄武岩纤维绝热制品等高端产品,建设全省重要新材料。

  新型住宅制造。加快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建设,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成品住宅等,积极推动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在建筑中的示范运用,形成集研发、生产、设计、推广、建设为一体的新型住宅制造产业链,把住宅工业培育成为重要的特色产业。提高建筑业技术和装备水平,培育具有工程总承包能力的大型建筑企业,加快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

  高端装备制造。重点发展医疗仪器设备制造、航空零部件、高端模具、汽车精密零部件、精密仪器制造和以机器人制造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建设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功能配套区。积极引进新能源汽车、高端汽摩配件加工、自动化控制等产业。

  依托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区位条件等,加快优化形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制造业生产力布局。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发展,突出园区主导产业,推进产业关联、成链、集群、合作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建设,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和特色产业。加快完善园区供电、供水、供气、排污、绿化等配套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理顺园区发展体制,完善园区企业退出机制。

  实施中小微企业成长计划,推动中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推动小微企业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计划,巩固发展现有企业与引进实力企业并举,壮大企业规模。完善技术支持、信息服务、市场开拓等服务体系,简化企业开办程序、纳税程序,积极落实企业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进一步优化企业成长。

  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

  保障粮食产量。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行政责任制,最严格的耕地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开展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工程,鼓励和推进耕地集约化经营,发挥产粮大县作用,稳定粮食生产。加大粮食安全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动收储条件根本改善。加强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增强粮食储备、加工、流通能力,保障粮食市场基本稳定。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推广“111”工程经验,大力发展优质粮油、优质生猪、优质蔬菜、优质柑桔等四大主导产业和优质干果(花椒、核桃)、优质蚕桑、名优水产、畜禽、葡萄、梨等六大特色产业。加快农业先进实用科技和推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设施农业,建设创新农业示范园,积极推广微生物生态种植、生态猪养殖。因地制宜发展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积极发展生态渔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等新业态,规划建设休闲农业集中区,连片发展个性鲜明、功能突出的主题农业、创意农业。

  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以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准化生产为重点,建立完善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努力扩大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加强养殖设施标准化,推进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探索建立以农业物联网为核心的市、县、乡、村四级信息服务网络,将信息化运用到生产、加工、销售、质检等各个环节。

  实施品牌兴农工程。以故里优质农产品“华蓥山”公用品牌为统揽,以主导品牌为支撑,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产业附加值,提升广安农产品市场影响力和拓展力。实施放心粮油示范工程,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实施以中低产田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重点的耕地质量提升工程。加快以田间耕作道、干道连接为重点的网建设,完善供电网络,推进示范田网、水网、网、电网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县乡(镇)两级防汛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健全应急抢险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提升应对特大干旱和突发水安全事件的水源储备能力。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技术。加速农业装备技术的推广运用,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大力支持和发展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家庭林场、专业大户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探索建立市场牵龙头、龙头带、联农户的农业农村互惠共赢利益联结机制和风险共担机制。加强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技能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专业化与商品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建立并形成“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可追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完善农业保险政策,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科技支撑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110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180万吨以上。

  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工程。开展水稻、玉米等粮食主产品高产高效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实施耕地酸化治理与地力培肥,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和粮食收储与流通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放心粮油示范工程。建设放心粮油加工配送中心、社区放心粮油示范店、乡村便民连锁店。建设农资市场20个以上、农产品交易市场25个以上,新建特色农产品批发配送中心7个以上。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工程。实施农产品质检体系能力提升、风险监测预警与评估、追溯体系建设、农产品污染防治等工程。

  低温储粮项目。通过仓房保温隔热处理,利用先进的制冷设备设施,对危仓老库和未实施低温的储备仓实施低温储粮,提升储粮品质和效益。

  农户科学储粮工程推广项目。建设科学储粮小粮仓20万个,解决种粮农民自存粮食鼠害、虫害及霉烂等问题,减少产后损失。

  水产保增工程。实施老旧池塘、稻田养鱼等工程,加大苗种补贴及技术培训力度,每年新增水产品5%以上。

  特色农业产业。建设优质蔬菜、优质龙安柚、优质柑桔、优质花椒,培育集中连片的林下经济示范,打造华蓥山特色经果林产业带。建设创新农业示范园,积极引进元宝枫、毛叶山桐子种植以及生态猪养殖。到2020年,优质蔬菜、优质柑桔分别达65万亩、70万亩,新建优质梨、葡萄等特色水果5万亩以上,油樟为主的木本油料林达5.06万亩,以花椒为主的特色干果林达2.5万亩,核桃、花椒林木良种达0.44万亩。建设华蓥现代农业园、岳池现代都市农业园、广安区兴平休闲旅游农业园区、宝箴塞旅游区现代农业产业、白坪飞龙新农村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等。

  深入推进省级服务业综合试点市建设,创新服务业发展机制体制,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完善服务业统计体系。加快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生产型服务业高端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

  大力推进服务产品、技术、业态和模式创新,重点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健康养老、通信服务等六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依托城市功能区和产业区,推动服务业集群集约发展,培育一批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加强服务平台创新和示范建设,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对现代服务业的引领、示范。

  电子商务。推进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完善电子商务管理体制,加强信用服务、标准规范、在线支付、物流配送等支撑体系建设,发展一批带动力强的电商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集聚区。引进国内外电商龙头企业,引导电商产业集聚发展。积极推动电子商务与农业农村、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全企入网”工程,扩展电子商务应用领域,提升传统企业电商应用率。

  现代物流。推进省级现代物流试点示范市建设,升级枣山物流商贸园区,加快枣山铁物流园区和前锋、临港、华蓥高兴、岳池、武胜万善、渝邻等现代物流园区、广安(远成)智慧物流产业新城建设,构建“一核一圈两翼”发展格局。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在我市设立运营中心、转运中心,对接成渝经济区现代物流产业,规划建设物资集散分拨中心、仓储中心,构建多层次、信息化和专业化的现代物流体系。推动物流业与农业、金融业、生产制造、商贸等融合互动发展,培育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推广“智慧物流”,在市内重点物流企业中推广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应用。加快仓储和转运设施、运输工具等标准化。

  现代金融。积极发展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公司、地方券商、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和准金融机构。引进天津银行等域外银行设立分支机构。争取设立地方民营银行。农村信用联社全面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引导资产评估、信用评级、会计审计、法律服务、金融咨询等相关金融中介机构向中央商务区、产业园区集聚,打造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营业、办公及配套商业的综合性现代金融服务业集聚中心。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和农村金融。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到2020年,保险深度达到15%,保险密度达到3500元/人。

  科技服务。围绕重点产业拓展科技研发、、技术转移、技术承包等服务功能,推动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开展企业科技产品研发等服务。培育发展科技服务型企业,支持产业园区打造科技服务业集聚区。积极发展服务现代农业的科技服务业。

