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农业用品  农具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我国古代农具是如何演变的?

  农业从古至今都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现在社会人们谈到农业,热议的话题往往是现代农业、智慧农业。其实所谓的智慧农业也是生产力达到一定时期所产生的事物。农业的进步离不开农具的发展,农具的每一次进步,对农业生产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农业大国,每一次的朝代更替,每一次的经济进步,都会伴有农业制度的改革。在的广袤大地上,机械化耕作的农业已是相当的普遍,面对这种机械化的耕作方式,农业生产再也不需要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作业方式了,“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的人们也不需要那么的辛苦了。那农业生产工具是怎么一步一步发展到现在这个样子的呢?

  “磨刀不误砍柴工”,一件好的农具可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农具与农业生产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农业的生产过程大致可以分为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几个生产步骤,关于农具的演变,我们不妨以这几个生产过程所用的主要农具为线索,一一探寻起演变过程。

  播种是农业生产的关键一步,播种时的技术优劣直接影响了后期的田间管理和收获质量的好坏。播种前需要平整土地。在一开始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主要用的是石制农具。耒耜是在有历史记载、有名称的农具中最古老的翻土工具,耒耜耒是耒耜的柄, 耜是耒耜下端的起土部分。它的形状像一个木叉,顶部有一个曲柄,底部有一个犁头。在《礼记·月令》中记载:“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再后来演变成三角形的石犁,当时犁头的动力主要是用人来拉的。

  在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制的农具,但在这一时期,青铜主要用在了武器、礼器和食器上。铜制农具比较稀少。在春秋战国,铁冶炼工业的兴起在中国农具史上掀起了一场伟大的: 以铁为基础的农具取代了以木头和石头为基础的农具,从而在农业生产效率上实现了质的跨越试发展。铁制农具轻便且锋利,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作业效率。

  这一时期的农具多是木心铁刃的,人们把制作成V型的铁犁头,安装在木制手柄上,这极大地减少了入土的阻力,增加翻土的深度。这一时期牛耕开始盛行,牛耕的出现解放了人力,促进了农业生产,这一时期的农作物产量得到空前提升。

  秦汉之时,全铁农具已全部替代木心铁刃的的农业工具,牛耕的的耕作方法也的到改善,犁壁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 到了西汉后期,一种更进步的耕作理论被提出来了。《氾胜之书》讲不仅在春耕前翻土,有杂草也要翻,下过小雨也要翻土一次。在这里,不仅要反复翻耕和翻耕土壤,而且还要求在田间翻耕后进行草地的翻耕,其中包括施用绿肥的目的。 但是这个时候单是犁是完成不了这项工作的。 为了能够达到这一目的,犁壁在这一时期被发明出来,犁壁又称犁镜,由连续曲面形成的犁模板和犁板,可以通过折断翻转的方式进行犁削。

  唐代《耒耜经》中记载的曲辕犁,结构较为复杂,由犁底等11个部件组成,可根据需要进行深浅翻耕,并可调整耕地的宽度和宽度,方便操作。 在隋、唐、五代,这一时期种耧车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 种耧车下端有3条可以开沟器的耧腿,中间有贮种漏斗,使用耕牛做动力拉车播种,在农田上侧沟侧播,耕地、播种速度快,播完之后质量好。

  宋、元时期,这一时期的农具在品类和功能方面,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元代《王祯农书》中所载农具达105种之多。这个时期发明了绳套和钩子,绳套是将绳索劈成两根绳子,增加牵引力;挂钩是将动力机和工作机分开。 这样使用绳套牛可以缩短犁体,方便旋转。 因此,耕牛耕作不仅适用于水田和平地,而且适用于丘陵山区。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具有改良犁轴的犁,可以除去田间杂草,方便耕作。

  明、清两代的农具较之宋元代时期没有太大的变化,这一时期主要是在原有农具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在细节上的创新。在明末时出现了绳索牵引的代耕架,是将在辘轳上用的绞关,用于犁头上的牵引,可坐着着使用,方便快捷。

