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日化

广州立白集团官网众多“山寨协会”顶着“国字头” 它们为何屡查不倒?

“3·15”前后,又到“打假”高峰期,一条“国字号‘山寨’协会、组织被,令人”的帖子在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及各网上论坛疯转,里面详细列出了包括“中华慈善国际联合会”“中国产品质量协会”等202个“民政部门掌握的国家级‘山寨’”。

众多“国字号”都是“山寨货”

记者随后联系其官网上显示的部分广东会员单位。出乎意料的是,几家“会员单位”都否认自己加入“中国产品质量协会”成为会员。

“山寨协会”的生意经

但实际上,国家质检总局的声明和广东省质监局的查处,并未令“中国产品质量协会”消失。2014年1月31日新华网一则显示,2013年5月,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展览期间,查处了伪组织“中国产品质量协会”非法出版《质量监督》刊物等多起案件。此文章被国务院网站收录并公示。

广州立白集团也向羊城晚报记者表示,经过核实,该公司没有向“中国产品质量协会”交过会费,也没有向其提交过相关会员资料。

记者拨通“中国产品质量协会”官网电话,发现电话一直无人接听,3月15日前后,官网所有的二级页面也已经打不开。

经记者查阅,《中国质量报》社2006年9月22日刊登文章称:“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出指出,中国产品质量协会不是国家质检总局所属直属挂靠单位,国家质检总局也从未以任何形式委托或批准该机构从事质量信用等级评估的相关工作。”

这个协会全称为“中国产品质量协会”(下简称“中品质协”),国家质检总局的声明称,该协会不是该局所属直属挂靠单位,也未以任何形式委托或批准该机构从事质量信用等级评估的相关工作。民政部的资料显示,该协会对应的“正版”应为“中国质量协会”及“中国质量检测协会”。

质检总局曾发专门声明

实际上,早在十年前,国家质检总局就为“中国产品质量协会”涉嫌混淆其下属协会一事专门发出声明。

不存在的“会长”和“会员”

多个网帖则“举报”称:浙江温州商人陈某一人操作数个公司。1997年3月19日,陈某在注册了“亚太经济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万港币,其中陈某占控股80%。该公司之下分别是6个组织,其中之一就是“中国产品质量协会”。

记者按其“官网”显示的“会员单位”求证时,发现里面所列“广州立白集团”、“深圳万科物业公司”等广东公司均否认曾加入该协会,是“被会员”。

民政部官网的解释称,“野鸡协会”是指未经民政部门依法登记,擅自在境内吸纳会员、开展活动,名称与依法登记的协会、学会相似,容易造成视觉混淆的非正规行业协会、学会。

这个网帖真实性如何?记者了解到,相关内容实际上来源于《南方周末》2016年1月7日刊发的、由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提供的《部分“野鸡协会”名称与内地名称对照表》,在该表中,“中国产品质量协会”名列“野鸡协会”第三位。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正规的应为“中国质量协会”及“中国质量检测协会”。

据“中国产品质量协会”的网站介绍,该协会简称“中品质协”,是“我国产品质量领域知名的和国际性社会团体、非营利组织、法人。”

该文称:国家质检总局近来多次接到部分地方和企业反映,“中国产品质量协会”冒用国家质检总局名义,在各地进行质量信誉AAA等级评估活动,并向企业收取费用。

一个十几年前就被认定为“山寨协会”的公司,缘何这么多年都能查而不倒?里面是否真的有“”?

如其官网显示,原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会长李保国为“中国产品质量协会”副会长,但羊城晚报记者随后致电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办公室核实时,其负责人很肯定地说,“李保国老师任职‘中国产品质量协会’副会长是假的”。

陈春鸣画

“举报书”称:陈某等通过故意与国家工商总局12315形象相混淆的“21315”商标,打着国家质检总局名义,冒充协会和官员,通过蹭领导照片合影进行包装等虚假宣传,和对抗监管部门,大量制售虚假荣誉牌匾。

“中国产品质量协会”的官网上,“现任协会领导”不乏多名重量级人物,如国家质检总局一些退休领导等。

“中国产品质量协会”到底是何方神圣?

打着“产品质量信用评估”旗号的某“国字号”协会,竟是“山寨协会”,十年前就被国家质检总局以“”的形式,并遭到广东质监局查处。但出人意料的是,该协会及关联公司至今仍在堂而皇之活动,并有知名公司被其授予相关荣誉。

记者按照民政部官网,输入“中国产品质量协会”等近百家“国字头”协会,均显示为“没有找到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而输入“中国质量协会”,则显示“登记证号”等信息。

对照查看“中国产品质量协会”官网后,深圳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补充道,“网站显示的‘深圳市万科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名称也是错的,我们早在2007年左右就更名为‘深圳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了,据我所知公司也没加入过这个协会。”

早在两年前,广东省质监局就已经对“中国产品质量协会”冒用国家质检名义牟利的情况进行了查处。据调查,“中国产品质量协会”假冒广东省质监局名义开展活动,全省已有59家企业“中招”,每家企业被骗金额在3800元至8300元不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