  健康养老。加快日间照料中心、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等健康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积极推动医疗卫生资源进养老机构、进社区、进家庭,发展康复护理、居家养老、医疗服务、健康体检、家庭医生、健康保险、临终关怀等多元化健康养老服务业。建设中国(广安)智慧生态康养城、明月山康养文化度假区、前锋健康养老服务中心、武胜龙女湖国际康养产业城、岳池泰康福寿怡养中心等。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培育养老消费。

  通信服务。加快推进信息产业园、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建设,促进互联网与相关领域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通信运营商创新产品、优化资费,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和产业规模。

  运用现代服务、现代经营模式和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传统服务业,不断扩大服务供给,满足居民追活品质需要。加快商贸流通业提档升级,深化流通体制,提高信息化和专业化水平。有序发展房地产业,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大力发展农技农资农机服务、商贸物流信息服务等农村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会展业,组织举办华蓥山旅游文化节、中国(广安)川渝合作示范区暨川东北经济区投资贸易洽谈会,打造本土知名会展品牌。

  商贸流通。加快建设广安主城区中央商务区及各区市县核心商圈,引导大型商业综合体集聚发展,加快专业卖场、商场超市、特色商业街区等商业设施建设,积极引进培育大型商贸流通企业,进一步完善和提升集聚辐射功能。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物流建设,支持连锁经营、农产品直供等商业模式创新,建设规模化产销平台。统筹城乡商业网点的合理布局,促进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超市、社区商业的网络集成,提高流通设施利用效率和商业服务便利化水平。

  会展。加快推动会展与传统商贸、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的融合互动,培育自主会展品牌。组织举办华蓥山旅游文化节、中国(广安)川渝合作示范区暨川东北经济区投资贸易洽谈会。规划建设广安国际会展中心。

  房地产。稳步发展工业配套地产、旅游地产。建立房地产综合信息发布和监测机制,合理开发新楼盘,适时推出精品楼盘,积极开展房产促销。

  加大旅游规划统筹力度,优化旅游产业布局,形成以故里为龙头,协兴生态文化旅游园区、华蓥山生态旅游区、嘉陵江渠江生态休闲旅游区为核心的“三区一龙头”发展格局。

  全面推进旅游业创新发展,健全旅游产业发展机制,推动“旅游+”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打造红色旅游、生态观光、康体养生、休闲度假、乡村文化旅游、川东民俗旅游等精品旅游品牌,构建现代旅游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市。

  统筹整合旅游资源,科学开发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渠江、嘉陵江等旅游资源。加快旅游集聚区开发建设,完善故里5景区建设,加快建设华蓥山旅游文化景区,打造华蓥山西麓“一两特”产业带。加强旅游区域性协作开发,建设小平故里前锋华蓥邻水旅游大通道,巩固渝广无障碍旅游区、川东北旅游联盟、广安重庆遵义贵阳红色旅游连线等区域合作,积极探索丝绸之经济带旅游合作,构建旅游景点大环线。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广安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旅业管理服务水平。提升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市场,强化旅游市场监管,不断提升游客满意水平。支持旅游星级酒店建设,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加快智慧旅游建设,争取纳入全省智慧旅游试点。开展“旅游厕所”,推进文明旅游。配套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推进旅游公建设和升级。

  广安城市核心旅游区。整合故里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增加故里5旅游景区核心竞争力。推进协兴生态文化旅游园区全域旅游发展,加快红色文化影视旅游城、翰林小镇、欢乐王国、广安天下历史文化街区、农牧产业园、西部途驿自驾车营地、葫芦岛旅游度假区、富盈国际会议中心、萃屏山运动休闲公园、白云湖等项目建设,形成规模接待能力。整合神龙山、思源广场、萃屏公园、西溪河峡谷、白塔、东门码头、凤凰山、官盛湖、奎阁半岛、南峰山、玉屏湖等旅游资源,打造城市特色休闲景观节点。完善城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华蓥山生态旅游区。以华蓥山石林、天意谷景区为核心,实施提档升级工程,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推进华蓥大熊猫生态旅游景区、皛然山黑龙峡、宝鼎、天池湖、红岩旅游小镇、铜板沟、五华山、泥汉坪、大洪河、白龙峡、铜锣山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

  嘉陵江渠江休闲旅游度假区。推进宝箴塞创建国家5旅游景区,重点打造龙女湖(含沿口古镇)、白坪飞龙乡村旅游度假区、太极湖、岳池现代都市农业园区、翠湖、逸国花乡、大(小)良城、肖溪古镇、大云山、青龙湖、渠江生态度假村、虎啸湿地公园等项目。

  着力解决城乡二元制结构带来的深层次矛盾,促进城乡一体发展,形成城乡之间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发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统筹和引领作用,加强市、县、乡和园区及城市新区规划衔接,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土地利用、生态、城乡消防等规划“多规合一”。打破行政区划,科学划定功能区,将华蓥、岳池纳入广安核心功能区统筹规划。

  按照市域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重点城镇一般城镇四级城镇结构,构建“一主、四副、轴带引领”网络化城镇空间发展格局。重点推进广安中心城区百万人口组团式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武胜城区、邻水城区、岳池城区和华蓥城区四个副中心城市建设,大力建设国家级重点小城镇、省级“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和市级特色集镇,推动和促进一般建制镇的建设与发展。

  推进新型城市建设。按照打造智慧城市、绿色城市、人文城市总体要求,建设和谐宜居、充满活力、具有川东北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发展智慧交通、智慧农业、智慧社区、智慧环保、智慧医疗、智慧政务、智慧城市管理等。加快绿色城市建设,将生态文念全面融入城市发展,构建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力度,改善城市人居。注重人文城市建设,在旧城区中川东北特有风貌,在新城区建设中彰显红色文化、川东北民俗文化、巴人文化,体现资源禀赋,传承历史文脉。积极推进副中心城市与主城区一体化建设,加强水、电、气等城乡公用基础设施,加快城市停车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积极创建“海绵城市”。发挥园区资源整合能力,积极推进城市新区与产业园区相互融合,加快产城融合发展步伐。规划建设城市公园、公共厕所、慢行系统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城市服务功能。

  加快推进特色集镇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加快发展城镇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形成一批工业贸易型、交通物流型、旅游服务型、农副产品集散及加工型等特色小城镇。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和农村覆盖,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产村相融、成片推进,统筹规划建设新农村综合体和聚居点,到2020年建成美丽新村820个。全面开展危房、旧村落提升、古民居修复等工作,打造体现耕读文明、田园风光、地域特色、乡村情趣、民俗风情的幸福美丽新村。

  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加快城市快捷通道、主次干道、支线网、跨界大桥等市政道设施建设,实施旧城区背街小巷和“断头”整治,加速道“黑色化”。开展智慧城市管理,规划建设城市停车场、城市公园、公共厕所、慢行系统、垃圾收集站、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城市交通网、红绿灯信号及视频引导系统布局。启动主城区地下综合管廊示范工程,统筹城市供排水、燃气、电力、通信等各类管线设施布局和综合利用,积极创建“海绵城市”。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危旧房棚户区。建设广安市再生水厂、岳池县城饮用水取水工程。

