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农业用品  农具

文明起源・原始农业与中国古代文明

  近来,农业起源问题成为世界考古的重要课题。农业起源的中心问题之是农业发生的年代问题。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扩展,农业文化材料的增多,农业发生的年代有越来越向前追溯的趋势。从西亚大量的考古文化研究成果看,农业的发生是在新石器时代,具体年代在公元前8000年至前5000年。发生于新石器时代的农业生产,即农耕和畜牧以人工增加天然产物的生产,在生产力发展史中是划时代的,在历史上是起作用的。这种作用集中表现为通过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导致文明的产生。文明起源必须以农业为基础。

  本文针对距今5000年至4000年间出现的以旱地农业为基础的尼罗河埃及文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南亚次的印度河文明、东亚黄河流域的中国文明以及时代稍晚的美洲玛雅文明,与恒河流域、长江流域原始稻作文化文明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以黄河中下游地区文明的诞生为例,论述了旱地农业区较早迈入文明社会是诸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认为,一般而言,从事旱地农业的地区,人们获取生活必需品较省时省功,维持生命、繁衍后代的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减少,剩余劳动和由此而产生的剩余产品出现也较早,从而促进了农业与手工业分工,使氏族成员间的贫富差异扩大,随之出现交换及掠夺财物的战争,进一步扩大私有制领域,最终引起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新的社会经济形态——奴隶制的出现。战争中战胜的部族向更高阶段迈进的同时,又会形成对战败部落的奴役,造成某些部落的消亡,局部地区的或停滞,从而加剧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尼罗河、两河、印度河、黄河流域旱粮生产较发达地区大致都经历了这样的发展历程。其中美洲是个极为特殊的例子。相反,在人们生产生活必需品耗时费力较多的地理环境中,人们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于狩猎、采集经济作为生活资料的补充,剩余产品的积累也较困难。因此,氏族内部的贫富分化就慢些,向更高阶段的发展也迟缓些,长江流域、恒河流域水稻生产区的情况就是如此。作者还指出,铁器的出现和使用,使徘徊于原始社会的长江流域、恒河流域的水稻农业区扩大了可耕地面积,并使这两个地区在文明诞生之后,经济以空前的速度发展起来。

  本文论述了原始农业与中国古代文明的关系,探索了原始农业的发展怎样为奴隶制国家的出现铺平道路。提出当奴隶制国家出现之前,一定还有一种初级的、形式不够完备的国家形式——一种较为高级的部落联盟形式在不同地区存在着。作者认为,中国农业起源发生于距今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初期,此后,随着农业、畜牧业与原始的采集渔猎经济分离,种植业与养殖业紧密结合,以及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提高、粮食产量的增加,水井等的出现,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并由此引起社会财富的迅速增长。剩余产品的出现使私人占有成为可能,随之出现了贫富分化的危机,导致部落战争,使原有的那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制度开始被冲破,地域性联合的形成和扩大为国家的出现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农业的发展,还使长时间的定居成为可能,为人口的繁衍创造了条件。农业发展还伴生着房屋建筑技术的提高,手工业高度发达及制陶业和农业分工。在一些古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的陶器器壁上刻有或绘有多种符号,说明人类已向文字的发明迈进了一步。同时农业文化中的交流也十分普遍和广泛。最早的国家首先在农业文化十分发达的黄河流域出现,说明黄河流域史前文化的发展速度更快些。夏朝的建立和发展是在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新型的社会组织面前,部落联盟显得软弱无力了,由近及远逐步被征服。作者还提出了早期国家形成应当具备的几个条件,强大的夏朝正是因具备这样几个条件而产生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