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家居行业  家具

晒晒咱们的家具

  巍巍宝塔,曾经是者眺望的灯塔;辽辽黄土,曾经是者向往的圣地,延安,在中国者心中的地位无比尊崇。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延安吴起,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完成了震撼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离吴起县城80多公里外的曹尔畔村,有一个姓张的木匠世家,从那个年始,就一直干传统家具制作,到今天已经快80年了。

  木匠张永山所说的木箱,长二尺八,宽一尺六,在陕北又被称为板箱,专门放置衣服用,据张永山介绍,他奶奶就是在陕北解放时自由恋爱而结婚。

  在那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拥有这样一对木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在家境稍好的家庭,一件像样的家具可以代代相传,坚实耐用是那时候家具质量的代名词。以后每次更换家具时,李大妈都舍不得淘汰这个箱子,这个已经有些历史的箱子,以后还将继续延续下去。

  1949年,新中国成立。经过长期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百废待兴,物质匮乏。经过三年的休养生息,国民经济得到了根本好转,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木箱子很快在老百姓的婚礼陪嫁中流行起来。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那时,广大农民的日常生活以节俭为本。手里有了钱,大家就积极参加爱国储蓄,除购买必须的日常生活用品和农副业工具外,把钱都存人银行,支援国家建设。农村男女的婚姻观也在发生变化,婚事办得简单朴素,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过了门,新郎、新娘也不是把钱花在购买家具上,而是花在购买农具上。

  1956年,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5年的国民总产值相当于旧中国100年的总和,社会主义建设为老百姓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老百姓家的家具变多了。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三大改造完成后,国家处于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这种经济生活首先以满足国家、人民的集体利益为前提,以集中管理、平均分配为重要原则,人们衣食住行用的消费水平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50、60年代家具的变化比较缓慢,这个时期家具主要以实用为主,颜色大都较为艳丽。这是一张30年前的老照片,这张照片上的小伙子看上去意气风发,中等的身材,蓬松的头发,他戴着一只手表,撑在自己心爱的五斗橱上面留影。小伙子笑得很满足,他的身边的摆设应是他笑容的来源。咖啡色的五斗橱上面摆放着那年代最流行的双卡录音机。在江苏省张家港市我们找到了照片中的主人公,他叫林建国,1949年10月3日出生。林建国也有一门很得意的手工活。

  江南地区自古出木匠,北京紫禁城宫殿的木结构工程基本上就是由江南木匠完成的, 1976年,只能凭票购买的家具的时候、一群凭手艺吃饭的木匠们,开始走出家门主动找活,一个工具兜子,装着拉锯、锛子、铆子、推子、刨子、锤子和尺子,就可以打碗柜、立柜、炕琴、对柜和琴合柜。手艺精湛的林建国就在这年离开家乡,外出北京,江西等地干活。

  从1950年至1978年,共29年时间,木材实行统筹统支,按指标指令性计划分配,全国计划内生产的木材全部交国家物资总局分配,包括林业部门也无权使用。由于统得死,市场基本没有木材零售,家具要凭票供应,其间国内共生产木材11.76亿立方米,年均4056万立米,占全社会木材资源量的98.7%。在江西,林建国给顾客做了一个五斗橱,林建国对自己做的这个五斗橱非常的满意。

  就着剩余的些木料,林建国也给自己做了一个一摸一样的五斗橱,并拍照留影,花了5块钱的火车运费,将五斗橱寄回了江苏老家。

  从1979年开始,人们的家居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囊中渐丰的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居住环境。家具是自己做的,大衣柜、酒柜、高低柜和组合柜,找到的图纸有多新,家具的式样就有多新。一时间,刊载新型家具图纸的书刊成了畅销书。林建国当时打制家具所参考的书本就是当年风靡一时,受人追捧的《上海家具》,那么,当时人们从这本书上,挑选的最多的是哪种款式的家具比较多?