  新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加强农村、水、气、信、邮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所有乡镇通油、建制村通硬化,改善升级农村公,提高通达程度。

  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源水质类别达到国家标准,改善巩固提升168.91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

  农村垃圾治理工程。建立完善“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模式。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积极推进站、文化室、阅报栏、数字农家书屋等配套服务设施和“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群众文化队伍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提升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功能。

  深化统筹城乡配套,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制体制。突出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着力深化户籍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不断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实施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深入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到2020年,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基本完善,现代城市治理体系初步形成,城市管理效能大幅提高。深化农村产权制度,稳定农村土地(林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建立健全农村各类产权流转、抵押融资等配套政策,建设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完善健全农村集体产权权能。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产权。

  加快完善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支撑发展的基础设施,提高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大力推进铁建设。提升铁通道层级,规划建设达渝城际铁、广安至涪陵至柳州铁,研究论证广(安)忠(县)黔(江)铁;努力争取高速铁;争取开通广安至重庆、武胜至成都动车,力争广安火车站迁建。规划研究城市轨道交通。

  完善公骨架网络。对接长江经济带交通走廊,进一步打通对外快速通道,建成广安主城区过境高速公东环线及渝广支线,规划建设广安至陕西镇巴高速公,完成市域内普通国省干线公升级,达到二级公及以上标准。建成环城公、港前大道、广华大道,规划建设广安至武胜、广安至邻水快速通道。构建区域城市之间通道网络。

  建设“四好”农村公。大力实施县乡道改善提升工程、建制村通畅工程、村道完善工程、配套设施完善工程和渡改桥工程,建设一批旅游、资源、产业,推进村道窄加宽、联网闭环、安保工程、桥梁工程,农村公建设达到“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目标。到2020年,实现100%的建制村通硬化。

  加快港口建设和航道整治。加快推进渠江航道升级,提升广安港新东门作业区运营能力。建设嘉陵江武胜段航运配套工程。推进航空港口建设,规划建设广安机场、通用航空机场。

  加快发展运输业。加强城乡断头建设,构建互联互通网。建设市县两级公客运枢纽站(中心),加快城市公交线建设,实现广安主城区至各区市县公交全覆盖,率先在川东北地区建成公交化都市。加快推进铁、水、公等多式联运发展,整合农村物流资源,建设重点特色集镇客运综合服务站。

  铁。建设达渝城际铁,规划建设广安至涪陵至柳州铁,规划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研究论证广(安)忠(县)黔(江)铁,努力争取高速铁。

  高速公。新建广安主城区过境高速公东环线及渝广高速支线、广安至陕西镇巴高速公。

  农村公。县乡公700公里,新改建村级公3500公里,建设渡改公桥20座。

  航道港口。建设嘉陵江武胜段航运配套工程、渠江达州南门广安四九滩航运配套工程,提升完善广安港功能。规划建设嘉陵江武胜旅游码头区。

  桥梁。新建清溪口大桥、官盛大桥、罗渡大桥、大龙大桥、中心大桥、明月大桥、猫儿沱大桥、上码头大桥、打铁口大桥、下礼安大桥等。

  枢纽场站。建设()广安公客运枢纽站、前锋汽车客运站、岳池客运枢纽站、武胜长途客运中心、邻水客运枢纽站,公航联运客运枢纽站、公铁联运客运枢纽站。建设重点特色集镇客运综合服务站。

  城际公交。2016年开通广安至岳池城际公交,2018年开通广安至华蓥城际公交,力争2020年建成广安至邻水、武胜城市快速通道并适时开通公交。

  “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理、两手发力”的基本治水思,着力构建供水保障、防洪减灾、水安全和水生态体系。继续实施渠江、嘉陵江防理工程,加快回龙寺、猫儿沟、龙滩、向阳桥、灵泉寺等新建中小型水库及升钟二期武胜灌区工程建设,大力实施中小型灌区渠系配套及节水、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农田水利、山害防治和中小河流域水文站等重点项目建设,开展广安市亭子口灌区和老桥、七孔溪、黄桷等一批中小型水库及御临河防理项目前期工作。强化农业和城乡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水源工程。开展亭子口灌区(新建龙孔寨、文昌寨中型水库,回龙水库扩建,花桥、红星水库升中型)及老桥、七孔溪、继光扩建、黄桷等中小型水库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中型水库(或小升中)1座、小型水库2座。加快建设回龙寺、猫儿沟、龙滩、向阳桥、灵泉寺水库等中小型水库及升钟二期武胜灌区工程。加强城乡饮用水源安全工程建设,实施全民水库、前锋区河东片区、花桥水库等城镇引水工程。

  防洪减灾工程。加快建设前锋区代市镇梭罗场镇段、虎城乡老街段、滴水溪至海棠溪段,广安区内塔至官盛镇段、官盛镇至肖家沟段、官盛大桥至内塔段,华蓥市的明月段、岳池县罗渡段、中和段、赛龙段等渠江堤防工程和武胜县嘉陵江二桥至沿口古镇段、武胜县沿口镇滨江印山公园至氮肥厂段等嘉陵江堤防工程及西溪河、肖溪河、大洪河、长滩寺河等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加快御临河堤防工程前期工作进度,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实施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病险水库整治等工程,加强山害自动监测站网、渠江广安水文站等监测预警平台及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应急避难场所等建设。

  渠系配套与节水工程。实施全民水库、响水滩、大高滩、天池湖、万家沟、关门石、回龙、继光、二蹬岩、会仙桥、石堰口等中小型灌区渠系配套与节水工程。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新建渠道、蓄水池及附属建筑等工程,建设“五小水利”工程,整治渠道、山坪塘、石河堰,建成一批水利现代化灌区示范片。

  加快能源输送通道建设,推进城镇输配电网络建设和农村电网升级,规划建设变电站等基础设施,提高能源供应保障水平。加快天然气、页岩气勘探开发,大力实施“气化广安”工程,推广利用LNG,到2020年,实现天然气乡镇全覆盖。积极发展生物质新能源,大力推行垃圾焚烧发电、低温余热发电、农村沼气发电,建设东西关水电二期工程,加快推进核电项目前期工作。

  对接国家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建设“全光广安”。统筹优化宽带信息网络布局,完善网、城域网和接入网,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融合”。建设“无线广安”,推动移动通信网络升级,扩大高速无线局域网覆盖范围。有序推进广电、通信业务双向进入,加强家庭智慧视听节点建设。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推进“宽带乡村”“视听乡村”试点建设。推动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加快建设基础信息数据库,建立大数据服务平台,建立完善基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分类分级推进公共信息资源。

  能源。新建邻水南、岳池南220kv变电站,扩建广安、武胜220kv变电站;新建中桥、拱桥、官盛、唐家山等110kv变电站11座,改扩建卫桥、石马河、罗渡等110kv变电站13座,新(改)建110kv线公里;新建华蓥明月、武胜三溪、岳池裕民等35kv变电站6座,扩建及35kv变电站10座。加快建设岳池分布式能源建设项目。规划建设CNG、LNG加气站及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推进核电项目前期工作。

