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农业用品  农具

探访知青馆_农村

  早些年,经常听到知青的传奇故事,我对知青的世界十分好奇,后来,听说威远县界牌镇修建了一座知青馆,我神往已久,一直想去看看。前不久,终于找到机会,我和朋友们一起前去参观。

  包车来到知青馆大门口,时光仿佛一下穿越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知青馆是一座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土屋的建筑,大门高约3米,顶上是一个弧形支架,支架正中镶嵌一颗红五星。红五星左侧是“山乡”二字,右侧是“记忆”二字,“山乡记忆”四个字和红五星交相辉映。

  大门宽约4米,两边各有一根灰色砖柱,砖柱上有一副红色楹联:“广阔天地炼红心;扎根农村志不移”,这副楹联让人似乎看到千千万万的知青扎根农村,投身到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身影。

  辘轳旁边,是一间侧屋,侧屋上画着一幅画,画面的背景是一面红旗,红旗上印着毛主席语录:“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画面正中是一位慈祥的老农民,农民伯伯右手搭在一个女青年肩上,左手搭在一个男青年肩上,女青年手拿一本《毛主席语录》,男青年则拿着一本可能和农业知识相关的书。

  从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民伯伯笑容可掬,青年男女意气风发,他们在以老带新,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大力建设社会主义。

  侧屋前面的屋檐下,是一个碓窝和一个风车,这两样都是传统农具,现在很少见到了。碓窝是用来舂米的,风车是用来去除水稻等农作物种子中杂质、瘪粒、秸杆屑等的木制传统农具,屋檐上还挂着玉米棒。这些景象,再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农村的场景。

  穿过侧屋,就是堂屋了。堂屋门楣上有一块横匾,上书:“知青岁月”四个字,正门两边也有楹联一副:“战天斗地抒豪情;安家落户新农村”,充满了豪情。

  我们走进堂屋,堂屋正中挂着毛主席的画像,画像两边是一副楹联:“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颇有诗情画意。

  毛主席画像下面是一张茶几,茶几上有一部黑色老式电话机,茶几下层放着两个搪瓷茶盅,茶几下面则放着一个老式的暖水瓶,茶几两边各有一把椅子,堂屋两旁各有四把竹椅。

  参观完左侧屋子的内容,我们来到堂屋右侧的屋子,只见墙上挂着当年知青上山下乡的照片,反映了当时知青热火朝天参加劳动的情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