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农业用品  农具

汉代东北人民用铁制农具种植粮食还经营畜牧养殖业、兼营狩猎业

  汉代东北地区的汉族农业,已经摆脱了人力束缚,已经开始使用牛耕,从而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在三道壕遗址发现的这些铁制农具,基本上都是个体耕锄农业常用的生产工具,从形制上看,与中原地区的同类生产工具基本相同,从质地上看,与中原地区的铁制农具也并无太大区别。

  这些农具基本上,都是我国古代精耕细作型农业的必需品,这些生产工具在三道壕遗址中的每个居民居住址都有所发现。但是,与中原地区相比,这些农业生产工具体形薄小、效力不大,说明汉代辽东地区的农业生产力,较之中原地区还有所落后。

  类似的铁制农具在辽西、辽东地区都有大量发现,如大连、旅顺地区的大岭屯、高丽寨、牧羊城、营城子以及辽西地区的凌源县安杖子等汉代遗址中,都发现了铁制的犁、锄、锹、斧、镰、铧等农业用具,这说明铁制农具在东北的汉族居地,已经是农民日常所习用的生产工具。

  同时,从功能上看,这些铁制农具分工明确,各有所用,这充分说明汉代的辽东地区,农业已经进入了精耕细作的发展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道壕遗址中还大量发现了铁耧,几乎各个居民址都有出土,这种铁制播种工具的大量使用,可以使牛耕过程中的开沟与播种,两道工序一次性完成,极大的提高了辽东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但从铁耧的发展和使用情况来看,较之中原地区仍有所落后。

  汉代辽东地区的耕耧之法,较之三辅地区当时最为先进的农业技术,要相对落后一些,生产的效率更是相差比较悬殊。但辽东地区这种二牛六人式的耧耕技术,是普通的依赖个体耕作的小农户无法承受的,是一种相对的劳动密集型农业,这说明汉代的辽东地区,大量佃农和大规模的庄园农业应该已经出现。

  至少在东汉时期,辽东地区的土地兼并现象已经非常严重,庄园农业取得了很大发展。横向比较来看,汉代辽东地区的农业生产力,仍然要远远超过边疆民族地区。同时,水井、水沟的发现,说明汉代辽东地区的农民,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水利灌溉技术。陶磨的发现,还说明汉代辽东地区的粮食加工技术已经比较先进了。

  在三道壕遗址中还发现了汉代的耕种场地,有土垅和田埂,在居住区还发现了由河光卵石铺成的大道和田间小路。铺石道上有清晰的车辙痕迹,道边还有水沟、壕稜等设施。

  从田垅和带有车辙的道路痕迹看,这应是贯通于村落和田作间的乡间农作道路。而汉代的田间农作道路,一般具有村道间交通和田野阡陌之分的双重作用,这表明,汉初文帝时晁错,力主推行的在边境地区通田作之道,正阡陌之界的农业政策,在辽东地区已经推广开来。

  因此,汉代辽东地区的农业,虽然还处于精耕细作的小农自然经济阶段,但已经被纳入到国家农业政策的视野中。同时应该指出的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上稍显落后,因此汉代辽东地区的粮食产量不会高于中原地区。

  以高粱、陆稻和粟为主,同时也有黍、稷、大豆和麦。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高粱比较集中的分布在辽东地区,粟主要在辽西种植,而陆稻则更多分布于临河平原或濒海地区。

  而其中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应该是高粱,辽阳三道壕遗址中发现有炭化的高粱似可证明。这种粮食种植情况与中原地区略有不同。

  在洛阳附近的涧滨古文化遗址中曾发现有若干陶仓模型,分别写有黍万石、豆万石、粟万石、麦万石、麻万石等字样,这里的万石字样当然是象征性的,但其中出现的粮食种类,却足以体现汉代中原地区人们经常食用粮食的种类。

  在中原地区,麦、禾和豆可能是三种食用最为普遍的谷物,而黍、麻和稻则次要一些。在位于北方平原上的洛阳,稻米原本就不会是人们日常的主食。

  两相比较而言,东北地区种植的高粱和粟都是禾本科粮食作物,在中原地区也比较普遍,而陆稻则是在东北地区有比较广泛的种植,在中原地区则并不多见

  需要指出的是,在东北边疆民族地区,粟等粮食的种植非但在汉郡地区比较常见,甚至在边疆民族地区也有广泛的发现。如大汉汉书二期文化、东康原始社会遗址等都有类似的谷物遗存出现,这表明在汉代的整个东北地区,以高粱、粟、陆稻为代表的粮食作物已经分布的非常普遍了,这些边疆民族所种植的粮食,很有可能就是从汉郡地区传入的。

  在精耕细作农业生产的影响下,汉代东北地区生产的粮食品质很高。汉代辽东地区的高粱等作物,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风味闻名于中原地区,广受欢迎,甚至如曹操等亦引为口腹之好。

  汉代东北地区的汉族还经营畜牧养殖业,在三道壕遗址中,发现了一些牲畜养殖场所。如在第二居住址中发现一处畜栏,里面堆积着很多畜类粪便。

  这表明如牛、马、猪等农村常见牲畜,已经在汉代的辽东地区,得到了普遍养殖和利用,并且这种养殖业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进步,耧车等生产工具的出现,以及交通运输的发展,如牛、马等可被驯化的大型牲畜,就必然要参与到生产活动中,来以弥补人力之不足。

  而随着农业的兴旺,相关的如秕糠等农业副产品就会大量出现,这就使得以大规模养殖猪等牲畜成为了可能。在这个前提下,如鸡、鸭等小型家禽应该也在汉代辽东地区,成为人们普遍养殖的对象,以满足人们对禽类肉蛋的需求。

  汉代东北地区的汉族还兼营狩猎业。在辽阳三道壕遗址中,每个居住址中都发现了铜制或铁制的镞,其中铁镞仅在第一、二居住址有所发现,而铜镞在六个居住址中都有所发现。

  在普通的农户家中发现了大量的镞,这说明以弓箭为主要工具的狩猎活动,在辽东地区的农村社会中非常流行。但很显然的,汉族并非是以狩猎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狩猎业是汉代辽东地区,这种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补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