  信息。建设“宽带乡村”项目。建设4G机站120个,WLAN(无线个,形成城市区域内无线%。建设广安市大数据应用平台、广安市网络信息服务聚集区。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宜居宜业美好家园。

  严格执行《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统筹衔接各类空间性规划,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推进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支持重点开发区域优化发展,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加快形成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产业和人口集聚,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强农产品主产区耕地,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加强和生态修复,严控开发活动,增强生态服务功能,保障生态安全。实施资源生态红线管控制度,合理确定并资源消耗上限、质量底线、生态红线。

  对不同主体功能区的产业项目实行差别化市场准入政策、分类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差别化的考核制度,健全财政、投资、产业、土地、人口、等配套政策。

  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加强以“三山两江一河”(华蓥山、明月山、铜锣山、渠江、嘉陵江、御临河)为重点的山水林田湖生态和修复,稳步推进水资源 、河流水生态与修复和水利风景区等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嘉陵江流域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开展华蓥山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推进嘉陵江生态经济示范带和华蓥市国家生态与建设示范区建设。逐步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实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

  开展“绿化广安”行动,实施绿化规划控制工程,提升公共场地、主次干道、山体水系、特殊区域绿化美化水平,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模范城市创建。加强天然林资源、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确保森林安全。加强林木采伐、林地征占用、林权流转等森林资源管理,确保森林资源合理、、有序开发利用。继续实施退耕还林、低产低效商品林、中幼林抚育、石漠化治理、水土流失防治等生态工程,强化江河源头和水源涵养区生态。

  开展生物多样性工程,加大典型生态系统、、景观和基因多样性与恢复力度。强化生物多样性的调查、监测与评估工作。加强野生动植物知识宣传。

  天然林资源工程。对133.36万亩国有林和集体公益林进行全面有效管护,积极开展公益林建设。

  退耕还林工程。巩固退耕还林59.9万亩,完成省上下达的新一轮退耕还林任务。

  森林生态系统保育能力建设。加强华蓥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省级自然区和罗家洞省级森林公园建设。实施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生态资源监测等工程体系建设,提高森林保育的能力。建设县城森林公园。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农发水保项目和坡耕地治理项目,水土综合治理约210平方公里。

  河湖湿地与修复工程。建设全民水库、武胜太极湖等国家水利风景区和七一水库等省级水利风景区。建设白云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将西溪河湿地公园打造成省级湿地公园。提升武胜县龙女湖和前锋区护安省级湿地公园档次,加大对其他湿地的和利用力度,恢复和提升湿地生态功能。

  华蓥山区生态修复工程。修复采煤沉陷区等区域生态,封禁治理华蓥山防护林区。

  生物多样性工程。加强现有自然区基础设施和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建设,完善和新建一批自然区,提升能力,确保95%以上的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实施大熊猫等极度濒危野生动物工程,建设人工种群保育。加强大熊猫栖息地管理,推进圈养大熊猫野化放归。

  加强水治理。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全域“洁净水”行动,开展渠江、嘉陵江等流域水污染防治和城镇河道综合整治。加强农用水质管理,严格控制主要粮食产地和蔬菜的污水灌溉,强化对农药、化肥、农膜使用的管理,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城镇生活污水设施全覆盖,强化饮用水源和良好水体。

  切实改善空气质量。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道、建筑场地等扬尘治理,强化工业烟粉尘治理,加强农村秸秆、垃圾禁烧管理,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有效降低PM2.5、PM10等大气污染物浓度,逐渐消除重污染天气和灰霾污染。

  加强土壤和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制定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风险评估和质量等级划分,加强土壤监测和责任考核。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乡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强化工业污染场地治理,加强对生物医药废弃物、废弃物全过程监管,提高废弃物安全处置能力。

  制定城市防噪声规划,设立城市区域噪声控制范围,强化重点行业噪声污染控制,防治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加强核与辐射监管及放射性污染防治,确保核与辐射安全。

  落实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加强监测监察执法能力建设。实施“智慧环保”工程,建立健全与健康风险预警评估管理及应急处理机制,建立全域覆盖的网格化监管及生态监测网络体系,加强重点污染源和治理设施运行监管。推动建立跨区域大气污染、重点流域污染联防联控协作机制,健全重污染应急预警、生态事件应对与防控体系,提升风险应急处置能力。完善信息公布制度。加强环保知识宣传教育。

  水质量改善工程。实施“洁净水”工程、水库水质治理工程。加强嘉陵江、渠江、御临河及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建设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厂(站)、垃圾收集转运站及截污干管等水污染防治项目,实现全市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运行。

  大气污染联防联治工程。实施脱硫、脱硝、高效除尘设施,升级广安火电厂脱硫脱硝除尘设备,推进水泥厂的除尘技术。加大淘汰燃煤锅炉力度,城区新建每小时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其他区域新建每小时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规范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对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实施油气回收综合治理。加大机动车尾气整治力度。城区露天烧烤,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实施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工程,秸秆综合利用率达100%。建立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体系。

  土壤质量改善工程。建立全市污染场地数据库和土壤质量定期调查与例行监测制度。推进重污染行业整治和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强化废物和污泥处置。有序推进典型地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

  辐射安全保障工程。实施电磁质量在线系统和高危放射源在线网络建设工程。

  监测和风险防范工程。加快水质、土壤、空气监测系统建设,加强重点污染源监测,加强监测能力建设。

  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细化落实用能权、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分配和交易制度,推行合同能源和合同集水管理。争创全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

  实施高耗能产业能效提升计划,严格审核新上项目,高耗能、高污染项目,推进纺织、电力、化工、建材等工业重点领域的技术和节能减排。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和能效管理。推行节能产品开发、节能技术推广使用。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加强充电设施建设,支持鼓励绿色出行。开展绿色建筑行动,抓好新建建筑节能和既有建筑节能,推广绿色建材。

  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项目取水用水论证管理,应用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和产品,推进城乡再生水回用和雨水收集系统建设,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加快建设地下水监测系统。

  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大力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工矿废弃地复垦,控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控制土地用途,推广应用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降碳,开展低碳试点示范,全面控制非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森林等碳汇,有效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面推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推行循环型生产和服务方式,推进工业废气、废水、废物的综合治理和回收再利用,积极发展农林牧渔多业共生、工农复合的循环型农业,加快推进服务主体绿色化、服务过程清洁化,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加强工业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推进废旧资源再生利用、规模利用和高值利用,推动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化发展。加快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支持“城市矿产”示范建设。推广普及绿色消费。

  节能技术工程。加强电机、变压器、锅炉等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大力实施锅炉窑炉、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等节能技术工程。实施绿色建筑推广工程,加强公共机构用能管理,开展公共机构照明、用水、电梯、空调系统等节能和既有办公建筑节能。推广使用高效节能家电、照明产品,鼓励购买节能环保型汽车。

