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农业用品  农具

传统农具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麦收期间,漯河市郾城区李集乡有3000多名农民工奋战在奥运场馆建设工地,乡里由党员组成帮扶队,即时帮助他们解决家中麦收困难。图为5月30日,帮扶队在雨中抢收

  中广网河南频道消息 拖拉机代替了耕牛,收割机代替了镰刀,除草机、播种机代替了锄头,粉碎机代替了石磨、石碾子……伴随了农民几千年的传统农具,已逐渐躲进了乡村记忆的深处。农村,正经历着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

  5月30日上午,郏县长桥镇龙泉寨村农民刘自乾开着拖拉机,将刚刚收获的麦子拉回了家。刘自乾今年51岁,和老伴两人种了6亩地。这两年麦收,3个外出打工的女儿没有一个回家,老人就顺顺当当地把麦子收完、把秋庄稼种上了。“割麦有收割机,种地有播种机,根本用不着孩子帮忙。”老人说得很干脆,“再有20亩地,我一个人也能种完!”

  镰刀、锄头、马车、扁担、石磨、石磙……这些过去一个也不能少的农具,刘自乾家里现在却一个也没有了。“要那些干啥,占地方,还费钱。”刘自乾说,“过去镇里有几家铁匠铺,专卖镰刀、锄头等农具,生意红火,但这几年都关门了。”

  正像刘自乾所说的那样,记者所到之处,除了联合收割机来往奔突外,广袤的麦田里,再也见不到昔日人山人海、挥汗如雨的壮观场面了。

  陪同采访的平顶山市农机局副局长叶东方告诉记者,这几年平顶山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很快,小麦机收率已达到97%。除了山地、丘陵等不适宜农机作业的地方外,平原地区几乎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收割。

  省农机局局长张开伦介绍,河南省小麦的机收率已超过了90%,小麦播种、收割全过程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从今年起,河南省将全面实施薄弱环节机械化水平提升行动,力争用四年时间,基本实现水稻收获机械化,玉米、花生收获机械化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使广大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彻底解放出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