  在古代给作物浇水是农业田间管理的主要事情,有记载的早期取水设备叫做桔槔,出现在商周时期,在春秋时期使用已是相当普遍。在《墨子·备城门》中记载:“每三尺设立一个桔槔,大二围,长四尺半,必须有挈”。桔槔的结构,相当于一个普通的杠杆,可以在井上取水。它是一个垂直的架子,架子上有一个细长的杠杆,这个杠杆是支点,吊在一个重物的末端,即前面的吊桶上。 当一个人把水桶装满水时,杠杆末端的重量使得把水拉到需要的地方变得容易。

  在汉代至三国时期,取水工具有相当多的种类,像当时应用比较广泛的有龙骨水车、孔明车等。龙骨车又名翻车、踏车,是一种机械提水工具,因其形状好像是龙骨,所以人们多以龙骨车称呼,可以说是他我国汉代劳动人民生产实践的艺术精品。在《后汉书》中记载说龙骨水车是由毕岚制作改进的。龙骨水车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流传最长的农业水车。

  龙骨水车可以用手、脚、牛、水或风来驱动。 龙骨叶板用作链条,放置在长方形槽内,将车体斜置于河边或池塘边。 下链轮和部分车身浸没在水中。 驱动链轮时,刀片沿槽刮起,到长槽顶部将水冲出。 这样一个连续的循环,把水送到需要的地方,连续取水,效率极大提高,操作和运输方便,而且还能及时调动取水地点,可灌溉,也可以排积水。 这使它有着广泛的用途,直至宋代仍有部分地区在使用。在《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二节:“ 宋朝推广种水稻,较为普遍使用的人力翻车,称龙骨车或踏车。”

  孔明车,相传是三国时期,诸葛亮改良水车每辐顶部设有刮刀和铲斗。 刮刀刮水,斗式灌装。 河水冲了进来,随着水流的冲力,轮辐慢慢地转动,水桶装满了水,一步一步地被提起来。 在顶部,水桶自然倾斜,将水泵入渡槽并灌溉田地。

  隋唐时期盛行的水转筒车,在唐代的《水轮赋》中记载:“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唐朝时期的水转筒车,是以水流为动力,自动取水的设备。农具水车的发明可以说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在改进,技术越来越成熟,逐渐的减少人力,提高效率,也不断打破水车的使用局限。

  在元代出现了水田中除草的工具:耘荡 。元朝的王祯 在《农书》卷十三中记载:“耘汤, 江 浙 之间新制也,形如木屐,而实长尺馀。耘田之际,农人执之,推汤禾壠间草泥,……况所耘田数,日复兼倍。”这种耘荡的工具,既能除草又可以荡平泥土。有点类似于现在有些地区还在用的耙,不过现在多用机器做动力。

  粮食收获的农具,在早期用的有石镰,石斧,后来在在冶铁技术成熟时,改用铁制刀刃,镰刀在古代除了材质方面的变化,其外形变化不大。在脱粒上,在西周时期就有杵臼,在《六韬·农器》中记载:“战攻守御之具尽在於人事:耒耜者,其行马蒺藜也……钁锸斧锯杵臼。”

  汉代发明了水碓,利用水力、杠杆和凸轮的原理把粮食的壳去掉,这一时期还发明了踏碓,在底部长木一端有一个凹坑,放入需要的谷物,上部长木臂的一端安装锤子,人们踏在另一端,让锤子敲碎谷物,剥去壳。

  元朝、明朝时期出现的麦笼,是一种贮藏粮食的器物,是当时的粮仓。明朝时的麦钐是割麦子的农具。《农政全书》中记载的:“麦钐,芟麦刃也。”《集韵》曰:“钐,长镰也。……以芟麦也。比之刈获,功过累倍。”说是比原来的刈获快很多。

  纵观古代的农具变迁,我们不得不佩服与感慨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中国古代农用器具的种类是多种多样多,而且不断的继承与发扬。其实农具的演变也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的结果。在农具的演变过程中,农具的使用方式越来越轻便,人力也在烦劳的农业生产上不断的解放出来。

  农业是立国之基,国家的稳定离不开农业的繁荣,农具是农业上重要的生产资料,农具的变革在农业生产上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现在的社会中,我们强调要把饭碗牢牢的端在自己手中,所以做好农具的研发也具有保国利民的重大意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