  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积极推进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建设,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快推进园区循环化,建设国家循环化试点园区,争创省级循环化试点园区。建设“城市矿产”示范。

  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实施矿产资源、产业废物、废旧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工程。建设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工程。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推广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和生物质制气项目。

  应对气候变化工程。开展低碳城市、低碳产业园区、低碳小城镇、低碳社区试点示范。建设碳排放在线监测网络体系和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平台。

  提高灾害综合预警能力。建立自然灾害易发区调查评价、群测群防、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地质、洪涝等灾害隐患排查,提升气象预报精准度,完善灾情快速评估、和发布制度。完善水文监测设施,加快水文站网建设,打造水文专业队伍,全面提升水文能力。推进应急体系建设。

  增强重大灾害防治能力。深入开展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程治理,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大江河堤防工程建设和山害治理力度,加强城乡抗震设防能力建设,实施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加强矿山恢复治理,对工程治理困难的灾害易发区实施搬迁避让。建设广安气象防灾减灾中心、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和现代农业气象保障工程。

  提高防灾应急保障能力。加强伍等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升救援装备科技含量,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演练,增强现场急救、医疗救助和灾后疫病防控能力,提升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和紧急救援等综合协调和信息化联动指挥能力。加大全民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和宣传力度,增强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方向,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为导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提升广安文化软实力。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和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全市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共同力量。

  正确导向,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高效保持“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广泛开展学习先进典型活动,全面深化思想建设、未成年人思想建设,全力打造“上善广安”。全力推进志愿服务制、诚信建设制、公益广告化进程。全面深化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场镇创建,支持区市县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持续开展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网络、文明窗口等专项行动,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切实加强农村文明建设,整体推进农村“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建设。全民阅读,广泛普及科学知识,科学,移风易俗、抵制,开展“扫黄打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净化网络。

  立足广安文化积淀,动员全社会挖掘广安文化特质及内涵,培育塑造新时期广安新形象,统一全市人民共同奋斗、加快发展的思想文化共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和文化条件。

  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为目标,以建设城乡基层文化设施为重点,以建设流动文化设施和数字文化阵地为补充,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故居陈列馆、市科技馆、市文化传媒综合体、艺术中心、影视中心,推进市县两级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文化设施建设。实施电视户户通、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文化院坝、农家书屋和农村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数字化建设,推动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加强数字、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档案馆等建设,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数字农家书屋、城乡电子阅报屏等项目,创新文化工作载体。深化文化体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运行模式。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加大文艺人才的培养和扶持力度。支持地方志事业发展。

  以培育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加强市场监管为重点,建立健全文化管理、生产经营、购买服务等体制机制,推广购买、集中配送、连锁服务等公共文化产品提供方式,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实施重大文化工程,通过优惠政策扶持、品牌资金支持等方式,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文化企业,支持民营和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培育和扩大文化消费,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打造小平故里文化产业集群。

  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加快出版发行、影视、演艺娱乐、印刷复制、文学艺术、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等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依托丰富的民间传统手工艺资源,加强创意和技术支持,将竹丝画帘、手掌木偶、根雕、剪纸等打造成为知名的工艺品品牌。建设“智慧广电”,提高对互联网等新兴的利用和发展能力,推动传统与新兴融合发展。

  加强文化遗产和传承,实施广安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加强档案文献、重大文物、古院村落等文化遗产,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度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实施广安文化品牌工程,以本地特色经典名作、民间艺术形式等为重要载体,推出一批深受群众喜爱、体现广安风格、艺术感染力强的精品力作。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举办好武胜嘉陵江龙舟旅游文化节、岳池农家文化旅游节等独具特色的重要文化节会。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积极推广优秀艺术作品。

  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广安市文化传媒商业综合体、新闻演播室及综艺演播厅、影视中心,推进标准化建设和电影院线年,电视数字化覆盖率达98%,地方电视节目数字化覆盖率达80%。建设故居陈列馆、市科技馆、广安艺术中心、地方志馆和武胜县文化中心等。建设市、县级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实现图书馆、文化馆全覆盖。推进广安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数字化工程(数字化、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和“农家书屋+”等文化工作载体建设。

  文化遗产工程。建设“三线”军工博物馆、李准纪念馆,实施广安白塔、文庙、冲相寺维修工程、华蓥安丙家族墓地遗址工程、邻水汤巴丘传统村落工程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两”(生产性示范和传习)建设,实施竹丝画帘、手掌木偶、巴渝舞、云童舞、根雕、剪纸、宕渠连响等民间传统技艺传承工程。

  文化精品创作工程。创作大型舞台剧《双枪老太婆》《大良魂》《宕渠风韵》等。

  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共享发展要求,加大对民生领域财政性支出,全力实施重大民生工程,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现发展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巩固部省共建广安市教育发展试验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和实践能力。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建设公办幼儿园,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以上,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建立健全普通高中经费保障机制,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发展,提升普通高中综合办学水平。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促进教育公平。优化公共教育资源配置,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实现县域内学校办学条件、师资、管理、质量的基本均衡。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工程,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切实解决城镇“大班额”。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推进城乡教师交流,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升学问题。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教育免除学杂费。健全资助困难学生体系,实现困难学生帮扶全覆盖。发展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提升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建成一批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的创新试点学校。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引进机制,围绕本地特色、支柱产业设置专业,开设课程,配套实训,培养技能型人才。积极推行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完善鉴定考核制度。严格中等职业学校准入制度。推进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促进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互通融合。

  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支持广安职业技术学院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探索推进混合所有制,积极争取建设应用型本科学院。办好城乡发展学院。积极引进综合性大学,争取规划建设大学城。

  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形成依法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依法参与和监督的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深化办学体制,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考试招生制度。探索推进人事制度和教师绩效分配制度,实施校长岗位交流和教师“县管校聘”,调动校长教师工作积极性。完善教育督导,加强社会监督。加强教育对外交流合作,积极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开展联合办学。

  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继续教育发展,加快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积极发展教育、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构建灵活、惠及全民的终身教育体系。

  学前教育提升工程。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组织实施城区街道(含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新(改)建公办中心幼儿园60所,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实现每个中心场镇、城区街道2所以上公办中心幼儿园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其余每个乡镇至少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部分离城较近且大的行政村建成村级公办幼儿园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工程。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含教学点)食堂、教学用房、运动场地、实验仪器设备、信息化装备等基本办学条件。对基本办学条件达标的义务教育学校,在师资、用地、校舍、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设施、教学仪器设备、图书室、音体美器材、学生生活服务设施和学校管理等方面,实施标准化建设工程。

  普通高中教育水平提升工程。实施普通高中建设攻坚计划,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或完全中学教学和学生生活类校舍。支持广安友谊中学、广安中学、华蓥中学、岳池中学、邻水中学、武胜中学、代市中学等一批公办和北师大广安实验学校、川师大附属第七实验中学等民办普通高中建成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特色高中。