  两门高橱、低平柜、五斗橱是上世纪70年代流行的家具。低平柜,俗称小柜,上面是并排的三个抽屉,下面是双开门。五斗橱是有上下五个大抽屉组成,一般存放较高档的衣物。它们都是枣红色,给人以古香古色之感。家具也变们生活富裕程度的标志,就连办婚事,女方也要问问男方家里有“多少条腿儿”。

  70年代尾80年代初,那时流行“36只脚”的说法,一个男孩子要结婚,家里必须得具备大床、大橱、五斗橱、床头柜、方桌和4把椅子这样一套总共36只脚的家具。然后三响一转,手表、四喇叭收录机、缝纫机,还有两个轮子的自行车。有了这些基本的装备,讨个新娘子才不成问题。

  1978年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经济的方针后,木材的流通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缩小了指令性计划分配范围和数量,扩大了市场调节供应,1985年,中央1号文件放开南方集体林区木材经营,人们对家具消费的需求已经由改革开放之初的简单实用像舒适发展,我国居民家庭所拥有家具的材质,款式以及功能也越来越丰富了,不再像过去那样单一。

  上个世纪80年代,乡村百姓的家里开始多了一样新物件电视机,这个时候,对木匠张永山的考验来到了。他叫乔建国,是电视柜的主人,年轻时曾经是一名油漆工。与共和国同龄的他如今已经步入古稀之年。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打制椅子、桌子、碗柜、立柜等家具是家里的大事情,因此对木匠的选择非常慎重,一方面要求这个木匠很好的技术,另一方面还要求木匠人品好。耐心点的木匠能按照雇主画的家具轮廓做,脾气不好的木匠就按照自己的经验去做,家具设计在那个时候好像根本不存在。对于乔建国描述的柜子,木匠张永山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

  随着电器的出现,家具式样也开始变多,1984年,江苏省张家港红庙村的木匠林建国家盖起了村里第一栋新楼房,1991年,林建国用自己积攒了几年的木料为家里更换了一整套家具。立柜、高低柜是上世纪十年代普遍流行的家具,年轻人结婚,乔迁新居时,都置办这种家具。它们大都装配镜子,柜子颜色也各有选择。据说它们是30年代上海等大城市流行家具的翻版。

  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城市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现代的超前的家具走进千家万户,人们纷纷开始更换家具。从能能方面来看,家具已经从过去单一的实用性转化为实用性,装饰性和体现人们个性相结合。我国居民的家具消费已由过去的但见大衣柜,书柜,写字台等发展到有三四件不同部件组合为一体的组合家。

  今天,是曹尔畔村民乔迁新居的大喜日子,天一亮,张永奇一家就开始将几天前就已经打包好的东西装上了车。这些种类繁多的生活用具和这些笨重的家具,伴随着他们生活了几十年,几天前,得知县里给村民们新建的砖窑已经可以住进去了,院子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国庆院,因为在过些天就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了,乡亲们就给院子起了名子叫国庆院,就要搬到国庆院的乡亲别提多高兴了。

  下午三点钟,陕西农民张永奇一家搬到了国庆院的新家里,这次张永奇又添了新式家具、沙发、还有热水器。人逢喜事精神爽,曹尔畔村民们说,赶上了好时代,日子越过越红火,陕西吴起县庙沟乡曹尔畔的乡亲们也用自己的方式向伟大祖国六十华诞送上他们的祝福。

  如今60年过去了,家具无论从颜色、样式、种类、质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家具的变化也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变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具业总产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78年,我国家具业总产值仅为13亿元,到1985年,其总产值已增长为29.34亿元。到1995年,其总产值为446.21亿元。此后逐年攀升,到2002年为1650亿元。此后几年增长速度更快,到2006年总产值为4300亿元,是1978年的330倍。伴随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里摆放的家具也将与时俱进,不断给我们的生活增添巡礼的色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