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轻工新闻  动态

萌经济:凭颜值赚钱的商业狂欢还能继续吗?

去年,一部《大侦探皮卡丘》让全球最赚钱IP Pok mon又火了一把。这个诞生于90年代的萌系IP,延展出了惊人的产业布局。 萌经济 一词,也如同 懒人经济 单身经济 一样,逐渐占领了零售、社交、商家推广营销等各类场景。

在去年年初第一财经的报道《 萌经济 风行,小小卡通LOGO撬动中国千亿级产业》中,也有探讨关于 萌经济 的内容。文中授权经理李嘉明给记者举了个例子,一个商品通常卖500元,加了形象后它能卖700元,消费者还趋之若鹜。所以,站在商家的角度,获得授权是一项聪明的投资。

事实上, 萌经济 的走红更多的是基于消费者情感的满足。

前几天,吴晓波年终秀上曾提到:当大家愿意为场景、为心情、为品质买单的时候,有一个名词 性价比 消失了,出现了一个新名词 颜价比 ,好看变得非常重要。

何为颜价比呢?颜价比指的就是90%的颜值加10%的微创新。在家电市场逐步迈入存量市场,流量到达天花板时,颠覆性的变革技术,并不能每时每刻在行业中发生。正如吴晓波演讲中所说,大部分时候发生的不是革命,是一步一步非常微小的改良。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披着萌外衣的创意小家电,自然更受青睐。

萌经济 更像是 外貌协会 消费者的一个分支,精准的圈住 萌即正义 的消费群体。今年家电产品还能继续 萌混过关 ,通过 萌经济 来扭转 寒冬 局面吗?

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首先,尽管年轻人,对家电颜值的追求与日俱增,但调查却显示没有多少人愿意为外观的溢价买单。在很多人看来,追求颜值的年轻人只关心家电的外观。他们认为,只要把家电产品做得 萌 ,就可以带来销量。然而,根据去年年底 新匠人100 项目推出的《消费者审美特征调研问卷》数据显示,在家电领域仅有4.08%的受访者愿意为产品付出超100%的溢价。看来, 以貌取物 还是不能轻易撬动对价格敏感消费者的钱包。从整体来看,大部分人能接受的溢价范围依然在10%以内。在信息越来越对等的时代,购买产品变得越来越随意,仅凭萌系外观带来的溢价能力在慢慢降低。

其次,面对网页上精心布置的场景,仿佛心灵鸡汤一样,每个人似乎都透过萌系家电看到自己想要的精致生活。一方面,年轻人试图用高颜值的家电提升生活的幸福感,而另一方面,大部分被闲置的小家电出现在各个二手平台。面对商家的营销,消费者变得越来越理智,更多人选择家电考虑的是整体体验。正像业内人士吐槽某智能音箱,今天一个销量榜单,明天一个特惠套餐,后天一个合作联名款。唯独不见产品层与消费者体验层的重大改善。面对同质化严重,以价换量的恶性循环,增加家电颜值不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好办法。但对商家来说,未来或许需要进一步寻找营销与研发之间的平衡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