  中职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提升工程。调整优化中职教育布局结构。在有条件的区市县建设县级职教中心或公办中职学校。建设四川省嘉陵江(武胜)国际职业教育城。

  教育信息化水平提升工程。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市、县两级均建成较完善使用功能的教育城域网,建成较为完备的教学资源库和教育管理平台并覆盖所有中小学,学生计算机生机比平均达到8:1,成建制中小学校多教室比例达到85%以上,宽带网络城区学校班均达到4M、农村学校班均达到2M以上。中小学校95%以上的师生拥有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

  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广泛开展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全面实施第三批“广安市名师工程”,着力培养1000名市级教师。建立学科名师工作室,努力打造学科领军人物。建立教师培养,完善培养培训体系。扎实开展“国培计划”和省、市教师项目培训,大力实施乡村教师专项支持计划。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建立完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政策,完善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体系,建立面向大众的创业服务平台,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农民工和广安籍企业家返乡创业。加强对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深入推进居家灵活就业,促进劳动者自主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基层就业,促进城市低收入家庭和被农民、“9+3”学生、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和社区就业岗位,确保零就业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等困难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加强就业援助和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健全残疾人创业就业服务保障体系。落实退役士兵就业安置政策。

  加强技能培训。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大力开展新兴产业从业人员职业培训。开展重点群体免费职业培训行动,提高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的就业技能。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完善职称评定制度。

  充分保障劳动权益。统筹人力资源市场,打破城乡、地区、行业分割和身份、性别歧视,劳动者平等就业。健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体制,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推行集体合同制度,健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和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完善劳动关系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应急联动调处机制。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加强对职工的人文关怀,营造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组织开展好职工疗养休养活动,激发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完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大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完善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和企业工资指导线制度。实行农民增收工作区市县委、区市县长负责制。赋予农民更多财产,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行业和社会之间收入分配差距。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劳动者权益。完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健全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依法普遍建立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共决和正常增长机制。收入,打击和非法收入。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

  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居民、个体从业人员和农民工等群体参保政策,逐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推进并落实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衔接制度,建立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推进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

  健全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进个人账户,开展门诊费用统筹,实现易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和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将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医保经办。

  加快健全社会救济制度。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推进重大疾病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受灾人员救助、临时救助及特困人员供养等专项救助。将困难职工帮扶纳入救助体系,构建完善救助、、服务“三位一体”帮扶格局,实现困难职工帮扶全覆盖。

  积极发展适度普惠的社会福利。统筹推进扶老、爱幼、助残等福利事业发展。积极推进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建立儿童分类保障制度,完善儿童福利机构福利服务网络。逐步建立重病重残儿童医疗康复补贴制度和收养寄养机构内残疾儿童家庭补助制度。加快卫生福利服务发展。建立和完善优抚安置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慈善事业,落实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加强慈为监管,完善慈善信息统计和公开制度。

  就业促进工程。建设各类创业园区和孵化、孵化园,培育一批青年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创业孵化示范(创业园)。建设川渝合作(武胜)大众创新创业城、岳池生物医药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强化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建立完善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建设国家职业培训示范,创建国家旅游人才教育培训。

  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加强广安市人力资源市场、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县、乡(镇)、村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平台全覆盖。建立市、县两级失业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以及社会化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公共服务信息体系。

  社会保险覆盖工程。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和社会保障卡工程,鼓励各类群体规范参保,实现人群全面覆盖。建立医疗保险报销“一站式”结算平台,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全面实现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

  社会福利工程。加快健全机构、社区、慈善公益“三位一体”的新型社会福利体系。实施留守儿童关爱项目“童伴计划”,加强儿童福利设施建设。加强民政卫生福利机构标准化建设,新(改)扩建社会福利院,实现社区福利组织全覆盖。加强贫困和重度疾病患者收养和治疗服务。积极推进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站和未成年人社会中心建设。加强殡葬服务设施建设。

  全面深化医药卫生。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监管体制综合。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进医药分开,实行分级诊疗,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公益属性,推进公立医院综合,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服务领域。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标。加大公共卫生投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完善健康教育、妇幼保健、卫生、卫生监督、医疗急救、职业病、地方病防治等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加强传染病、慢性病等疾病预防控制。全面加强结核病防治,开展禁毒防艾行动。建立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推进县、乡、村医疗资源一体化管理。发展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加快发展中医药产业,加强中医医院建设。加强医疗质量监管,完善纠纷调解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提高药品质量,确保用药安全。严格执行国家药品标准,加强药品安全执法监管。

  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强化源头监管,严格食品安全准入,构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食品安全犯为,推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改进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技术支撑能力,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

  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全面实施《广安市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健全组织网络,完善体育设施,促进体育事业加快发展。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群众身体素质。支持老年体育事业发展。发展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大力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促进体育消费。

  调整完善人口政策。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加强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等服务,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帮扶存在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增强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加大对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力度,优化提高人口素质和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强养老服务市场建设,完善养老信息服务网络,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

  促进妇女儿童残疾人事业发展。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扩大妇女儿童福利范围,严厉打击侵害妇女儿童的违法犯罪活动,优化妇女儿童发展,切实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加强未成年人,关爱失学、失业、失亲、失足、失能青少年及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加大残疾人社会救助力度,建立完善残疾人福利补贴制度,提高残疾人基本保障水平。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推进城乡无障碍建设。加快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培育面向残疾人服务的专业组织。

  卫生。推进市县两级中医医院、儿童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等医疗机构建设,提升医疗卫生装备和服务能力。新建岳池县人民医院慢病综合大楼,支持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争创国家甲等医院,新建华蓥中医院,迁建岳池中医院。加强医院儿科专业建设,规划建设市儿童医院。建设华西广安医院标准化体检中心。推进二级甲等医院升级乙等。建立健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居民健康卡服务体系。开展医养融合项目、重大疾病防治项目。

  体育。加大市县两级体育馆、田径场、足球场、游泳馆、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开展健身器材入村活动,加大农村尤其是偏远贫困地区运动设施建设。建设市体育综合馆和式体育场所。实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建设龙女湖水上运动、岳池翠湖风景区慢行系统。

  人口。建设人口健康信息平台、计划生育管理服务项目、健康妇幼项目。定期开展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等免费健康体检活动。

  养老服务。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医养康复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平台。

  推动改善民生,共享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精准实施“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深入实施“五大扶贫工程、五大扶贫行动”,争取到2018年,全市28.3万城乡贫困人口基本脱贫,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漏一户、不掉一人。

  构建特色增收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商贸流通等产业,鼓励贫困地区与产业园区对接合作。建立“科研机构+龙头企业+扶贫资金+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精准扶贫方式,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鼓励林农和社会资本投资发展经济林果产业。加强科技扶贫试点示范,增强产业扶贫技术支持。进一步完善产业扶持基础设施,加强贫困地区交通建设,力争在群众聚居点基本实现户户通便民。加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加快贫困地区农村饮用水通村入户。大力实施贫困山区农村电网升级,推进贫困地区信息网络全覆盖。

  积极发展劳务产业,扩大转移就业培训和就业对接服务,鼓励贫困地区群众就近就地务工,鼓励企业吸纳贫困人口就业。提升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水平,教育助学向贫困户倾斜,减、免、助、补费范围覆盖全部贫困家庭学生,确保无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全面提高贫困人口素质,提升贫困地区人员能力,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对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因灾因病致贫等城市贫困家庭,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等就业扶贫帮助。

  加快治理石漠化、滑坡、泥石流、漏水区等突出生态问题,并向华蓥山地质灾害、嘉陵江和渠江洪涝灾害区及水库水淹区等生态功能退化严重的重点区域、重点贫困村倾斜。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逐步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对恶劣、生态脆弱、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的地方,以及居住过于分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难的地方,对接国家、省移民搬迁规划,有计划开展生态移民、避灾搬迁,将移民搬迁安置与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相结合,合理安排搬迁地点,统筹规划建设集中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加大政策性扶贫力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编制兜住贫困地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社会安全网。把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对贫困残疾人扶贫对象给予生活费补贴,对农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和无赡养人、扶养人的特困人员实行自愿集中供养。

  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建立城乡贫困人口大病医疗救助办法,建立健全贫困地区基本医疗卫生计生服务体系,资助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和特困供养人员等重点救助对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降低贫困人口就医费用支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部达标。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每个贫困村至少有一名乡村医生。做好贫困人群疾病防控。

  建立督责机制。建立“市负总责,区市县、园区、乡镇抓落实”的扶贫开发管理体制和“工作到村、扶贫到户”工作机制,制定扶贫开发攻坚项目台账,加大督查力度,定期展开全面审计,支持社会监督。

  建立联席会商机制。建立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有扶贫任务的市级部门、区市县和园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领导参加的联席会议,负责全市扶贫工作的组织协调,研究制定方案,安排部署工作任务,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协调议定重要问题、重大事项。

  建立投入增长机制。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规模,到2020年,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规模在2015年基础上翻一番。加大行业扶贫资金投入,县级有关行业部门每年投向贫困村和贫困户的项目资金,原则上不低于省级行业部门下达资金总额的25%。

  建立资产扶贫机制。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引导贫困村将集体资产、贫困户将承包土地和个人财产入股,采取委托经营、合作经营等方式,确保贫困村和贫困户多渠道增收。

  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完善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把扶贫成效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加强对行业扶贫工作和定点帮扶工作的考核。

  新村扶贫工程。“建、改、保”并举,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加强公共服务配套、整治和社会治理,完成扶贫新村建设820个。完成贫困户危房和安置房建设任务。

  基础扶贫工程。加快推进贫困地区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贫困地区联网公、渡改桥、农村安全饮水、农村电力和信息网升级等项目建设,有效解决电网过负荷、低电压问题,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产业扶贫工程。加快培育贫困地区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农业,落实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规划布局。建立“科研机构+龙头企业+扶贫资金+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精准扶贫方式,打造贫困村现代农业。推进旅游扶贫,在贫困地区发展休闲度假、健康养老和以田园风光、民俗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产业,培育花果人家、农家乐园、生态渔庄、养生山庄等乡村旅游新业态,建设乡村旅游精品新村。

  生态扶贫工程。实施贫困地区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处理、农村户用沼气池、农村绿化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林产业配套等工程,开展地质灾害和排危除险治理工程。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对接国家、省移民搬迁规划,因地制宜推进生态移民、避灾搬迁等易地搬迁扶贫,合理安排搬迁地点,统筹规划集中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妥善解决移民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问题,确保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地方的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医疗卫生扶贫工程。实施贫困村卫生室达标建设,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和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效衔接的大病保险制度,加强重大疾病、地方病、长期慢性病救助,切实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社保兜底扶贫工程。把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特困人员供养等社会救助制度的统筹衔接,有效提高社会保障扶贫水平。

  文化惠民扶贫行动。加快县级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建设,推进“视听乡村”、电视户户通、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民间文化遗产,加快农村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

  教育扶贫工程。实施贫困地区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薄弱学校、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等工程,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实施“9+3”免费教育计划,全面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健全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实施高效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实施乡村教师专项支持计划。

  社会扶贫工程。突出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社会扶贫主体的优势,汇聚各方面资源参与扶贫攻坚。对全市6个区市县、820个贫困村、全部贫困户实现帮扶全覆盖。

  全面推动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系。全面贯彻《依市纲要》,不断提升社会化化水平。

  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领导的合作和协商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扩大人民,支持政协围绕团结和两大主题推进协商、监督和参政议政。加强基层建设,完善农村村民自治组织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扩大基层。健全企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切实做好民族、教、侨务、港澳台事务、新社会阶层工作,积极发挥人民团体的作用,重视发挥老干部作用,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推进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

  加强建设,依法行政。健全完善法律顾问制度,推进法律顾问全覆盖。依法科学决策,实施重大事项决策听证制度,充分尊重。严格执行重大决策程序制度,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持续开展“普纪普规”活动,健全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完善惩治和预防体系。推动科学立法、立法。积极稳妥推进司法。加强队伍建设,推进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健全律师管理制度,积极发展公司律师、社会律师、律师。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健全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机制。社会主义,加强文化建设,制定实施“七五”普法规划,把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推动全社会树立、、增强意识。到2020年,依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基本建成,深入,公共依法规范公开运行,依法享有和履行义务,各项事业全面纳入化轨道,逐渐形成尚法守制、公平、诚信文明、安定有序的依市新格局。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主导、社会协同、参与、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推进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组织转移。加快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引导非组织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商会提供服务、反映、规范行为的作用。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参与社会事务及公共服务,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形成社会治理和服务合力。

  健全信用体系,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等重点领域的诚信建设,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培育规范信用服务市场,加快发展个人、企业征信机构,推进并规范信用评级行业发展。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联动机制。

  加强化建设,健全制度,建立健全方式多样、畅通高效的表达机制和党政主导的群众权益机制。推进风险源头防范治理,健全行业性、专业性、区域性调解组织。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有效防范和化解劳资纠纷、拆迁、污染、食品药品安全等引发的各类社会矛盾。依法加大网络管理力度,提高主流公信力影响力,正能量,健全网络舆情监测和反应机制。

  加快推进安全生产进程,不断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严格安全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逐步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提升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加强煤矿、非煤矿山、化学品及烟花爆竹、水陆交通、建筑施工、特种设备、人员密集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等行业领域的安全专项治理,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巩固提升安全生产文化体系,深入推进安全文化宣传、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社区建设、安全标准化与安全文化企业建设,不断增强从业人员和社会安全意识。

  健全公共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增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力,重要数据资源和个人数据隐私安全。完善全方位互联网安全监测管控机制,建设信息安全预警平台,健全网络突发安全事件应急机制。

  纵深推进平安广安建设。在市、县、乡(镇)、村(社区)建立公共安全四级管理平台,加强城乡立体化、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雪亮”工程)建设,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加强城镇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扩大消防力量覆盖面,提升消防综合保障能力。建立健全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反应灵敏、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提高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适应国防建设新形势新任务,统筹推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依法开展国防动员工作,加强人民武装动员、国民经济与装备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和信息动员建设,提高国防动员能力。加强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推进国防动员体系与应急管理体系有效衔接,发挥国防动员体系应对突发事件作用。加强国防法规普及教育,依法开展征兵、学生军训和军事设施,增强全防观念。深入开展拥军优属和拥政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雪亮”工程。加强公共安全视频联网建设,新增高清摄像机、老旧摄像机。市县两级建立公共安全服务管理指挥中心,乡(镇)、村(社区)新建平台3000个。

  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广安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综合信息平台、食品药品基层监管所、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安全警示教育、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平台,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动车检测中心、汽车摩托车零部件检测中心、电子信息、医药化工、节能环保及新材料产业检测中心、新型住宅绿色建筑检测认证中心,广安市人防基本指挥所等项目。建设重点乡镇专职消防站。

  社区服务体系。积极推进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便民菜店、警务室、文化活动室、医疗卫生室、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家政服务网点、餐饮服务点等服务载体建设,建设覆盖全市乡村、社区的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

  “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必须发挥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和保障机制。

  围绕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任务,政策制定服从规划导向、短期政策服务规划实施的原则,研究提出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政策措施,加强人口、土地、、产业、财税、投资、金融等政策的统筹协调。强化公共财力保障,加强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扩大对公共领域的财政支出,加强民生资金使用监管。转变财政支持发展方式,设立广安市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发挥国有投融资平台作用,采用项目特许权等方式,扩大融资规模。实施土地利用计划差别化管理,分类安排土地利用计划。加大土地收储力度,最大限度地整合和盘活存量土地。鼓励现有占地企业项目增资,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积极对接国家、省规划和重点投向,谋划储备和加快实施一批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点项目、重大工程,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建立项目前期工作推进机制,每年筛选确定一批支撑作用强、转型升级示范作用明显的储备项目,形成“投产一批、续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发展态势。完善重大项目协调服务体系,优先保障规划选择、土地供应、资金安排。支持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领域项目建设。

  建立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统领,以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为支撑的规划体系。编制实施重点专项规划,明确各领域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形成对总体规划强有力的支撑。各区市县、园区管委会要在上位规划的指导下,立足本地实际,编制和实施好本辖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围绕本规划提出的重要指标、重大工程项目、重大和政策等,明确规划实施责任。预期性指标和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等任务,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约束性指标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任务,要纳入部门、地方绩效评价考核体系,明确工作责任和进度。

  本规划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由市人民组织实施,区市县、园区、部门要严格遵守总体规划。市人民依据本规划制定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安排年度目标和主要任务,并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报告。进一步健全监督评估机制,主动接受、政协和社会的监督。加强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在实施中期和末期,由市人民组织开展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并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需要对规划进行调整时,由市人民提出调整方案,报市人民代表大会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批准。

  1.“两化”互动:指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促发展,即以新型工业化为“发动机”,引领城镇化水平提升;以新型城镇化为“增长极”,支撑工业优化升级,最终实现工业化城镇化有机结合和“双加速”发展。

  2.“6+4+4”竞相发展格局:是广安贯彻落实省委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6”即广安区、前锋区、华蓥市、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6个巨大的县域经济增长点;“4”即国家级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枣山物流商贸园区、协兴生态文化旅游园区、华蓥山旅游文化景区4个产业园区新的增长极;“4”即广安发展建设集团、广安交投集团、广安金财集团、四川经准检验检测集团4个支撑发展平台。

  3.“互联网+”: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域之中,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4.“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5.“两集中、两到位”:指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建立规范高效的审批运行机制,提高行政服务效能,推进一个行政机关的审批事项向一个处室集中、行政审批处室向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集中,保障进驻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到位、审批权限到位。

  6.PPP模式:公共私营合作制(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简称,指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或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

  7.《中国制造2025》:指国务院于2015年5月8日公布的强化高端制造业的国家战略规划,是建设中国为制造强国的三个十年战略中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8.“一带一”:指“丝绸之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战略是目前中国最高的国家级顶层战略。

  9.长江经济带:是中国新一型实施新区域开发战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10.“一主、四副、轴带引领”:一主指广安中心城区,是市域空间结构的核心地区,包括广安主城区和前锋辅城;四副指武胜城区、邻水城区、岳池城区和华蓥城区等四个小城市,是市域空间结构的副中心城市;轴带引领指东西向沿沪蓉高速、G350 国道等交通干线的岳池城区、广安中心城区、华蓥城区、邻水城区及沿线城镇所构成的城镇发展轴带,是市域经济联系和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轴线”工程:指建设“一个大环线(环绕广安区、前锋区、华蓥市、岳池县、武胜县的产业发展带)、一个单元(邻水县产业带环线)、一条连接线(连接大环线和单元之间的产业带)现代农业工程。

  12.“洁净水”行动:是指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广大群众的热切,市委提出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按照“长治久安,从水抓起”的科学发展,通过以治水为突破口,彻底整治水,防止水污染,努力让广安水更清、天更蓝、地更绿,以治水来倒逼经济转型升级。

  13.“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指营业执照号、组织机构代码证号、税务登记证号整合成“登记号”,并作为唯一号码加载在三证合一的工商营业执照上。

  14.“一两特”:一,指围绕华蓥山西麓打造一条旅游产业;两特,指特色林业经济产业和特色农业经济产业。

  15.飞地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形式,它主要是将意义上的飞地概念引入到经济领域,以园区为载体,由点对点的企业转移转变为区对区的产业转移,由单纯的资金承接转变为管理与项目的复合承接。通过比较优势和产业关联与飞地周边地区协调发展的一种经济形式。

  16.智慧城市: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使城市的服务更加智能化。

  17.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并加以利用。

  18.“9+3”:指我省“9+3”免费教育计划,即巩固提高9年义务教育和实行3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

  19.“五小水利”工程:指主要面向干旱山丘的小型水利工程,是小水窖、小水池、小泵站、小塘坝、小水渠的总称。

  20.“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指根据扶贫对象的贫困现状和原因,将我市贫困人口精准分解,确定的针对性帮扶措施。包括低保政策兜底一批、特困供养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灾后重建帮扶一批、公益慈善帮扶一批。

  21.“五大扶贫工程、五大扶贫行动”:是我市为消除城乡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所采取的主要工作举措,在市委四届九次全会通过的《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中提出。包括住房扶贫工程、产业扶贫工程、基础扶贫工程、生态扶贫工程、智力扶贫工程和移民搬迁安置行动、低保政策兜底行动、医疗救助扶持行动、文化惠民扶贫行动、社会力量扶贫行动。

  22.“大调解”工作体系:党委、统一领导,综治机构综合协调,司法行政、法制部门和分别牵头,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广泛参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既充分发挥作用,又相互协调配合的工作体系。

  23.“法律七进”:指法律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进教场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